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院的血腥气似乎还未完全散去,但一种新的秩序,已然在祁王府内悄然建立。
陆晚吟深知,杀一儆百只是手段,真正的稳固,在于清除隐患,凝聚人心。
当日午后,她便请来了王府的总管事、内院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嬷嬷,以及墨影,齐聚在平日里处理内务的花厅。
萧夜珩并未亲自到场,但他的默许和之前那句“交由王妃全权处理”,便是最大的支持。
花厅内,气氛严肃。
陆晚吟坐在主位,目光扫过下方几人。总管事略显忐忑,几位嬷嬷神色恭敬,墨影则一如既往的面无表情,但眼神中透着支持。
“王爷将内务整顿之事交予我等,是对我等信任。”陆晚吟开门见山,声音清晰平稳,“前院之事,想必诸位都已知晓。内鬼虽已伏诛,但其能潜伏至今,说明府内人员管理、制度执行,仍有疏漏。”
众人纷纷点头,面露愧色。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陆晚吟继续道,“借此机会,我们需对王府内外人员,进行一次彻底的梳理和整顿。目的,并非苛责,而是清除隐患,让忠心做事的人安心,也让王府真正铁板一块,再无宵小可乘之机!”
她的话语带着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
“王妃所言极是!”总管事率先表态,“奴才定当全力配合王妃!”
“老奴等人但凭王妃吩咐!”几位嬷嬷也齐声应和。
墨影抱拳:“属下及一众侍卫,听候王妃调遣。”
“好。”陆晚吟微微颔首,开始部署,“此次整顿,分三步走。”
“第一步,人员清查。由总管事牵头,墨侍卫派人协助,对所有仆从的籍贯、来历、入府时间、担保人、以及近年来的表现,进行一次彻底的复核。尤其关注那些与府外人员,特别是与柳家、永昌侯府乃至靖王府有任何潜在关联者,或是近期行为有异常、收支明显不符者。”
“第二步,岗位核查。由几位嬷嬷负责,对内院各岗位职责进行重新梳理明确。评估现有人员是否胜任,是否有岗位职责不清、交叉重叠或存在监管盲区之处。对于关键岗位,如厨房、库房、采买、近身伺候等,人员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轮换,确保用人可靠。”
“第三步,制度落实。前院所立新规,需不折不扣执行。同时,完善日常巡查、汇报机制。各院管事需每日向总管事汇报异常,总管事定期向我和王爷汇总。墨侍卫的监察职责,也要常态化。”
条理清晰,目标明确。
众人领命,立刻行动起来。
整个祁王府,仿佛一架精密的机器,开始高速且有序地运转。
墨影派出的侍卫,配合着总管事手下的人,开始逐一核对名册,询问查证。没有大声呵斥,没有刑讯逼供,但那种无声的严谨和压力,让一些心里有鬼的人坐立难安。
几位老嬷嬷则拿着花名册和岗位录,穿梭于各院之间,仔细询问、观察、记录。她们经验丰富,眼光毒辣,谁做事踏实,谁偷奸耍滑,谁可能心存怨怼,往往几句话,几个眼神就能看个大概。
陆晚吟也没闲着。她坐镇花厅,随时处理汇总过来的信息,做出决断。
“王妃,查到一个。”墨影拿着一份刚送来的记录,“浆洗处一个婆子,她的儿子在靖王府名下的一间铺子里当学徒,此事她入府时并未言明。”
陆晚吟看了一眼,语气平静:“调离浆洗处,安排去负责外围院落洒扫,暂时远离核心区域,观察其后续表现。”
“是。”
不一会儿,一位嬷嬷来回禀:“王妃,老奴发现针线房有个小丫鬟,近来常与府外一个货郎接触,私下传递些绣品,换些银钱。虽未查出传递消息,但违反府规,且其人心思活络,不甚安稳。”
陆晚吟略一思索:“按府规处置,罚俸,警告。若再犯,或发现有其他不妥,立即清退。”
“老奴明白。”
也有主动前来坦白或检举的。
一个负责庭院打理的小厮,战战兢兢地找到总管事,坦白自己曾收过王贵几钱银子,帮忙留意过王爷院外是否有生人频繁出入。他吓得脸色发白,连连磕头。
消息报到陆晚吟这里。
“主动坦白,且情节轻微。”陆晚吟道,“罚俸一月,以观后效。告诉他,王府念其老实,给一次机会,望他珍惜。”
那小厮得知处理结果,感激涕零,之后做事愈发卖力认真。
整个整顿过程,雷厉风行,却又并非一味严苛。该清理的绝不手软,该给予机会的也留有余地。重在查清事实,分清主次,消除隐患,而非制造恐慌。
几天下来,陆续清退了三名来历不明、与外部关联存疑且表现不佳的仆役,调整了七八个岗位的人员配置,对十几名有轻微违规或失察行为的人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惩戒和警告。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府内那些原本存在的懒散、推诿、打探消息的风气为之一肃。每个人都更加谨守本分,做事也更加尽心尽力。因为大家都清楚,这位王妃娘娘,眼里揉不得沙子,但也不会冤枉一个好人。跟着这样的主子,只要本分做事,就有前途。
而陆晚吟在处理这些事情中展现出的公正、果断和清晰的头脑,也彻底折服了王府的中下层仆从。连同之前她救治老仆、稳定王爷病情积累的声望,她的威信在王府内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甚至私下里,仆从们议论起来,语气都充满了敬佩:
“咱们王妃,真是这个!”有人悄悄竖起大拇指,“有本事,有手段,还讲道理!”
