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5日上午9点,国家体育总局乒乓球备战集训营正式开营。来自全国各地的奥运备战队员、教练、科研人员齐聚一堂,目标只有一个——2014年里约奥运会,为中国乒乓包揽金牌。
屈正阳穿着红色的国家队集训服,站在队伍里,身边是张继科、马龙、樊振东等队员。集训营的开营仪式上,乒羽中心主任王海滨发表讲话:“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中国乒乓的希望,集训营会为你们提供最好的训练条件、最专业的科研支持,希望你们全力以赴,在里约奥运赛场上,展现中国乒乓的实力!”
开营仪式结束后,队员们来到训练馆,开始分组训练。屈正阳被分到“奥运单打组”,和张继科、马龙一组,教练是秦志戬。
“接下来的集训,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训练,强化体能和技术;第二阶段是模拟对抗,针对奥运对手进行训练;第三阶段是实战演练,和国外选手进行友谊赛。”秦教练拿着集训计划,对三人说,“你们三个是奥运单打的主力,要互相学习,也要互相竞争,只有这样,才能在奥运赛场上赢下对手。”
屈正阳点头,他打开系统面板,查看奥运对手的最新数据:
【系统提示:里约奥运会主要对手数据扫描完成:1.德国波尔(反手爆冲194km\/h,三重组合技)、2.日本水谷隼(侧旋发球90转\/秒,反手快撕191km\/h)、3.韩国林钟勋(正手爆冲196N,中远台相持)、4.瑞典瓦尔德内尔(直板横打189km\/h,经验丰富)……建议优先针对波尔和水谷隼进行模拟训练。】
“秦导,我想先针对波尔和水谷隼进行模拟训练,”屈正阳说,“系统扫了他们的最新数据,波尔的三重组合技有新变化,水谷隼的侧旋发球也更强了。”
“可以,”秦教练点头,“训练馆的模拟舱已经更新了他们的战术库,你每天上午练2组波尔对抗,下午练2组水谷隼对抗,晚上和张继科、马龙进行实战演练。”
接下来的日子里,屈正阳全身心投入到集训中。每天早上6点,他就起床进行体能训练——3000米长跑、核心力量训练、反应速度训练,确保体能达到最佳状态。上午9点,他进入模拟训练舱,和虚拟波尔进行对抗,重点破解对方的三重组合技;下午2点,他针对水谷隼的侧旋发球进行训练,【如封似闭】的卸力后引幅度调整到0.47厘米,化解侧旋的效率提升到100%;晚上7点,他和张继科、马龙进行实战演练,三人轮流对抗,互相指出问题,共同进步。
集训营的生活虽然枯燥,但屈正阳却乐在其中。他知道,每一次训练,都是在为奥运赛场做准备。期间,他的家人也来看过他几次,妈妈李慧兰每次都给他带很多家乡的特产,爸爸屈建国则会陪他打一会儿太极,放松身心。
9月10日,集训营进行了第一次模拟考试——对阵国外选手组成的“奥运联队”。屈正阳的对手是德国选手波尔,两人打满五局,最终屈正阳以4-1赢下比赛。
“你的国术乒乓越来越成熟了,”波尔赛后说,“里约奥运赛场上,我期待和你再次较量。”
“我也一样,”屈正阳笑着说,“到时候咱们凭实力说话。”
模拟考试结束后,秦教练拿着屈正阳的成绩表,满意地点点头:“体能评分95,技术评分96,战术评分94,综合评分95,已经达到奥运夺冠的水平了。接下来继续保持,别松懈。”
屈正阳接过成绩表,心里满是干劲。他知道,里约奥运的舞台越来越近了,他必须继续努力,才能在奥运赛场上,为中国乒乓赢得金牌,为自己的奥运梦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晚上,屈正阳给姐姐屈晓雅打了电话,说集训的情况。
“正阳,明悦听说你要去奥运,天天在幼儿园跟小朋友说,她的哥哥是奥运选手,可骄傲了。”屈晓雅的声音透着兴奋。
“等我拿到奥运金牌,就给明悦带回来,让她跟小朋友炫耀。”屈正阳笑着说。
挂了电话,屈正阳走到训练馆的窗边,看着外面的夜空。他知道,奥运备战集训营只是新征程的起点,接下来还有更艰难的挑战在等着他。但他不怕,有系统的辅助,有家人的支持,有教练和队友的帮助,他有信心在里约奥运赛场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为中国乒乓赢得更多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