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殷离就带着两个浑身是泥的斥候冲进光明顶,手里举着一个染血的牛皮袋:“教主!有情况!我们在往应天府的路上,撞见元兵的信使,看他们往青石堡方向去,肯定是给守军送消息的!我让人悄悄跟着,摸清了他们的路线,就等您下令截杀!”
谢辉刚在圣火殿看完小昭整理的粮草清单,闻言立刻起身,接过牛皮袋里的纸条 —— 上面字迹潦草,只写着 “三日后增兵五百,携带弩车十辆,加固青石堡”。他捏着纸条,对殿内众人说:“元兵想提前增兵,要是等他们站稳脚跟,青石堡就难打了。常将军,你带三百先锋营弟子,现在就出发,走小路去截杀信使,绝不能让消息传到青石堡;周芷若,你带五十剑队跟去,路上要是遇到元兵的岗哨,帮着清理,别惊动大部队。”
常遇春和周芷若齐声领命,刚要走,赵敏突然开口:“等一下!元兵的信使通常会带护卫,而且可能不止一队,你们只带三百人,万一遇到埋伏怎么办?我知道一条近路,能比信使早半个时辰到他们的必经之地‘落马坡’,那里两侧是山,适合设伏,我可以跟你们一起去,帮着指认信使 —— 他们腰上会挂银色令牌,很好认。”
谢辉想了想,点头同意:“好,你跟去,但要注意安全,遇到危险先撤,别硬拼。” 赵敏应下,转身去拿之前穿的劲装,动作利落,再不见往日郡主的骄纵。
三人带着队伍出发后,小昭捧着新送来的情报跑进来:“教主!江南分坛传来消息,宋远桥大侠和玄慈方丈已经到应天府了,还带了两百武当、少林弟子,就等咱们汇合;丁师姐那边也说,粮草和伤药都准备好了,明天一早就能装车运往应天府。”
“做得好。” 谢辉接过情报,又看向徐达,“徐将军,训练怎么样了?新加入的义军和降卒,能不能跟上先锋营的节奏?”
徐达笑着点头:“放心!这半个月我盯着训练,他们基本的刀法和火铳瞄准都学会了,昨天还跟老弟子打了场模拟战,赢了三局,只要实战时不慌,肯定能派上用场。我还挑了五十个学得快的,组成‘火铳小队’,专门对付元兵的弩车。”
正说着,丁敏君也来汇报:“教主,后勤的帐篷、驱虫药、干粮都打包好了,还按你说的,给每个弟子准备了两双布鞋,防止路上磨脚;另外,我让人熬了预防风寒的汤药,出发前让大家喝一碗,免得在山里着凉。”
谢辉点头赞许:“丁师姐考虑得周全,辛苦你了。对了,给去应天府的队伍多备些伤药,那边靠近元兵的势力范围,说不定会遇到突袭。”
丁敏君应下,转身去安排。谢辉走到地图前,手指在青石堡和应天府之间划过 —— 只要截杀信使成功,再跟武当、少林汇合,拿下青石堡就稳了。可他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又对殷离说:“你再带十个斥候,去青石堡附近侦查,看看元兵除了增兵,还有没有其他动作,比如粮草转运、岗哨调整,有消息立刻回报。”
殷离领命而去,殿内只剩下谢辉和小昭。小昭看着他眉头微蹙,递上一杯温茶:“教主,别太担心,常将军、周姑娘和赵姑娘都很厉害,肯定能截杀成功的;而且徐将军训练的弟子也很努力,咱们的准备这么充分,一定能打赢。”
谢辉接过茶,看着小昭眼底的关切,心里一暖:“我知道,只是怕元兵还有后招。对了,文书房的事别太累,要是忙不过来,就多找几个弟子帮忙,别自己硬扛。” 小昭脸颊微红,小声说:“我不累,能帮上教主的忙,我很高兴。”
傍晚时分,常遇春的队伍回来了 —— 不仅截杀了三个信使,还活捉了两个护卫,缴获了五封密信。常遇春兴奋地汇报:“教主!多亏赵姑娘指认,咱们在落马坡设伏,信使一到就动手,没费多少功夫!这两个护卫招了,说元兵不仅要增兵青石堡,还想在咱们去应天府的路上设埋伏,想抢咱们的粮草!”
