楚梓柠眨着懵懂的大眼睛,开始胡说八道:
“爹,我想到我写的一个话本子,是关于刑事破案的,里面就有县令的四大护卫兼职捕快衙役的身份,用的名字就是你提拔的那几个人的名字,我以为爹你看了我写的话本子,所以过来问问。”
楚父疑惑的盯着闺女,问道:
“你这话本子了,我能看看吗?”
楚梓柠连忙点头答应,想了想只好说道:
“你看可以,但是不能再让别人知道了,我需要改改名字,不然外人知道了,可能会用话本子的人物来标榜他们四人。”
叹息一声,
“如果他们做不到话本子里的人物的期望时,会传言不利于官府的事,那样会给你找麻烦的,还不能让您好好发挥自身的本事,更不利于发展整个县城,解决基础的温饱问题。”
楚父欣慰闺女的体贴和远见卓识,嘴角含笑的点头答应:
“嗯,我闺女真好,连这些问题都能考虑到。”
随即压低声音说道:
“我晚上偷偷看,行不?”
楚梓柠连忙点头答应,痛快的说道:
“爹,那你先忙着,我回去改话本子了。”
话落,便似模似样的行了一礼,“哒哒哒”的跑去了后院。
楚父被闺女这搞怪的行礼模样逗笑了,随后更好奇闺女说的话本子了。
片刻后,平复心情,抿一口茶,才静下心来,开始处理公务。
晚上,楚父拿着一本线订的手写书,看了起来,这还是楚梓柠突发奇想抄写的话本子,就是抄写的《包拯的一生》,从出生开始,到当官后,发生的各种命案的起因,发展,查案经过,破案后的结局。
楚父看过以后,受益匪浅,虽然可能现在不会遇到这种事情,当然还是不希望有这种事情发生,但是也知道了各个案情下那些犯人们的心里想法以及各种极端思想,还有出事后处事不惊的态度,更是学到怎样才能更好的处理这种事情,更能从一个人的身体行为和眼神变化,预测出来犯人的心里活动。
楚父不知道,这是微表情。
楚父盯着书看了片刻,想不出闺女是怎样想出这些事情的,想着有时间要去询问一番。
又想到闺女这样聪明伶俐,还是算了,他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替她瞒下这一切,给她做好后盾就行。
凡事不用想太多,一切顺其自然。
话虽这样说,但是接下来的几天,楚父安排县衙的四个衙役分别带上两人去下面的村子统计想要种植红薯的人家。
通过楚父这些天的观察,不难的看出韩达五兄弟做事踏实,而且为人处世方面都是比较低调的,又听过青龙下面调查来的结果来看,可以来衙门做临时衙役。
韩达五兄弟听说可以让他们留下后,激动的涕泪横流,随后想到家里的人后,韩达迟疑的询问道:
“大人,可不可以让我家的人开荒种红薯,而且我保证我爷爷奶奶,叔叔婶娘和爹娘他们不会给大人惹事。”
其他四兄弟点头保证,韩尔说道:
“对对对,大人,我会说服我爹娘他们的,也会劝告我伯伯伯娘的。”
楚父点头答应,说道:
“你可以和你们村长和族长说一说这事,只是现在红薯苗不多,一家种上十多棵是没问题的。”
随后说道:
“如何种植,你们应该知道的,不懂得可以找王柱和王齐他们问一问,当然也可以问青龙。”
韩达五兄弟千恩万谢,随后拿着自己的行李回了家。
家里人知道他们找到了差事,又是一阵包头痛哭,随后又是喜极而泣,韩老头听到孙子带回来的消息后,决定去找村长和族长。
等村长和族长听过这事以后,便同意了,随即报上名额,等待着县衙发放红薯苗。
几天后,赵虎带着两名衙役过来时,知道村长已经给村里人报名了,连连夸赞村长:
