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朱元璋这番深入浅出、直指核心的点拨,王卓心中那因为朝堂挫败和理想受挫而产生的郁结之气,顿时消散了不少。仿佛卸下了一层无形的枷锁,他感觉轻松了许多,连带着食欲也上来了。他不再拘谨,开始大快朵颐,鲜嫩的羊肉在骨汤里一涮即熟,蘸上麻酱调料,入口鲜香,倒是让他暂时抛开了那些纷繁复杂的思绪。
就在他吃得正酣时,朱元璋仿佛不经意地放下酒杯,语气随意得像是在聊家常:“咱啊,经常听高炽那孩子提起,他在东大留学的那些日子。说得天花乱坠,什么铁鸟飞天,千里传音,人人吃得饱穿得暖……把那现代生活描绘得跟仙境似的。听得多了,咱这心里头也跟猫抓似的痒痒。王卓啊,你说,咱这个当皇帝的,是不是也该抽空去看看,开开眼界?”
王卓手里的筷子猛地一顿,一块刚夹起的豆腐“噗通”一声掉回了碗里,溅起几点汤汁。朱元璋要去东大?这突如其来的问题让他心头巨震,脑海里瞬间闪过无数念头:利,在于能让这位封建帝王最直观地感受到工业化和现代文明的强大冲击,或许能极大地促进他支持改革的决心;弊,则在于风险难测,皇帝此行的安全如何保障?时空穿梭的秘密若因此引发更多关注甚至觊觎,又当如何?两个时代的碰撞会激起怎样的波澜?
他正飞速盘算着其中的利害得失,斟酌着该如何回应这看似随意实则沉重的问题……
不等王卓组织好语言,一旁的朱棣却“噌”地站了起来,神色肃穆,恭敬地行了一个大礼,语气急切地劝阻道:“父皇!万万不可!您乃一国之君,九五之尊,身系天下安危,岂可轻动?时空穿梭之事,虽说妹夫操作多次看似无恙,然终究是跨越时空,玄奥莫测!万一……万一途中稍有差池,出现任何意外,我大明的天可就塌了!儿臣以为,此事太过冒险,还请父皇三思!”
朱棣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忧国忧君之情溢于言表。然而,在他内心深处,却另有一番计较:他呕心沥血训练的新军已初见成效,延安府的炼油厂也即将投产,一旦有了稳定的燃油供应,他梦寐以求的、驾驶着钢铁洪流北征瓦剌、封狼居胥的宏图就能实现!若是在这个节骨眼上,父皇去了东大,他这个太子于情于理都必须留在应天监国,坐镇中枢,那北征的事情只能延后了,这是他绝对无法接受的。
朱元璋仿佛没有听到朱棣情真意切的劝阻,甚至没看他一眼,目光依旧落在王卓身上,话锋却突兀地一转:“王卓,咱记得,最早是周兴那小子,在北伐路上遇见你的吧?”
王卓一愣,不明白老丈人为何突然提起这桩旧事,只得老实回答:“回岳父,正是。多亏了周将军当时没有把我当成妖言惑众的江湖术士,反而愿意相信我,和我做了第一笔生意,才有了后来的诸多事情。” 他对周兴始终存着一份感激。
朱元璋点了点头,语气平淡地说:“是啊,说起来,周兴也是有功之臣,沉稳老练,也带兵有方。咱有意,这次北征瓦剌,就让他来挂帅统兵。”
“什么?让周兴挂帅?”朱棣这下再也忍不住了,声音都提高了八度,也顾不得什么礼仪,急声道,“爹!周兴他……他根本不懂新式装备,不懂步坦协同,不懂火力覆盖,不懂现代战术!他怎么能统领儿子一手带出来的新军呢?”
朱元璋这才慢悠悠地瞥了朱棣一眼,语气依旧没什么波澜:“他是不懂那些细致玩意儿,但作为一军主帅,需要的是威望,是能稳住大局,是懂得如何带兵,如何用人。具体的战术执行,张玉、盛庸他们不都懂吗?再加上东大来的那些军事教官从旁协助,能出什么问题?咱看没问题。”
张玉和盛庸,正是朱棣新军中最得力的两位骨干将领,也是朱棣的心腹。朱元璋这一手,等于是要把朱棣辛苦打造的利剑,交到别人手里去挥舞。
朱棣顿时急了,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也顾不上什么太子威仪了,几乎是带着点撒泼耍赖的语气,眼圈都微微发红,恳求道:“爹!您得成全儿子啊!为了这次北征,儿子几乎天天泡在军营里,和将士们同吃同住,一起流汗,一起学习训练,好不容易才把这支新军训练出个样子来……这眼看就要成了,您却让周兴去捡现成的……我……我想不通啊!” 说到后面,声音都带上了几分哽咽,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
朱元璋玩味地看着跪在地上、情绪激动的儿子,脸上非但没有怒意,反而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他慢条斯理地夹了一筷子菜,才悠悠说道:“老四啊,不是咱不成全你。是咱爷俩,得互相成全。”
这话如同一声警钟,瞬间在朱棣耳边炸响。他猛地抬起头,对上父皇那双仿佛能看透一切的眼睛,刹那间,他全明白了!父皇哪里是真的想让周兴挂帅?这分明是在跟他谈条件!他想要统兵北征,可以,但前提是,必须同意并且保障父皇能安心地去东大“看一看”!父皇这是要用北征的指挥权,来换他对自己东行之事的支持和配合,至少是不再强烈反对。
想通了此节,朱棣脸上的激动和委屈如同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了然和一丝无奈。他沉默了片刻,终于低下头,闷声道:“儿臣……明白了。一切但凭父皇安排。”
见朱棣服软,朱元璋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仿佛刚刚那场关于北征帅位的激烈交锋从未发生过。他悠然地将一片涮好的羊肉送入口中,细细品味。
这时,王卓适时地开口问道:“陛下,既然您有意前往东大一观,不知此次行程,您希望是怎样的章程?是否需要安排与东大方面的高层进行正式会晤?”
朱元璋摆了摆手,语气随意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不用那么兴师动众,搞那些虚头巴脑的排场。咱这次去,就是想亲眼看看,六百多年后,这天下到底变成了什么样子,也顺便……看看凤阳老家的百姓,过得是不是真像高炽说的那么好。就当是咱这个老头子,出去散散心,开开眼界,不用惊动太多人,更不用搞什么高层会晤,平添麻烦。”
“小婿明白了。”王卓心中一定,知道这次“接待任务”的基调已经定下——这是一次低调的、私人性质的考察。“小婿会尽快返回东大,与有关部门商议,拟定一个稳妥、保密的行程方案,确保陛下此行顺利、安全,并能真切感受到后世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