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中的工地静谧无声,只有零星的安保巡逻灯在黑暗中闪烁。苏晚和顾沉舟坐在车里,看着手机上周明发来的焊工信息——“刘三,52岁,工地外包钢筋班组焊工,有多次违规操作记录,上个月刚被监理警告过”,两人的脸色都格外凝重。
“必须在明天早上八点前控制住刘三,不能让他靠近核心筒的梁柱钢筋架。”顾沉舟立刻拨通施工队负责人的电话,语气不容置疑,“张队,立刻找到钢筋班组的刘三,以‘安全培训’的名义把他留在宿舍区,派两个人盯着,不准他离开,更不准他接触浇筑作业的工具。”
电话那头的张队明显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顾总,是不是出什么事了?刘三今天下午还说要提前去工地检查钢筋呢。”
“别问这么多,按我说的做!”顾沉舟加重语气,“如果刘三跑了,或者明天在工地上出了任何问题,你这个负责人也别当了。”
挂了电话,苏晚拿出平板,调出核心筒梁柱的钢筋设计图纸:“核心筒的框架柱采用的是‘双肢箍’设计,hRb400E直径25mm的钢筋,间距必须严格控制在200mm,最大偏差不能超过10mm。一旦刘三把间距调大到250mm以上,柱子的抗剪承载力会下降15%,后期浇筑完混凝土,就算发现问题也没法整改,整个核心筒的结构安全都会受影响。”
顾沉舟看着图纸上密密麻麻的标注,指尖点在“抗震等级一级”的字样上:“这个项目的抗震等级是一级,核心筒作为抗侧力构件,一点差错都不能有。我们明天早上七点就去工地,带着钢筋间距尺和回弹仪,每一根柱子的钢筋都要抽查,确保没有被动过手脚。”
两人没再回工作室,直接在工地附近的酒店住下。苏晚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反复在脑海里过着明天的流程:先查已经绑扎好的钢筋间距,再盯着刘三的动向,最后监督混凝土浇筑——每一步都不能出错。顾沉舟看出她的焦虑,坐在床边,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别担心,我们已经布好了局,刘三跑不了,老吴也很快会被抓住。”
凌晨五点半,天刚蒙蒙亮,两人就赶到了工地。监理工程师王工已经带着人在宿舍区门口等着,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顾总,苏工,刘三被我们扣在宿舍了,这是他的手机通话记录,昨天晚上八点零五分,确实和一个备注‘吴队’的人通了电话,时长一分四十二秒。”
苏晚接过通话记录,上面的号码和周明查到的老吴手机号完全一致。她抬头看向宿舍区的方向:“我们现在去见刘三,看看他能不能交代出更多信息。”
宿舍里,刘三坐在床边,双手不停地搓着衣角,看到苏晚和顾沉舟进来,眼神立刻躲闪起来。“刘师傅,”苏晚先开口,语气平静,“昨天晚上给你打电话的‘吴队’,是不是工地安保队的老吴?他让你做什么,你老实说,现在交代还来得及。”
刘三的肩膀抖了一下,沉默了几秒,才低声说:“他、他让我明天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把框架柱的钢筋间距调大一点,从200mm改成250mm,还说事成之后给我一万块……我一时贪财,才答应了他。”
“你知道这么做的后果吗?”顾沉舟的声音带着寒意,“钢筋间距调大,柱子的承载力不够,一旦发生地震,整个大楼都可能塌掉,你这是在拿几百人的生命开玩笑!”
刘三的头埋得更低,声音带着哭腔:“我知道错了……我没敢真的改,昨天晚上偷偷去工地看了一眼,没敢动手……”
苏晚和顾沉舟对视一眼,心里稍稍松了口气。顾沉舟拿出手机,给周明发消息:“刘三已经交代,立刻去废品站抓老吴,别让他跑了。”
就在这时,工地门口传来一阵警笛声。周明的电话打了过来,语气兴奋:“顾总!我们在废品站抓到老吴了!他正准备收拾东西跑路,还搜出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防火板,下周送’——看起来是要在防火材料上动手脚!”
