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有些微妙的变化。”约翰开门见山,“我们的内部渠道反馈,评委们的分歧比想象中更大。主要集中在您和德尔·托罗之间。”
这个倒是没有出乎吕文的预料,只说表演,今年吕文最大的对手就是德尔·托罗。
“西恩·潘主席毫无疑问是支持您的,他对您的表演技巧和投入程度赞不绝口。”
“但是,至少有两到三位欧洲评委坚定地支持德尔·托罗。他们觉得《切·格瓦拉》是一部特别宏大,具有政治和历史意义的史诗作品,德尔·托罗的表演承载了这种厚重感,奖项应该表彰这种‘更大’的成就。他们认为《天狗》虽然出色,但题材相对平庸。”
“另外,关于马修·阿马立克的讨论也在悄然上升。有一两个评委认为,在两位强者相争不下时,不如把奖给法国自己人,可以避免争议,也是对欧洲艺术电影传统的致敬。”
亨利也补充道,“舆论场上也开始出现新的风向。有几家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媒体,突然开始强调德尔·托罗为角色学习西班牙语、深入拉丁美洲体验生活的‘敬业精神’,试图在‘努力程度’上做文章。同时,之前关于《天狗》角色‘过于悲惨’和‘刻意煽情’的论调也被重新翻出来讨论。”
吕文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轻敲着桌面,果然还是没那么简单啊。这不是简单的演技pK,还掺杂了审美偏好、地域观念,甚至是对奖项本身意义的理解差异……
“我们怎么办?”
高元元一脸焦急,她知道这个奖对吕文来说意味着什么,也知道吕文为此付出了多大努力。
“保持冷静。”吕文沉声道,“我们不能自乱阵脚。”
约翰和亨利对视一眼,都面露赞赏之色,他们现在最怕吕文先乱了,那就不好办了……
吕文也看向两人,“说说你们的打算。”
还是约翰开口道,“今天还有一次评委的闭门会议,也将决定各个奖项的归属。我们的核心诉求不变,继续强调《天狗》表演的‘普世价值’和‘技术巅峰’,同时炒作‘地域化’的指责,毕竟今年评委里有两个法国电影人,他们应该谁都不想背这个黑锅。”
吕文乐了,约翰还挺损,如果只有一个人,人家要是怕背黑锅,根本不会公开支持自己人。
但是有两个人,就涉及博弈了,可能他们两个都想支持自己人,更有可能是都希望对方背黑锅……
当然,约翰也不会只做这些,不然吕文这300万美元花得可有点冤枉。
约翰还会继续和关系密切的影评人沟通,让他们在电影节最后的综述文章中,强调吕文表演的“不可替代性”和“技术难度”。
同时通过间接渠道,向摇摆的评委传递一个信息,奖励吕文,是奖励一种跨越文化障碍的表演成就,这更符合戛纳国际电影节的“世界性”宗旨。
吕文本人现在就不要再参与宣传了,约翰帮他拒绝了所有非必要的邀请,这个时候,再表达自己想拿奖已经没有用了。
然而,一切并没有按照预想的方向发展。
仅仅过去三个小时,约翰就传来消息,个别和某位欧洲评委关系密切的记者向约翰“透露”,在最后一次闭门会议之前,评审团又进行了一次非正式的会谈,这就代表着评审团之间的分歧非常大。
支持德尔·托罗和支持马修·阿马立克的声音似乎形成了某种“默契”,试图共同压制吕文这个“外来者”的势头。
这个消息自然无法被证实,但足以让吕文团队的心情跌入谷底。如果欧洲评委们真的出于地域或平衡考虑而联合起来,那么情况将极其不乐观。
吕文这回是真有点生气了,麻痹的,他们支持自己人吕文能理解,在自己人拿不到奖的情况下,联合起来支持一个美国人,就为了不让他拿奖?
吕文什么时候得罪他们了?
不是吕文得罪过他们,而是因为吕文的国籍,或者说肤色。
很多人都觉得欧美的意识形态差不多,就算歧视亚裔,程度也不会有太大区别。
其实差别很大,欧洲的歧视要严重多了,最狠的应该是捷克。
就算是布拉格这种旅游城市,歧视也非常严重,坐捷克航空和城市大巴,空姐和服务员在面对黄种人的时候,笑容会立刻消失,餐厅服务员也会对黄种人很冷漠。
法国虽然没有捷克这么严重,但只论歧视程度,法国也能排到欧洲前五。
不相信的话,可以去看看一部叫《made in china》的法国电影,这部电影的最初目的是让法国人更多地了解华人在法国的生活现状。
但是在电影里很多笑点都是围绕着歧视华人背景设计的,比如从华人的口音、华人餐饮的刻板印象和华人的传统价值观等方面切入。
所以那两个法国评委不支持吕文的原因可能非常朴素,就是歧视……
这个其实挺无解的,因为那两个法国人根本不在好莱坞混,吕文想要报复都不好下手。
高元元一拍桌子就站了起来,“找人曝光他们……”
“别急……”
吕文拦住了高元元,曝光有什么用?又没有证据,而且现在曝光出来,对吕文反而不利,搞得像他输不起似的。
吕文可不觉得自己会输,他演得好,钱也花了,要是还输了,也不能怪他。
话虽这么说,但颁奖前夜,大家还是睡不着。
不只是吕文,还有曹宝平一行人,他们倒是不在乎自己拿不拿奖,都想看着吕文创造历史。
没想到遇上这么一件事……
反正大家围坐在一起,没有人说话,气氛压抑得可怕。
吕文反而成了最平静的一个,他走到阳台上,望着远处电影宫的方向。
回想着自己这一路走来,从《空房间》的懵懂,到《天狗》的极致投入,再到好莱坞的工业历练……所有的汗水、争议、坚持,仿佛都凝聚在了这一刻。
奖项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吕文确确实实,毫无保留地塑造了一个足以留存在华语电影史乃至世界电影视野中的角色。
狗子在吕文的演绎下,真的活了一回。
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