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渐渐降低高度,舷窗外已能隐约看到地面的河流与田野。
陆老看向张浩,笑着问道:“快到地方了,张浩,跟我说说,你打算怎么搞商业?这可跟我息息相关。”
张浩笑了笑,从容答道:“陆老,现在是计划经济,很多事受政策限制,确实不好大展拳脚,但我也琢磨了些法子。”
比如靠近山区的地方,我打算引导农户种茶、种果树,再引进炒茶工艺和罐头生产线。
山里土层薄,种这些经济作物,一来能护山,防止滑坡;二来也能拉动当地经济,让老百姓多些收入。
“想法不错。”
陆老点头,又追问,“就这些?这可不像你的性子,总不能只在农业上打转吧?”
“那自然不能。”
张浩语气笃定,“鄂省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肯定要充分利用。首先是水运码头,必须好好建设——长江穿省而过,这运力可是块宝地,得让货物能顺顺当当运出去,也能把外面的东西拉进来。”
他顿了顿,继续道:“其次是电力。我本想搞水力发电,毕竟水资源丰富,但大工程耗资太大,国家眼下怕是难以投入。所以退而求其次,先多建几个火力发电厂。有电才能谈工业,这是基础。”
“再者,鄂省有完整的钢厂,有钢就能做文章。拖拉机、汽车、卡车……这些都能搞。”
“正好二期项目选址定在了鄂省,我打算借着这个优势全面铺开,在江城也建个配套厂区,离钢厂近,运输成本能降不少。”
“山里呢,就以军工产品为主,这是国家需要。民用的就放在钢厂附近,依托长江的运力,往全国各地发货。我还计划着搞化工、纺织,反正水路铁路能通到全国,这么好的条件不用起来,实在可惜。”
陆老听得频频点头,抚掌道:“好一个‘物尽其用’!码头、电力、钢厂、水运……环环相扣,倒是把鄂省的家底摸得透透的。看来你是早有盘算。”
“也是临时抱佛脚,想着能多做一点是一点。”
张浩谦虚道,“商业嘛,说白了就是让东西流动起来,让老百姓能买到需要的,让工厂能销出生产的,形成个良性循环就行。”
周母在一旁插言:“说得轻巧,真要做起来,上下游协调、供需平衡,哪一样不要费心?你可得想周全了。”
“妈,我明白。”
张浩应道,“所以才要多部门配合,像郭部长负责的外贸,刘司长管的交通,还有陆老您这边的商业指导,少了哪一环都不行。”
正说着,飞机开始平稳降落,机身微微震动。透过舷窗,江城的轮廓越来越清晰,长江像一条碧绿的绸带,在大地上蜿蜒伸展。
“到了。”
陆老站起身,拍了拍张浩的肩膀,“你的蓝图画得不错,接下来,就看怎么把它变成实景了。”
张浩深吸一口气,望着窗外这片即将奋斗的土地,眼里闪着光:“您放心,我一定尽力。”
郭老听张浩提起水电站,来了兴致,挑眉道:“你小子说要建水电站,可别是胡咧咧。”
“郭老,我哪敢啊。”
张浩认真道,“要去鄂省主政,我早把地图和长江流域的情况翻了个遍。上游宜城那片,长江两岸环山,要是筑坝拦水发电,地形上是可行的。而且那一带山区,人员安置相对好解决。”
他顿了顿,继续分析:“真建成大型水电站,首要的是解决用电问题,其次能增强抗洪能力,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大项目。”
“不过我是门外汉,这里面门道多——生态保护、渔业影响、地质稳定,还有水坝高度、上游泄洪、人员安置,哪一样都是大事。没实地考察过,不敢说太细,怕说偏了。”
陆老看向郭老:“咋,你对这感兴趣?这可不归你管。”
郭老笑了笑:“有人早向中央提过,想在鄂省段长江建水电站。今儿张浩也提,我才多问两句。”
他转向张浩,“小张,具体再说说?”
“陆老、郭老,我知道的刚才都说了。”张浩坦诚道,“更专业的得看实地,没考察过,说多了反而不对。”
“也是,眼见为实。”
陆老点头,这时飞机开始下降,机身微微颠簸,“到地方了,咱们几个老家伙也活动活动。”
飞机缓缓停靠在停机坪,这年代没有廊桥,机舱门打开后,直接搭了个简易楼梯。
鄂省的官员早已在下面等候,省委杨书记、赵副省长,还有各部门领导,黑压压站了一片——多部门联合考察,鄂省自然不敢怠慢。
陆老和郭老率先走下楼梯,刘师长和周母并肩跟上,张浩紧随其后。
刚踏上地面,一股湿热的风就扑面而来,带着长江水汽特有的温润,和京城的干燥截然不同。
“陆老、郭老,一路辛苦了!”
杨书记快步上前,热情地握住两位老人的手,“欢迎各位领导到鄂省指导工作!”
“杨书记客气了。”
陆老笑着摆手,“我们是来看看,顺便给小张搭个桥。”
他侧身指了指张浩,“这位就是张浩同志,以后鄂省的工作,还得你们多配合。”
杨书记立刻转向张浩,伸出手:“张副省长,久仰大名!早就听说你在保定搞出了不少名堂,欢迎到鄂省来!”
“杨书记太客气,以后还请您多指教。”张浩连忙握手,目光扫过人群,赵副省长也笑着走上前,互相问候后,一行人往机场休息室走去。
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小路上,蝉鸣声声入耳,张浩望着眼前这片陌生又充满生机的土地,深吸一口气——鄂省,他来了。
接下来的日子,这里将是他施展拳脚的舞台,也是他要用心守护的家园。
张浩和杨书记寒暄几句,忽然想起什么,连忙说道:“杨书记,您看能不能安排辆救护车?朱副部长晕机,一上飞机就不太舒服,这会儿怕是更难受了,得赶紧送医院看看。”
“哎呀,怎么不早说!”
杨书记一听,赶紧回头对身后的医务人员吩咐,“快!把救护车开过来,送朱副部长去省医院!”
众人这才想起,刚才在飞机上大家聊得热络,朱副部长一直没怎么说话,原来是晕机犯了,脸色确实不太好看,只是被热闹的气氛盖了过去。
陆老见状,对杨书记说:“老杨,今天就先这样吧,我们先安顿下来,看看老朱的情况。他晕得厉害,工作的事,明天再开始,你看行不行?”
“应该的,应该的!”杨书记连连点头,“身体要紧,我这就安排人送各位去招待所,再派专人盯着医院那边,有情况随时汇报。”
说话间,救护车已经开了过来,医务人员小心翼翼地扶着朱副部长上了车,郭老的秘书跟着一同前往,以便随时沟通情况。
剩下的人分乘几辆轿车,往省委招待所而去。
车窗外,江城的街景缓缓掠过,绿树成荫,江水遥遥可见,带着南方特有的湿润气息。
张浩坐在车里,心里稍稍放下些——虽说是意外插曲,但好在处理及时。
他侧头看向身旁的周母,她正望着窗外,神色平静,只是轻声道:“到了地方,凡事多留心,别毛躁。”
“我知道,妈。”张浩应道。
车子很快到了招待所,庭院整洁,绿树环绕,房间早已备好。
陆老和郭老各自安顿好,杨书记又细细叮嘱了几句,才带着人离开。
张浩送周母到房间,刚转身要走,就被她叫住:“晚上别乱跑,好好歇着,明天还有硬仗要打。”
“哎,知道了。”
张浩笑着应下,心里明白,这趟鄂省之行,从落地的这一刻起,就已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