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完全暗了下来,张洵拖着疲惫且受伤的身躯回到家中。走进书房,他坐在书桌前,望着摇曳的烛火,思绪万千。他深知,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必须尽快想出办法。“不管有多难,我都要试一试。”张洵低声说道,眼神逐渐坚定,随后拿起笔,在纸上写下活动计划的几个要点。
书房内静谧无声,唯有烛火偶尔发出“噼啪”的声响。张洵的目光在纸张与烛火间游移,脑海中不断回想着从现代带来的商业智慧,试图从中挖掘出破局的关键。那些在现代商业环境中屡试不爽的营销策略、品牌推广手段,此刻如潮水般在他心头翻涌。他记得现代企业常常通过举办各类活动,来提升品牌形象和公信力,或许这能成为他解决当下困境的突破口。
“百姓们之所以相信那些谣言,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了解我的生意和经营理念。”张洵喃喃自语,“若能让他们亲眼见证,谣言自然不攻自破。”想到这里,他的眼神愈发明亮,一个清晰的计划在心中逐渐成形——举办一场大型活动,全方位展示自己的商业理念和经营方式。
然而,计划虽好,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首先便是资金问题,举办这样一场大型活动,从场地租赁、设备采购到人员邀请,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如今店铺生意因谣言陷入危机,资金周转本就紧张,这无疑是摆在他面前的一道巨大难关。
其次是人员安排。活动的筹备与执行,仅靠自己和几个伙计远远不够,需要专业的人手来负责不同环节,比如活动策划、现场布置、接待引导等。可到哪里去寻找这些合适的人呢?而且,如何确保他们能够尽心尽力地为活动服务,也是个棘手的问题。
再者,要想让活动达到预期效果,还得邀请一些有影响力的人士参与,为自己作证。但这些人平日里高高在上,且大多与官场、商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会愿意卷入这场风波,为自己站台吗?
张洵揉了揉太阳穴,试图让自己纷乱的思绪平静下来。他深知,每一个问题都关乎活动的成败,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都可能让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
“资金……资金……”张洵反复念叨着,突然,他灵光一闪,想到了那些曾经与自己有过生意往来,且对自己为人和生意理念颇为认可的商人。或许可以向他们寻求帮助,以合作的形式共同举办这场活动,这样既能解决部分资金问题,还能借助他们的人脉和资源,扩大活动影响力。
至于人员安排,张洵想到了陈老。陈老在商界摸爬滚打多年,人脉广泛,经验丰富,说不定能帮他找到合适的人手。而且,陈老一直对他颇为赏识,想必会愿意伸出援手。
而对于邀请有影响力的人士,张洵决定先列出一份名单,从与自己关系相对较好,且在当地有一定威望的人入手,逐个拜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争取他们的支持。
想到这里,张洵心中稍感宽慰,至少目前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他重新拿起笔,在纸上详细地写下活动的具体规划,包括活动的主题、流程、预计参与人数、所需物资等等。每一个细节他都反复斟酌,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随着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张洵的思路也愈发清晰。他仿佛看到了活动当天,百姓们在亲眼目睹他的商业理念和经营方式后,对他的误解烟消云散,店铺生意也重新恢复往日的繁荣。
然而,现实的困境依然严峻。当他写完最后一个字,放下笔,望着眼前密密麻麻的计划书,心中又不免泛起一丝担忧。尽管有了初步的对策,但要将计划变为现实,还有漫长而艰难的路要走。资金能否顺利筹集?人员能否及时到位?那些有影响力的人士是否愿意相助?这一个个位置如同沉重的石块,压在他的心头。
张洵起身,走到窗前,推开窗户,一阵凉风吹来,拂过他的脸庞,让他略微清醒了些。他抬头望向夜空,繁星点点,却无法照亮他此刻内心的迷茫。这场与谣言、与竞争对手的较量,究竟能否成功?他能否顺利筹备活动,打破谣言的束缚,让自己的生意重回正轨?一切都是未知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