赵敏也跟着补充:“他们说埋伏点在‘黑风口’,有两百元兵,还带了五辆弩车,想等咱们的粮草队经过时动手。”
谢辉冷笑一声:“好一个螳螂捕蝉!徐将军,你带两百训练好的弟子,再加上五十火铳手,明天一早去黑风口设伏,等元兵来抢粮草,就把他们一网打尽;丁师姐,粮草队明天晚点出发,等徐将军得手后再走,路上让斥候多盯着点。”
徐达领命,又问:“教主,要是元兵发现埋伏,不进黑风口怎么办?”
“那就引他们进来。” 谢辉看向小昭,“小昭,你写封信,假装是粮草队的调度信,说‘明日午时准时经过黑风口,务必加快速度,别耽误汇合’,让俘虏把信送到元兵的埋伏点,就说信使没赶上,让他们按原计划行动。”
小昭立刻去写,字迹模仿粮草官的风格,连印章都盖得一模一样。俘虏被押上来,看到信,又听赵敏用元兵的语言威胁,只能点头答应:“我…… 我一定把信送到,别杀我!”
安排完这一切,天色已经黑了。周芷若走到谢辉身边,递上一把磨亮的长剑:“教主,今天截杀信使时,我用你教的‘分花拂柳’挑飞了两个护卫的刀,弟子们也学会了配合,下次再遇到元兵,肯定能更轻松。”
谢辉接过剑,掂了掂:“你的剑法进步很快,以后训练时,多教弟子们应对弩车的技巧,青石堡的元兵有弩车,咱们得提前准备。” 周芷若点头应下,眼里满是认真。
第二天一早,徐达带着队伍去了黑风口,粮草队也按计划推迟出发。谢辉站在山门口,看着队伍的背影,又看向远处的应天府方向 —— 只要解决了黑风口的埋伏,再跟武当、少林汇合,拿下青石堡就指日可待。小昭走到他身边,手里拿着新整理的青石堡布防图:“教主,我把元兵增兵后的布防标出来了,西门的守军最多,还有三辆弩车,咱们可以从东门进攻,那里守军少,而且靠近粮草库,拿下后能断他们的补给。”
谢辉接过图,上面的标记清晰准确,连守军换岗的时间都标了出来:“小昭,你做得太好了,有这张图,咱们进攻时能省不少力气。” 小昭笑了笑,又递上一份弟子名册:“这是要去应天府的弟子名单,一共五百人,常将军、周姑娘、赵姑娘都在里面,我已经跟江南分坛那边对接好了,他们会派人在城外接应。”
正说着,远处传来马蹄声 —— 是殷离的斥候回来了,手里举着信号弹,红色的火光在半空炸开,是 “埋伏已破,粮草队安全” 的信号!谢辉松了口气,对众人说:“走!咱们也出发去应天府,跟宋大侠、玄慈方丈汇合,拿下青石堡,给元兵再添个教训!”
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阳光洒在弟子们的盔甲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小昭跟在谢辉身边,偶尔小声汇报着情报;周芷若和赵敏走在队伍中间,时不时讨论着应对弩车的技巧;丁敏君则跟在粮草队后面,仔细检查着每一辆车的绳结。
谢辉看着身边同心协力的众人,心里满是底气 —— 从光明顶被围,到如今整合势力、主动出击,这一路虽有波折,却让所有人都凝聚在了一起。他知道,青石堡只是抗元路上的一小步,但只要大家继续并肩作战,终有一天,能把元兵彻底赶出中原,让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远处的应天府轮廓渐渐清晰,城门口隐约能看到宋远桥和玄慈方丈的身影,谢辉握紧手里的剑,眼里满是坚定 —— 新的战斗,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