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洵站在茶馆外,心中思绪翻涌。这个突然停闻的民间商会,像是黑暗中的一丝曙光。他深知,这或许是他摆脱困境的唯一希望。尽管前路未知,充满风险,但他已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找到这个商会。想到这里,他深吸一口气,迎着渐渐黯淡的天色,快步向家中走去,准备为明天的探寻做些必要的准备。
第二天天刚破晓,晨曦透过窗户缝轻柔地洒在张洵脸上,他猛地睁开双眼,一骨碌从床上翻身而起。简单洗漱过后,便匆匆出门,直奔集市而去。此时的集市,已渐渐热闹起来,小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各种货物琳琅满目,人群熙熙攘攘。张洵穿梭在人群中,目光急切地搜寻着可能知晓民间商会信息的人。
他先是拦住一位挑着担子卖菜的中年汉子,客气地问道:“大哥,您可曾听说过民间商会?”那汉子愣了一下,上下打量了张洵一番,眼中闪过一丝警惕,随即摇了摇头,闷声说道:“不知道,没听过。”说完,便匆匆挑着担子离开了。
张洵并未气馁,又走向一位正在整理摊位的布商,满脸堆笑地询问:“掌柜的,您在这行见多识广,可知道民间商会在何处?”布商一听,脸色微微一变,赶忙摆手道:“客官,这话可别乱问,我什么都不知道。您还是走吧,别给我惹麻烦。”
张洵接连询问了许多商人,可大多数人都对民间商会知之甚少,甚至有人警告他不要轻易打听,以免惹祸上身。但张洵心中那股倔强劲儿上来了,他暗暗发誓,一定要问出些眉目来。
就在张洵有些灰心丧气之时,他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坐在街边的角落里,面前摆着一些老旧的书籍和字画,似乎在售卖。张洵心中一动,走上前去,蹲下身子,恭敬地问道:“老人家,打扰您了。我想向您打听个事儿,您可知道民间商会在哪里?”
老人抬起头,浑浊的双眼打量了张洵许久,缓缓开口道:“年轻人,你打听这做什么?这民间商会可不是什么人都能知道的。”张洵赶忙将自己的遭遇简单说了一遍,言辞恳切地说道:“老人家,我实在是走投无路了,只能寄希望于民间商会,还望您能指点一二。”
老人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权衡着什么,最终叹了口气道:“罢了,看你这孩子也是个实在人。我倒是听说过,这民间商会似乎在城西一处隐秘的地方活动,但具体位置和入会方式,我也不清楚。这事儿知道的人不多,你可别到处乱说。”
张洵心中大喜,连忙向老人道谢,站起身来,毫不犹豫地朝着城西方向走去。一路上,他的步伐坚定而急促,心中充满了期待。
当张洵来到城西,眼前的景象让他有些诧异。这里一片繁华,街道两旁店铺林立,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但他却不知该从何处寻找民间商会的踪迹。他在街道上漫无目的地走着,眼睛不停地扫视着周围的一切,试图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突然,张洵感觉到一丝异样,他总觉得有人在盯着自己。他佯装若无其事地继续走着,暗中留意着周围的动静。果然,在他不远处,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出现了。那人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头戴斗笠,刻意压低了帽檐,始终与张洵保持着一段距离,似乎在跟踪他。
张洵心中疑惑顿生:这个人是谁?与民间商会有关吗?他决定试探一下这个跟踪者。于是,张洵故意在城西的街道上绕来绕去,时而加快脚步,时而放慢速度。那跟踪者倒也狡猾,始终不紧不慢地跟着他,没有露出丝毫破绽。
张洵眉头紧皱,心中思索着对策。突然,他灵机一动,假装要回城东,脚步匆匆地往回走。那跟踪者见状,果然露出破绽,加快脚步跟上。就在跟踪者快要靠近时,张洵趁其不备,迅速躲进一条狭窄的小巷。小巷里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息,两旁的墙壁上长满了青苔。张洵屏住呼吸,静静地等待着。
不一会儿,跟踪者的身影出现在小巷口。他左右张望了一下,见没有张洵的踪迹,便小心翼翼地走进小巷。就在他经过张洵藏身之处时,张洵猛地冲出来,一把抓住跟踪者的衣领,怒喝道:“你是什么人?为什么跟踪我?”
跟踪者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惊慌失措,脸色煞白,连连求饶:“大爷饶命,大爷饶命!我是受钱富商指使,来看看您在搞什么名堂。”
张洵心中气愤不已,没想到又是钱富商在背后搞鬼。他松开手,将跟踪者推倒在地,冷冷地说道:“回去告诉钱富商,别以为他能一手遮天。我张洵不会轻易放弃的。”
跟踪者连滚带爬地站起身来,灰溜溜地跑了。张洵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中更加坚定了寻找民间商会的决心。但钱富商为何如此忌惮他寻找民间商会呢?这背后又隐藏着什么秘密?张洵的心中充满了疑问,他知道,前方的路恐怕更加艰难了,但他已没有退路,只能勇往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