“防火板?”苏晚立刻想起核心筒的隔墙用的是A级防火板,必须符合Gb 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的标准,“如果用了b级或者c级的防火板,不仅不符合消防要求,还会被消防部门勒令整改,项目肯定要停滞。”
顾沉舟让王工把刘三交给警方,然后带着苏晚走向核心筒的施工区域:“我们先去检查已经绑扎好的钢筋,确认没问题后,再安排人盯着防火材料的供应商。”
早上七点半,工地渐渐热闹起来。苏晚拿着钢筋间距尺,蹲在一根框架柱旁,将尺子的两端卡在两根钢筋之间——“198mm,符合要求。”她又换了一个位置,“202mm,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顾沉舟则拿着回弹仪,随机抽查钢筋的强度:“回弹值40mpa,符合hRb400E的标准,没有问题。”
监理工程师王工跟在旁边,手里拿着记录本,每检查完一处就记录下来:“已经抽查了12根框架柱,钢筋间距和强度都没问题,剩下的我们上午再慢慢查。”
苏晚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尘,看向远处的材料堆放区:“防火板的供应商是哪家?我们现在去看看已经进场的防火板,核对一下检测报告。”
“防火板是‘盛达建材’供应的,昨天刚送了一批过来,还没开箱。”张队连忙回答,带着众人走向材料堆放区。
一堆蓝色包装的防火板整齐地堆放在那里,每包上面都印着“A级防火”的字样。苏晚拿出一把美工刀,划开其中一包的包装,取出一块防火板,用手摸了摸表面的材质——手感比标准的A级防火板更轻,边缘也更粗糙。她拿出打火机,轻轻点燃防火板的一角,火焰很快就烧了起来,还伴随着黑烟和刺鼻的气味。
“这不是A级防火板!”苏晚立刻把火熄灭,“A级防火板的燃烧性能是‘不燃’,就算用打火机烧,也只会碳化,不会有明火。这个明显是b级的,燃烧时会产生明火和有毒气体。”
张队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怎么会这样?我们和盛达建材签的合同里明明写着要A级防火板,他们怎么敢送假货过来?”
顾沉舟拿出手机,给盛达建材的负责人打电话,电话却一直没人接。周明的消息又发了过来:“顾总,老吴交代了,盛达建材的老板是他的远房表弟,两人早就串通好了,要给工地送劣质防火板,从中赚差价!”
“果然是串通好的!”顾沉舟把手机递给张队,“立刻联系其他A级防火板供应商,今天之内必须送一批合格的过来,已经进场的这批假货,全部封存,不准使用。另外,联系市场监管局,举报盛达建材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让他们派人过来查。”
张队不敢耽误,立刻开始联系供应商。苏晚则蹲在地上,看着那块劣质防火板,心里一阵后怕:“幸好我们发现得早,要是这批防火板已经用在核心筒的隔墙上,后期消防验收肯定过不了,还要全部拆除重新安装,至少要耽误半个月的工期。”
“不仅是工期,”顾沉舟补充道,“劣质防火板在火灾中会加速火势蔓延,释放有毒气体,对后期大楼里的人来说,就是定时炸弹。”
上午十点,市场监管局的人赶到工地,对封存的防火板进行抽样检测,同时联系盛达建材的负责人。没过多久,他们就传来消息:盛达建材的老板已经跑路,工厂里只剩下一堆没加工的劣质板材,根本没有生产A级防火板的资质。
“又是一个空壳公司。”顾沉舟揉了揉眉心,“林浩的同伙,真是无孔不入,从钢筋到防火板,从审批到安保,几乎每个环节都想动手脚。”
苏晚拿出平板,调出绿色建筑补贴的审批进度:“幸好补贴申请已经到了最后一步,只要消防部门出具‘消防设计审核合格书’,就能拿到补贴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换上合格的防火板,让消防部门过来审核,别再出其他问题。”
下午两点,新的A级防火板终于送到工地。苏晚亲自核对了检测报告,确认是合格的A级防火板后,才让工人开始卸货。监理工程师王工则带着人,继续抽查核心筒的钢筋,确保没有遗漏的问题。
顾沉舟坐在工地的临时办公室里,看着周明发来的老吴审讯记录:老吴除了勾结盛达建材和刘三,还提到林浩在被抓前,曾和一个“李工”联系过,说要在“光伏幕墙的安装角度”上做文章——光伏幕墙的安装角度直接影响发电量,一旦安装错误,不仅达不到绿色建筑的标准,还会浪费大量的成本。
“苏晚,你过来一下。”顾沉舟把审讯记录递给她,“林浩还有个同伙叫‘李工’,可能会在光伏幕墙的安装上动手脚。我们之前确定的安装角度是23度,这个数据是经过多次测算的,一旦被改成其他角度,发电量会大幅下降。”
苏晚接过记录,眉头皱了起来:“光伏幕墙的安装队是我工作室推荐的,负责人是张工,我们之前合作过几次,应该没问题。但‘李工’是谁?会不会是安装队里的技术人员?”