“可不是嘛!以前还以为……现在看来,王爷娶了王妃,真是咱们王府的福气!”
“以后啊,可得更加精心当差,可不能给王妃丢脸!”
凝聚力,在这种严格的整顿和公正的处理中,非但没有消散,反而愈发凝聚。
这日傍晚,陆晚吟终于将最后一份人员调整的名单核准完毕,轻轻揉了揉有些发胀的额角。
花厅内只剩下她和墨影,以及两位协助整理文书的老嬷嬷。
“辛苦诸位了。”陆晚吟看着眼前几人,真诚地说道。这几日,他们也是不分昼夜地忙碌。
“王妃言重了,此乃老奴\/属下分内之事。”几人连忙躬身。
一位姓周的嬷嬷感慨道:“老奴在王府几十年,历经几任主母打理内务,像王妃这般,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将人员梳理得如此清晰明白,赏罚分明,令上下归心的,实属罕见。”
另一位李嬷嬷也点头附和:“是啊,如今府里风气一新,下人们做事都有了章法,也更有干劲了。这都是王妃的功劳。”
墨影虽未说话,但看向陆晚吟的眼神,也带着显而易见的敬服。
陆晚吟微微一笑,并未居功:“是大家同心协力的结果。往后,还需诸位多多费心,共同维护好王府这个家。”
“家”这个字,让两位老嬷嬷眼眶微热,连连称是。
这时,一个小丫鬟在门口禀报:“王妃,王爷请您去书房一同用晚膳。”
陆晚吟微微一怔。一同用晚膳?这还是破天荒头一遭。
“知道了。”她应了一声,收拾了一下桌面,对墨影和嬷嬷们道,“今日便到这里,诸位也早些回去休息吧。”
“恭送王妃。”
陆晚吟走出花厅,夕阳的余晖洒在她身上,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
走在去书房的路上,她能清晰地感觉到,王府的气氛与几日前截然不同。仆从们见到她,恭敬行礼的眼神中带着发自内心的敬畏和一丝亲近。各处井然有序,安静却充满生机。
她的心中,也涌起一股淡淡的成就感。
或许,在拿到和离书离开之前,将这里打理得铁桶一块,让那个家伙能有个安稳的后方,也算是对他这段时间……嗯,还算配合治疗的一种回报吧。
她摇了摇头,甩开这些纷杂的思绪,迈步走进了书房。
书房内,晚膳已经摆好,菜色精致,却都是按照她拟定的食疗方子准备的。
萧夜珩坐在桌旁,见她进来,抬眸望去。
几日忙碌,她略显清减,但那双眸子却越发清亮有神,整个人仿佛经历淬炼的玉石,光华内蕴,更加夺目。
“处理完了?”他开口,声音比平日似乎柔和了些许。
“嗯。”陆晚吟在他对面坐下,“大致梳理清楚了,后续按新章程执行便可。”
萧夜珩看着她,沉默片刻,道:“做得很好。”
这句夸赞,比之前那句“处理得不错”,似乎多了几分真心实意的重量。
陆晚吟拿起筷子,夹了一筷子清蒸鲈鱼,语气轻松:“王爷满意就好,也不枉我这几日耗费心神。”她顿了顿,半开玩笑地道,“说不定,等我离开时,王爷还得付我一笔‘管理咨询费’呢。”
萧夜珩执筷的手微微一顿,眸色深沉地看了她一眼,并未接话,只是淡淡道:“用膳吧。”
陆晚吟也不在意,她是真的饿了。
饭桌上安静下来,只有轻微的碗筷碰撞声。
但一种微妙而和谐的气氛,却在两人之间缓缓流淌。
王府之外,暗流依旧汹涌。
但王府之内,经历了一番风雨洗礼后,已然是铁桶一块,坚不可摧。
而打造了这一切的陆晚吟,此刻正安心地用着晚膳,思考着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她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