“韩村长,你是个眼光长远的,跟着县衙发放的政令走,准没错。”
随即说道:
“多等两天,后面有人来送红薯苗,还会教大家如何种植。”
原本不想跟风种植新品种粮食的几户人家爽快点头答应,跟着大家一起学习交流种植,当然这事是没有说出口的。
随后赵虎叮嘱道:
“韩村长还是要组织人多多开垦荒地,咱们这县令可是个实干派的。”
韩村长点头答应,随后送赵虎三人出村,找到族长说了一下刚才的对话。
韩族长毕竟年龄大些,听出了弦外之意:
“嗯,你们要听县令传达的指令。”
随后压低声音说道:
“他们希望咱们有更多的土地种植你说的红薯。”
韩村长恍然,眉开眼笑的说道:
“这事真不错,今年先开荒,种上一年豆子,明天有更多的红薯苗后,就能多种一些了。”
话落,村长急急忙忙的和族长告别,去通知给人家开荒去了。
当然也不是谁想开荒就能开荒的,韩村长给每家每户分的了一块地方,避免邻里之间吵架。
十天后,县衙后面的田地上的红薯苗分发下去,并一一教会村民们种植方法。
只是现在苗木太少了,村里人家种的最多的也就有十棵,倒是不耽误他们自己的田地,只是占用了各家各户的菜园一角。
县衙后的田里种的玉米苗有半米多高了,茎秆粗壮,叶片翠绿油亮。
旁边种植的南瓜苗已经从小小的四片叶子长出了藤蔓,四处攀爬匍匐前进。偶尔会有一两朵黄花夹杂其中。
看来不久后就会结出瓜来。
走进深处便是土豆地,依旧生机勃勃,再往上走就是红薯地。
其他的田地被王柱一家三口和韩氏五兄弟种了稻子,边边角角种着高粱和大豆。
时间如流水,后院养了四个月的猪已经有一百六七十斤了。
青龙过来禀报后,楚父亲自去看一眼,点头同意杀一头猪,来犒劳一下县衙的衙役们,正好他们自己也没有好好的吃一顿肉了。
有时候,楚父都后悔让楚母和三个孩子跟来受苦,这里不比家里吃喝好,不过说过这事后,楚母提醒一下:
“这里已经是不错的了,总是比其他家庭要好的,偶尔吃一顿肉还是可以的,普通人家一年到头吃一次肉就是好人家了。”
楚父宠溺点头回应:
“谢谢夫人陪伴我。”
可能是从有了闺女后,家里的吃食方面都有了改变,慢慢习惯了好吃好喝的日子,突然在这里回到了现实中,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吧!
不过馋肉吃还是占大部分原因的!
青龙得到楚父点头同意后,便去街上雇佣了一个屠夫,来县衙后院的偏院宰杀猪。
张屠夫跟在青龙身后来到县衙后门,小心翼翼的跟着去了偏院的养殖区后,便看到猪圈里膘肥体壮的大肥猪,好奇的伸手摸摸猪头,小心的询问道:
“大人,现在就杀猪吗?”
毕竟天气还是很热的,宰杀好的肉是放不住的。
青龙挑眉,扬声道:
“不错,不过要宰杀一头,你看着选一个吧。”
随即说道:
“我去前面好几个人过来。”
话落,青龙去了偏院。
张屠夫好奇的摸摸这个猪头,又摸摸那个猪脑袋,嘀咕道:
“这也没有喂养多长时间啊?怎么长这么大的?”
平时见多了各个时期的肥猪的张屠夫当然知道,几个月猪长多大,而且这两头猪还是青龙去他那里买回来的,不过青龙不记得这个人而已。
张屠夫好奇的打量着这个院子,有鸡窝,鸡窝里有十多只母鸡和十多只公鸡,牲口棚里有两匹马,一头牛。
和农家小院没有太大差别,最多就是比农家人多了牲口,不过怎么会养这么多只公鸡呢?
难道是为了吃?
