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二伯再次去赵家村找人。
在篱笆院的东边修了六间草棚,有五间棚子用来养兔子,大概的布局摆放方式,和家里差不多,都在笼子里养殖。
家里养的几只鸭子,已经开始在稻田里找吃的,不用人工喂养,又能在稻田除草,很是方便。
晚上楚二伯带着庄子上的几人将回家的鸭子抓到空闲的草棚子里,这里以后就是几只鸭子的家了。
楚奶奶一行八人回到家时,已经是傍晚,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大人们分工明确,开始打扫卫生,做晚饭。
村口看到他们一家人回来了,都好奇的猜测着,说着闲话。
村民王婶子一脸八卦的说道:
“你们知道义叔家干什么去了吗?”
六婶好奇道:
“桂花,看你这样,你是知道了?”
王婶子王桂花一拍大腿道:
“知道啊,听说是他家老二在外边找了个差事,没事就需要家里人去帮忙做几天帮工!”
“真的假的?别是你瞎猜的吧?”
一旁的六婶子妯娌兰花疑惑的问道。
桂花婶子信誓旦旦的保证道:
“当然是真的,要不他家老二怎么每次进出都赶马车的?”
又一个刘婶子也是一脸的好奇,询问道:
“桂花,你看到了吗?”
王桂花婶子自信满满的说道:
“那可不,就三四天前的早上,他们一家人又是牛车,又是马车的,一起出门的。”
又凑近些,小声说道:
“那匹马是好的,只是那车厢不太好,再说他家有钱买马车吗?还不是做工时需要人了,才回家拉人来了?”
有个嫂子疑惑道:
“啊,那他怎么不找村里人?”
随后有人接话道:
“嗨,肯定是没多少活呗!”
嫁进村不久的嫂子说道:
“是啊,要不怎么才四五天他们就回来了?”
随即就有人接过话头,说道:
“对对对,你说的有理!”
在楚梓柠家还不知道的时候,村里人传着他们家的闲话,就算知道了,也不在意,正好有人给他们找了借口!
第二天下午,楚父赶着牛车去镇子上的学堂,接大哥和两个侄子回来。
两个侄子看到三叔来接他们,满脸笑容的打着招呼,心里高兴的已经一蹦三尺高了。
楚大伯问着楚父家里的情况,楚父如实回答着。
楚文语和楚文英听着,待到自己爹,大伯不再询问了,楚文语好奇的问道:
“三叔,果树林有多大啊?”
楚父笑呵呵的说道:
“等你休息的时候去看看就知道了!”
楚文英迟疑的问道:
“三叔,我爹自己去卖东西不会被人骗吧?”
楚大伯温和的摸摸侄子的小脑袋,说道:
“不会的,你爹很聪明的!”
楚父附和道:
“对啊,我二哥心有成算着呢!”
楚大伯如实说道:
“文英,你还不知道咱家庄子上的事,都是你爹安排的吧?”
楚文英不确定的问道:
“真的吗?大伯?”
楚父肯定的点头,说道:
“真的,你爹真的很好,很聪明!”
楚文英轻舒一口气,说道:
“那就好!”
楚文语赞同道:
“二弟,我就说二叔很厉害吧,你还不相信我!”
楚文英一脸歉意的道歉说:
“对不起,大哥,我太担心我爹了!”
楚文语关心的回应道:
“没关系,我们也关心他!只是平时不能总是说出来,这样会伤到二叔的。”
楚文英真心的感谢道:
“嗯,知道了,大哥!谢谢大伯,谢谢三叔!”
楚大伯温柔的说道:
“不客气!他是我二弟!”
楚父嘴角含笑,道:
“对啊,那可是我亲二哥!”
“嗯,嗯!”
楚文英笑着连连点头!
楚大伯和楚父对视一眼,以前可能没放在心上的事情,在孩子这里是惦记着的!
现如今看来是要跟二弟(二哥)谈谈了,别忽略孩子。
随后,楚父高兴的说道:
“你爹种的葡萄已经有几串能吃了,你们奶奶给带回来两串,晚上就能吃到了!”
楚文英不敢置信的问道:
“真的吗?三叔!”
楚文语好奇的问道:
“三叔,那葡萄甜吗?”
楚父宠溺的点头道:
“嗯,是真的,而且很甜,特别甜!”
随后说道:
“这还是你们妹妹们和弟弟找到的,一看就好吃!”
楚文英感叹道:
“真好!”
