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带着大批打井设备返回明朝,将物资妥善入库后,便迫不及待地回到侯府,想要先见见安庆公主,再去皇宫向朱元璋汇报。令他意外的是,刚踏入府门,就看见朱高炽正坐在庭院里,与安庆公主品茶说笑。
\"姑父!\"朱高炽一见王卓,高兴得从石凳上蹦了起来,\"你可算回来了!我还以为你留在东大不回来了呢!\"
王卓看了眼满眼笑意的安庆,佯怒道:\"臭小子胡说什么!\"
安庆公主笑着解释:“高炽这孩子是真心惦记着你,这两天每天都过来打听你的消息。”
王卓心中感到温暖,拍了拍朱高炽的手臂:“走,去书房说点正事。”
二人来到书房,朱高炽的神情立刻变得认真起来:“姑父,关于盐政改革的事,我特意去请教了道衍大师的意见。”
王卓闻言,眉峰微动:“那位黑衣宰相?他怎么说?”
“大师认为,我们改善民生的初衷没有错,但方法不对,而且推进得太急了。”朱高炽压低了声音,“皇爷爷为了安抚您,勉强答应在应天府试点,但这终究是个隐患,未能真正解决根本问题。”
王卓轻轻颔首,叹了口气:“这件事我也想明白了。在东大时,谭局长也指出了我考虑不周的地方。”
朱高炽的眼神显得格外明亮:“道衍大师分析得很透彻。在时空贸易这件事上,东大需要的是稳定的矿产能源供应和消化其庞大工业产能的渠道。而皇爷爷最关心的,永远是如何维系大明皇权的稳固。”
他语气诚恳而坚定,“但是姑父,请您不要因此失望。侄儿的心意与您是一致的,都将天下万民的福祉视为己任。”
王卓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有种\"吾道不孤\"的欣慰。他笑道:\"你猜我这次从东大带回来什么好东西?\"
不等朱高炽回应,王卓接着说:\"你在东大学习时,肯定研究过历史上'小冰河时期'的概念吧?\"
\"你把人工降雨设备带来了?\"朱高炽眼睛一亮,迫不及待地问。
王卓摇摇头:“以目前大明的实际情况来看,人工降雨的成本太高,效果也不够稳定,性价比不足。我这次带回来的,是成套的打井设备、水泵和压力井装置。”
见朱高炽脸上难掩失望,王卓好奇地问:\"你怎么对人工降雨设备这么感兴趣?\"
朱高炽眼中闪过一丝异彩:\"姑父你想啊,若是有了人工降雨设备,就相当于我可以指挥满天神佛,要雨得雨,要晴得晴。这对百姓来说,岂不是漫天神佛都要听我指挥?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天命所归’!\"
王卓心头猛地一跳,目光不由得再次仔细审视眼前这位以仁厚着称的皇太孙。他骤然意识到,在这位年轻太孙温和谦逊的表象之下,内心深处潜藏着的,依然是帝王血脉中那份对天地万物生杀予夺的强烈掌控欲——皇权所至,诸神退避。这条龙虽然年幼,虽然披着仁厚的外衣,但龙终究是龙,终究是要吃人的。
就在气氛微妙的时刻,荀史墨敲门进来:\"侯爷,太孙殿下,远洋开拓船队有消息了!\"
朱高炽立即收起方才的神色,恢复了往常的温和:\"快说,什么消息?\"
\"船队已顺利抵达大洋洲,正在建立第一个据点。所有人员包括晋世子都安然无恙。\"
王卓与朱高炽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欣喜。远洋开拓的顺利推进,意味着大明的未来,正在海的那一边徐徐展开。而他们之间关于权力与民生的探讨,也将在新的舞台上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