而且这公鸡的个头也比一般人家的大一些。
张屠夫正胡思乱想的间隙,从偏院门口呼啦啦来个一群人,除了守门衙役坚守岗位,其他衙役都过来了,就连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书也过来了,帮不上忙可以凑热闹。
张屠夫看着这些衙役们一起过来,吓得扶着猪圈的墙头连退好几步。
一群衙役们看到也不在意,随后几人分工明确搭灶台的搭灶台,抬锅的抬锅,有挑水的,搬柴的,一盏茶的时间,准备就绪,开始有几个人跳进猪圈抓猪,留下一人看着两个灶台烧水,猪圈在站着几个人等待着接过来捆绑好的肥猪。
猪圈里的几人还是有些本事,有人抓猪后腿,有两个人按住猪头,马上有人拿绳子上去捆住猪嘴巴,随后和抱着猪身子人一起抬起整头猪,将它放到,随即拿绳子的人再次眼疾手快的上前捆住猪腿。
几人轻舒一口气,将准备好的木棒穿插到捆绑的猪腿之间,喊着口号用力抬起来,在猪圈外等着的几人上手接过来。
这只是在一瞬间完成的动作。都没让猪圈里的另一头猪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呢?他们已经跳出猪圈。
随后十多人围过来,有几人按着木案上肥猪,张屠夫拿出自己的杀猪刀,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瞬间韩小希拿着木盆过来接住猪血。
其他人看着这样机灵的小伙子,满意的点点头。
韩达四兄弟看着这个小弟如此机敏,同样高兴又欣慰。
曾经那个在家备受宠爱的老小如今也是长大了!
半盏茶后,韩达,张龙,赵虎,马汉几人轮流给肥猪身上浇开水,刚才围观的几人纷纷躲开,浇上三次开水后,韩山和另一个叫小武的年轻人,快速闷上大张油纸,等待片刻后,又浇了一次开水,随后有四人上前刮猪毛,随着黑色猪毛慢慢脱落,白净的猪皮展露在眼前。
随后换了四人继续刮猪毛,旁边还有人慢慢淋开水。
又是一盏茶的时间,大部分猪毛刮干净了,张屠夫上前快准狠的将无毛猪开膛破肚,旁边没来的及上手的人马上拿来一个大木盆接住了猪肚子里的肠子和杂碎。
随着张屠夫的快刀斩乱麻之势,再加上十多名衙役的帮忙,很快就将猪肉分割完毕。
青龙拿起一块十多斤重的猪肉,拿去厨房让顾大丫和另一个雇佣过来的于婶子做出来,加到中午的炒菜中。
顾大丫和于婶子自然是笑容满面的答应下来。
青龙本来是要留下张屠夫吃午饭的,但是想到他可能本来就紧张的不行,再吃饭肯定是吃不好的,便给了他银钱后,又给了两斤猪肉,特意嘱咐道:
“一定要吃了自家人的嘴里,等我再遇到你时可是要询问你家人吃过的感受的,不要想着说好听话敷衍我。”
张屠夫自然点头哈腰的答应下来。
两人说话间来到了大门处,青龙看着张屠夫走出十多米远后,转身回了院子里。
看着眼冒绿光的十多人,于是嘴角含笑的说道:
“衙役大哥们,这可是大人吩咐下来,为了犒劳你们的,中午吃过午饭后,一人拿三斤猪肉带回家,给家里人尝尝味道,剩下的就是咱们以后中午炒菜的时候吃了,这就要看厨房的婶子们怎么给咱们安排伙食了。”
随即严肃着脸色,提醒道:
“接下来就要到秋收的时候了,大家下去巡逻的时候,可以宣传一下咱们吃过这猪肉的味道怎么样,还有自身感受如何,不知道怎么说的,可以去询问其他人,觉得人家说的话是你想表达的意思后,就记住了,遇到人时就知道怎么说了。”
随后又说道:
“咱们大人没别的意思,主要是想让大家吃饱穿暖,然后再带领大家一起赚钱,好好养家。”
青龙轻舒一口气,给大家画饼充饥的同时还来了一碗心灵鸡汤。
楚父过来的时候,就听到青龙这慷慨激昂的说教,满意点头。
午饭,大家尝到了没有腥骚味的肥猪肉后,不敢置信的去询问厨娘,是不是炒菜时加了其他调料,怎么会有这么肥而不腻的肉呢,而且没有异味。
顾大丫和于婶子自然摇头否定了他们的猜测,只说炒肉时加了一点白酒去腥的,可是有人知道自家吃肉时同样会加白酒去腥的,只是味道还是不同的。
随后吃着饭的几人七嘴八舌的讨论着这头肥猪的不同之处,有那心细的人就提了一嘴:
“我记得大人让青龙大人去给小猪做过阉割。”
随后想起这事的人,符合点头回应。
就这样吃饭的十几个人都知道有这一个环节起了作用。
饭后,离家近的几人先回了家,随后给家里人交代了几句便急匆匆的回来上职。
又换下一批离家远一些的人回家,这样在家过一晚明天就能回来上班,不耽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