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国快步来到李怀德的办公室,抬手叩了叩门。
里面瞬间传来一阵慌乱的响动,他嘴角勾起一抹浅笑,没作声,转身走到走廊尽头,给自己点了支烟。
片刻后,屋里传来李怀德的声音:“谁呀?进来。”
杨卫国推开门,斜倚在门框上。
李怀德抬头见是他,明显松了口气,脸上挤出笑容:“老弟呀,吓我一跳。”
杨卫国的目光淡淡扫过屋里,见有位风韵犹存的少妇坐在一旁,脸色潮红,头大凌乱,正不安的坐在那里。
李华德见状,立刻装腔作势道:“刘岚同志,你家的情况我清楚了,先回去吧,事情我会留意的。”
“是,谢谢李厂长。”
刘岚低着头,快步往门口走,刚要关门,却被杨卫国伸手拦住。
“你走吧,门开着,屋里有点味。”
他语气平淡,听不出情绪。
刘岚的脸“腾”地更红了,羞得头埋得更低,连看都不敢看杨卫国一眼,几乎是小跑着离开了。
这话让李德脸上一阵发烫,尴尬地搓了搓手:“老弟,说什么呢。快坐快坐。”
说着连忙给杨卫国泡了杯茶。
杨卫国接过茶杯,没绕弯子:“李哥,拖拉机我要带走三台,这事年前就说好了,没问题吧?”
“没问题,早就给你预备着了。”李怀德连忙应道。
“那得麻烦你协调辆货车,帮我运到保定去。”
“这也简单,我这就安排。”李怀德拍了拍胸脯,又问,“还有别的事?”
杨卫国身体微微前倾:“李哥,咱们厂现在有拖拉机生产技术了,上面是什么意思?”
一提这事,李怀德顿时来了精神,声音都提高了几分:“老弟,跟你说,部里已经把咱们这项目列为重点了,打算另开一个分厂!这边现在就是临时加班加点生产,能产多少是多少。等分厂建起来,就专门做拖拉机和相关配套设备!”
杨卫国点点头,顺着话头说:“那正好,李哥,你看我在保定那边,手里有个铸造厂,一穷二白的。咱们这拖拉机厂要是建起来,能不能跟我们那边的铸造厂合作一把?你放心,肯定是以轧钢厂为主,我们这边只做辅助。”
李怀德坐回椅子上,手指轻轻敲着桌面,沉思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老弟啊,不是哥哥不帮你,这事太大了,我做不了主。”
他看着杨卫国,认真道,“你得去跟上面说说,只要上面点头,我这儿绝对没问题,全力配合!”
“行,李哥,有你这句话就行。”
杨卫国也没强求,起身道,“那我那三台拖拉机,明儿一早可得备好,跟我一起去保定。”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李怀德送他到门口,忽然压低声音,“对了老弟,我可是听说,你二叔这回给国家弄了不少粮食,好像还搞了个挺像样的商业计划?”
张浩饶有深意地看着李怀德,挑眉道:“李哥这是咋了?有想法不妨直说。”
李怀德嘿嘿一笑,那笑容里带着几分精明:“那我就直说了啊。老弟,你看咱们这拖拉机,能不能想想海外市场的路子?咱也挣点外汇花花,你说多带劲。”
张浩点了点头,语气平静:“这事儿不用李哥操心,上面早就想到了。我这次已经把拖拉机的原型图纸给了我二叔,他那边准备成立个拖拉机厂,主要接收咱们这边生产的拖拉机,再根据东南亚那些小国的需求改改原型,到时候他们发图纸过来,咱们负责改进生产。”
一听这话,李怀德悬着的心顿时落了地,拍着胸脯道:“还是老弟有办法!以后但凡有事,你直接跟哥哥说,只要我能办到的,绝无二话!”
“行了,李哥,那我先回去了,明天一早过来。”张浩起身告辞。
“去吧去吧,忙你的去,我都给你安排妥当了。”
李怀德摆摆手,忽然想起什么,“哦对了,你那个学姐周琦,不是要盯着打井机吗?我这就给她开条子,算公出,一切费用厂里承担。”
“谢了李哥。”
张浩又道,“还有个事,你认不认识什么地质专家?你也知道,打井光有设备不行,还得有懂行的人盯着,我们现在急缺这个。”
李怀德面露难色:“老弟啊,这地质专家我上哪认识去?平时打交道的都是厂里的技术员,哪沾得上边啊。”
张浩白了他一眼,慢悠悠道:“李哥,这事可不光是为了我,更是为了你自己,你好好琢磨琢磨。”
“为了我?”
李华德愣住了,“老弟这话从何说起?”
“你想啊,打井机现在有了,我们主要是试验性能和钻头,技术材料上大可以找叶老协调。”
张浩缓缓分析,“可这东西是红星轧钢厂参与搞出来的,你要是全力支持,真把这事做成了,你猜会有啥结果?现在是什么时候?困难时期啊!全国多少地方旱的旱、淹的淹,北方大面积干旱,多少田地等着水救命。”
“咱们现有的打井设备,不少是进口的大型家伙,又贵又不好普及。你这边要是把小型打井机搞成了,能大规模生产,到时候……你李怀德的名字,在上面能是啥分量?”
李怀德越听眼睛越亮,最后猛地一拍大腿:“老弟!你这话说得在理!这人才我一定给你找到,明天就陪你一起走!你先回去,我……我得赶紧回去一趟!”
张浩看着李怀德急匆匆离去的背影,忍不住莞尔一笑。
用脚指头想也知道,这是往他岳父家跑呢——李怀德的岳父是冶金工业部的副职,有些人脉,这节骨眼上,也只有走这条路最快。
他吹了声轻快的口哨,转身慢悠悠地溜达着往回走。
事情一步步推进,心里也踏实了不少,只等明天一早,就能带着设备和人启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