楚文语同样感叹道:
“他们真厉害,都知道葡萄能吃了!”
楚文英接话道:
“是啊,山里的野葡萄还没熟呢,这个已经能吃了!”
楚文语点头,说道:
“嗯,早熟的葡萄也买不到!”
楚文英说道:
“对啊,这样长得多了可以卖出去!”
楚文语如实表达道:
“对对对,还可以装扮好看些,卖给有钱人!”
随后说道:
“回去就和二叔说!”
楚文英赞同道:
“嗯,让我爹找人做草篮子!”
楚文语说道:
“对,咱们村里就有做竹编的,做草篮子应该也行!”
随后,楚文英想到什么,说道:
“嗯,狗蛋的爷爷也会做,我见到他做过的鸡窝!”
楚文语问道:
“用稻草缝起来的那个?”
楚文英点头道:
“对啊,大哥也看到过?”
楚文语点头,说道:
“嗯,就去年秋收,我去找你们的时候,去过他家!”
楚文英恍然道:
“哦,那个时候他爷爷刚做好!”
楚文语点头回应道:
“嗯!知道了。”
楚大伯和楚父又是对视一眼,笑了!
这两个孩子都是聪明的,几句话就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到家后已是傍晚,家里做好了饭菜,依旧是小鸡炖蘑菇汤和杂粮饭,还有一道凉拌菜。
桌上的菜筐里洗好的两串葡萄,黑紫的颜色格外显眼!
饭后,几个孩子吃到心心念念的葡萄,比吃了蜜还要香甜。
几个孩子坐在院子里乘凉,叽叽喳喳的讨论着:
“小妹好厉害,这样小就能看到葡萄!”
楚梓柠……
前边的话说的好,可以多说些,后边的话大可不必说出来!
楚文晖高兴的说道:
“对啊,大哥二哥,你们不知道小妹多厉害,指着葡萄就要摘呢!”
随后说道:
“嗯,还不知道熟没熟,不过我先摘了一个尝了尝,是真甜啊!”
楚文英嘱咐道:
“嗯,三弟也很勇敢,不过以后不可以先吃,万一是有毒的东西呢?”
楚文晖无奈道:
“二哥,我是傻子!”
楚文语和楚文英疑惑道:
“啊?”
楚文晖无奈叹气道:
“哎!能吃的,我肯定会尝尝的,不能吃的我会放嘴里吗?”
楚文英恍然道:
“哦,那倒也是!”
楚文晖实话实说:
“哎,我也就是嘴馋!”
楚梓柠连忙摇头,道:
“不,三哥,爱,美食!”
楚文晖高兴的说道:
“对对对,还是小妹理解我!”
随后,几人附和道:
“嗯!”
“对!”
“都理解你!”
旁边的大人听着孩子们的对话,跟着哈哈大笑着!
第二天早上,楚父去送楚大伯和两个侄子去学堂。
家里的人,在家做家务,或早或晚的去红薯地拔拔草,撒点草木灰!
再去稻田里看看稻苗的长势。
偶尔去一次土豆地除除草。
时间总是这样,在不声不响间地流走,转眼已是入秋。
秋季,又到了忙碌的秋收季节。
人们依旧有条不紊的忙碌着收稻谷,收高粱,割黄豆。
今天新增加种植的土豆和红薯,也在忙忙碌碌中开始收获。
村长看着挖出来的土豆和红薯,有些恍惚。
思索片刻,村长去找了族长楚明祥,直接开口道:
“小爷爷,你也看到地里的情况了,怎么打算的?”
族长沉思片刻后,说道:
“咱们去问问你义叔,你那两个兄弟考上秀才后,看似平平淡淡的,不可能像表面上那样简单的!”
随后肯定的说道:
“他们会有办法的!”
村长点头同意道:
“行,反正这红薯和土豆是他家先发现的,问问也无妨!”
族长疑惑道:
“哦?你怎么没说过?”
村长迟疑的说道:
“呃,我能说忘记了吗?”
族长给他一个你自行体会的眼神,村长只好实话实说:
“我是怕直接说了,到时候种不好,村里人再说闲话,给他们找麻烦!”
族长赞同的点头,说道:
“嗯,你考虑的不错!原谅你了!”
呃,好吧!接受你的原谅!
两人趁着夜色来了楚家。
楚爷爷看到是族长和村长一起过来的,好奇的问道:
“小叔叔和大侄子怎么有空一起过来了?”
随后说:
“咱们院子里坐,老婆子上茶来!”
