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城头,最后一缕代表刘表的青色旌旗被粗暴扯下,扔下城墙,如同断翅的鸟儿,翻滚着坠入护城河的浊流中。取而代之的,是无数猎猎作响的、刺目的曹字大纛。
甲胄鲜明的北军士卒手持长戟,取代了原本的荆州兵,肃立在垛堞之后,冰冷的目光扫视着这座刚刚更换了主人的雄城。城门内外,车马辚辚,尽是北军后续部队开入的洪流,以及被隔离开、面带惊惶或麻木的襄阳百姓。
整个过程快得令人窒息。
赵云率领的先锋骑兵,在蔡瑁心腹的引导下,几乎未遇任何抵抗,便如利刃般直插州牧府,迅速控制了府库、衙署以及惊魂未定的刘琮母子。紧接着,张允“配合”着接管了四门防务,将襄阳彻底锁死。
待到夏侯惇率领的平南军主力步兵浩浩荡荡开抵城下时,看到的已是一座秩序井然、只是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血腥与权力更迭气息的“曹氏”襄阳。文聘等荆州宿将被“请”至州牧府,与赵云、夏侯惇以及那位代表周晏的“西楼先生”会面。
没有剑拔弩张的对峙,只有一种沉闷的、基于现实力量的妥协。蔡瑁与蒯越代表荆州士族,表达了“恭顺”之意,文聘在确认刘琮母子安全(或者说被控制)且北军承诺不扰民、保留部分荆州军编制后,也选择了沉默。
所有具体的人事安排、利益分配,都被一句话轻轻带过:“一切,待丞相与周都督驾临后,自有圣断。”
短短数日,雄踞荆襄近二十年的刘表基业,轰然倒塌,改旗易帜。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伴随着初夏燥热的风,瞬间传遍大江南北,天下震动!
**江夏,西陵城。**
太守府内,刘备握着那份迟来却依旧惊心动魄的密报,手指抑制不住地微微颤抖。尽管早有预感,但当襄阳易主、刘琮投降、曹操大军南下的消息被最终证实,一股冰冷的绝望还是瞬间攫住了他的心脏。他脸色灰败,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
“襄阳……就这么……没了?”他喃喃自语,声音干涩。江夏这点基业,在曹操挟大胜之威、裹挟新降的整个荆州力量的庞然大物面前,渺小得如同狂风中的残烛。
内部,豪强与黄祖旧部的骚扰从未停止,若不是诸葛亮以超凡手腕勉力维持,加上他刘备那点“仁德”之名还能聚住部分人心,恐怕早已分崩离析。如今外有泰山压顶,内有隐忧不断,这局面,如何应对?
“主公。”诸葛亮清朗的声音响起,如同磐石定住了动荡的波澜。他走上前,从刘备手中轻轻取过那份已被捏得发皱的帛书,放在案上,目光平静无波,“亮,早已料到此局。蔡瑁无能,献城求荣,非战之罪,乃人心之失。此刻懊悔惊惶,已于事无补。”
他转向堂下同样面色凝重的关羽、张飞、徐庶等人,羽扇轻摇,语气沉稳而决断:“为今之计,唯有壮士断腕,即刻执行南渡方略!
云长、翼德将军依前议,于北岸险要处布防,层层阻击,拖延北军任何可能的追击,为主力南渡争取最后时间!元直,立刻清点府库钱粮,组织船只,安排军民撤离序列,老弱妇孺与重要物资先行!
亮,会亲自修书与江东鲁肃,陈说利害,纵然周瑜此刻观望,也要让他看到我等的决心与价值!南渡荆南,据险而守,联结江东,以待天时,尚有可为!”
诸葛亮的话语,条理清晰,目标明确,瞬间驱散了堂内弥漫的绝望气息。关羽丹凤眼中精光一闪,抱拳沉声道:“军师放心,关某省得!”张飞也重重一拍胸膛:“大哥,军师!俺老张晓得轻重!定叫北军知道厉害!”徐庶立刻领命而去。
刘备看着诸葛亮在绝境中依旧指挥若定,心中稍安,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振作起来:“好!一切……便依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