“周明还在查‘李工’的身份,”顾沉舟说,“我们明天早上去光伏幕墙的安装现场看看,和张工对接一下,强调安装角度的重要性,同时安排人盯着安装过程,避免有人故意调错角度。”
苏晚点头,把审讯记录放进文件夹:“光伏幕墙是绿色建筑的核心部分,也是补贴申请的关键证据,绝对不能出问题。我们还要把安装角度的设计参数和测算报告交给张工,让他分发给每个安装工人,确保每个人都清楚标准。”
傍晚时分,工地终于恢复了正常秩序:劣质防火板被封存,合格的防火板开始卸货,核心筒的钢筋抽查也接近尾声,没有发现其他问题。苏晚和顾沉舟站在核心筒的基坑边,看着夕阳下忙碌的工人,心里却没有完全放松。
“‘李工’还没找到,”苏晚轻声说,“他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出现,在光伏幕墙上动手脚。”
顾沉舟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温暖的力量:“别担心,我们已经有了防备,只要盯着安装过程,他就没机会下手。而且周明已经加大了排查力度,相信很快就能找到‘李工’的下落。”
两人沿着工地的小路慢慢走着,晚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苏晚看着顾沉舟的侧脸,想起从竞标会到现在,他们一起解决了无数问题:供应商刁难、设计草稿被篡改、质检被卡、资金被质疑……每一次危机,都让他们的配合更加默契,感情也更加深厚。
“顾沉舟,”苏晚忽然停下脚步,抬头看着他,“等这个项目完工,我们去旅游吧?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放松一下。”
顾沉舟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眼底满是温柔:“好啊,你想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不过现在,我们得先解决‘李工’的问题,把光伏幕墙顺利安装好。”
就在这时,顾沉舟的手机突然响了,是周明打来的,语气带着一丝急促:“顾总,查到‘李工’的身份了!他是光伏幕墙安装队里的技术顾问,真名叫李建军,之前因为在其他项目上故意调错光伏板角度,被行业协会通报过!而且他今天已经联系了张工,说明天要去安装现场‘指导技术’!”
苏晚的心瞬间提了起来:“明天去现场指导?他肯定是想趁这个机会,把安装角度调错!我们必须提前告诉张工,千万别让李建军碰安装设备!”
顾沉舟立刻拨通张工的电话,语气严肃:“张工,明天不管是谁,都不准碰光伏幕墙的安装角度调节器,尤其是一个叫李建军的技术顾问,他是林浩的同伙,想故意调错角度!安装过程中,必须每小时核对一次角度,用激光测距仪校准,确保是23度!”
电话那头的张工吓了一跳:“竟然有这种事!顾总您放心,我明天亲自盯着,绝对不让李建军靠近安装设备,每一块光伏板的角度都会核对清楚!”
挂了电话,顾沉舟看向苏晚,眼神坚定:“明天我们早点去安装现场,和张工一起盯着,确保光伏幕墙的安装不出任何问题。只要过了这一关,林浩的同伙就基本清理干净了,项目就能顺利推进。”
苏晚点头,心里却明白——明天的光伏幕墙安装现场,又将是一场新的较量。李建军既然敢以“技术顾问”的身份去现场,肯定还有其他手段,他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才能守住这最后一道防线。
夜色渐深,工地的灯光亮起,照亮了核心筒的轮廓。苏晚和顾沉舟并肩走向车子,两人的身影在灯光下被拉得很长。他们知道,只要并肩作战,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而这个承载着他们心血的项目,终将在阳光下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