楚奶奶用木托盘端着三碗茶水过来,放桌上,说道:
“小叔,你们慢慢聊!”
院子里三人,低声说着话:
“君义,你对这地里土豆和红薯,有什么看法?”
楚爷爷思考片刻,说道:
“我听大侄子说过,要上报朝廷,这是好事,只是要好好计划一下!”
村长接着说道:
“我家那两亩土豆一共收了四千多斤,红薯那边的地不太好,三亩地也有五千多斤了,要不是家里地方大,都没地方装了!”
楚爷爷迟疑道:
“呃,那我家的怎么办?”
族长疑惑道:
“不是都收回来了吗?”
随后说:
“我看着院子里都是。”
楚爷爷尴尬的笑笑,如实说道:
“家里这些没多少,才十多亩旱地和荒地种的,是我家庄子上还有五十多亩地呢?”
“多少?”
村长激动的站了起来,依旧小声的问道!
族长面色平静,淡定的说:
“坐下慢慢说!”
楚爷爷继续说:
“真的,稻子都收了,红薯土豆还没收呢,等着人家收好稻子来帮忙呢!我们一家明天要去庄子上挖红薯呢!”
族长沉思片刻说道:
“君义,你家可以先挖着,我们明天就去县衙汇报一下,他们要是不理会我们,就算了,要是重视这事,可能咱们这些东西都保不住,都要被朝廷收走!”
村长点头表示赞同!
楚爷爷也没想到好办法,说道:
“行,那咱们明天一起去吧!”
随即说道:
“实话实说就行了!”
村长和族长对视一眼,了然于心!
这事不知好坏,总要有人担着,君义叔(君义侄子)这是想要拦下来,希望到时候不要波及到村子里。
明天一定尽力把事情说好一点!
此时,村长和族长这样想着,都默契的没问庄子的事。
交谈结束后,楚爷爷送两人出院门,便回来了,就看到三个儿子都在院子里等他,说道:
“有什么事快说,老子还要睡觉呢!”
楚大伯确认的说:
“爹不用担心,这是好事!”
楚父肯定的点头道:
“对啊,爹,只要县令想要政绩,想升官,就不会把这事压下来的!”
楚二伯应和的说道:
“对对,爹,大哥和三弟说的就是我要说的,不用担心了!”
楚爷爷连忙点头,说道:
“好了,知道了,你们也回去休息吧!”
兄弟三人点头答应道:
“好!”
“好的,爹!”
“知道了,爹!”
楚爷爷看着兄弟三人各自回屋后,叹了一声气,想着:这儿子多了,都说话脑瓜子嗡嗡的,都不需要自己思考事情,三两句就解决了。
嗯?脑瓜子还是嗡嗡的,快睡觉去!
脚步轻快的进卧室睡觉,一点也看不出刚刚在大门口时的愁思。
第二天早上,楚二伯带着红薯和土豆,赶马车拉着村长,族长和楚爷爷一起去县城。
家里这边,一家人收拾好东西,赶牛车,拉着一笼子母鸡,又去庄子上了。
傍晚酉时一刻,县衙董县令正要下职,就见一个衙役小跑着过来,气喘吁吁的说道:
“大人,门外有三个村民来汇报,今天种的新粮食收成不错,想让您看看,您看这?”
董县令将自己来到这里,关于农作物的事情都捋顺了一下,也没有想出来有什么新粮种推广啊,不过还是好奇是什么情况,便说道:
“让他们带着东西进来吧!”
随后去了偏厅等着他们到来。
多年后,董县令都很感谢自己当年的好奇心,能让自己平步青云,这是后话!
此时,赵衙役领着三个人进来后,便退下了。
三人恭敬的行礼道:
“草民楚清安,楚明祥,楚君义,叩见大人!”
董县令淡淡的说道:
“起来吧!给我看看你们说的新粮食!”
楚爷爷连忙打开袋子,村长和族长各自拿着土豆和红薯上前一步。
董县令实在是好奇,便起身过来,凑近看了看,问道:
“这东西怎么吃?”
村长连忙答道:
“回禀大人,这红薯,蒸,煮,烤都能吃,土豆可以炒菜,炖着吃也好吃!”
楚爷爷沉思片刻,如实说道:
“回禀大人,这土豆发芽了,就不要吃了,容易中毒!”
董县令疑惑道:
“哦?有人吃了中毒吗?”
楚爷爷回答道:
“回禀大人,目前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