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湾社区后街的拐角处,竹篱笆圈出半亩方塘似的小院。
李小明的修表铺就藏在这片竹影里,木门上挂着块褪色的木牌,\"小明修表,不问来处\" 八个字被雨水浸得发乌,边角还留着去年台风刮出的裂痕。
清晨六点,第一缕阳光穿过竹叶的缝隙,在修表铺的青石板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李小明蹲在柜台前,放大镜后的眼睛眯成一条缝,镊子捏着根比发丝还细的弹簧,小心翼翼地嵌进座钟的机芯。
这是张大爷送来的老座钟,钟摆停在 10:17,齿轮间缠着半片干枯的银杏叶 。
三年前在静心疗养院,张大爷就是用这片叶子给赵胜男传递过求救信号。
\"咔嗒。\"
弹簧归位的瞬间,座钟突然发出一声轻响,钟摆以肉眼难察的幅度颤动了一下。
李小明的指尖顿在半空,袖口沾着的铜屑簌簌落在表盘上,像撒了把碎金。
他认出这是赵胜男牺牲前最爱用的那款座钟,机芯内侧刻着个极小的 \"赵\" 字,被岁月磨得只剩浅浅的凹痕。
院门外传来竹扫帚划过地面的沙沙声。
张大爷佝偻着背,竹扫帚的枝桠间缠着半片红绸,是去年广场舞大赛时夕阳红队扇子上掉落的装饰。
\"小明师傅,今儿的糖糕加了桂花。\" 老人把油纸包放在石桌上,竹篮里还躺着个竹制节拍器,\"昨晚梦见你赵队了,她说这玩意儿调准了能驱蚊。\"
李小明接过糖糕时,指尖触到老人手腕上的淤青 。
是上周在社区超市阻止孙二楞子强卖过期火腿肠时被推的。
他突然想起赵胜男的笔记本里写过:
\"最坚硬的防线,往往藏在最佝偻的脊梁里。\"
......
特调局技术部的荧光灯在头顶嗡嗡作响。
钱立群站在档案库的监控屏幕前,指间的钢笔在 \"李小明\" 三个字上划出深深的刻痕。
屏幕上,一个模糊的黑影正顺着通风管道爬行,动作轻盈得像只猫 。
这已经是本月第三次发现非法入侵,每次都在李小明负责维护的社区网络节点附近。
\"局长,查到了。\" 秘书小陈把一份报告递过来,指甲缝里还沾着咖啡渍,\"入侵 Ip 来自社区图书馆的公共 wiFi,信号源藏在《声波污染防治》的书脊里。\"
钱立群翻开报告,目光在 \"李小明曾借阅该书十七次\" 的记录上停留许久。
他突然想起三年前的雨夜,自己在科技园排污口捡到的那枚竹制书签,上面刻着的 \"守节\" 二字,笔迹和李小明修表铺的价目表如出一辙。
\"备车去碧水湾。\" 他把钢笔别回口袋,金属笔帽硌着怀表的链子 。
这是高志远入狱前送的,表盖内侧刻着 \"701\",是当年那个藏满污染证据的实验室编号。
车窗外,阳光把特调局大楼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把冰冷的刀横在城市中央。
修表铺的竹篱笆在风中轻响。
李小明刚把张大爷的座钟装回木盒,院门外就传来皮鞋踩碎竹枝的脆响。
钱立群的西装熨得没有一丝褶皱,领带夹上的黑龙集团标志在阳光下闪着冷光 。
这是三年前司马金元给他的 \"纪念品\"。
\"李师傅倒是清闲。\" 钱立群的目光扫过柜台下的工具箱,镊子和螺丝刀摆得像排微型武器,\"听说特调局档案库丢了份旧案,是关于 701 实验室的。\"
李小明正在给怀表上弦的手顿了顿。齿轮转动的声音突然变得格外清晰,像在数着谁的心跳。
\"局长大人说笑了。\" 他把怀表推过去,表盖内侧贴着片银杏叶,\"我这铺子连只蟑螂都藏不住。\"
......
张大爷的糖糕在蒸笼里泛着油光。
王翠花蹲在修表铺的灶台前,竹制锅刷在锅底划出规律的声响,节奏和当年赵胜男在特调局敲摩尔斯电码时一模一样。
\"小明,你看这糖糕的褶子。\" 她指着最上面那层,十二个褶均匀得像圆规画的,\"张大爷说这是他老伴传的手艺,当年在疗养院就靠这个传递消息。\"
李小明掰开糖糕时,发现豆沙馅里裹着颗完整的银杏果。
三年前在静心疗养院,张大爷就是用这种果子给赵胜男传递过解毒剂配方。
他突然想起今早座钟颤动的幅度,恰好和档案库监控里黑影爬行的频率完全一致。
\"翠花婶,张大爷最近去没去过城西废品站?\" 他把银杏果揣进兜,指尖沾着的豆沙在掌心凝成个小小的 \"7\" 字 —— 是 701 实验室的代号。
王翠花的锅刷在锅底顿了顿。
\"前天见他往那儿送过旧报纸,回来时裤脚沾着机油。\" 她往灶膛里添了根竹枝,火苗突然窜高,在墙上投下扭曲的影子,\"对了,昨晚老周的猫在图书馆门口叫了半宿,像被什么东西吓着了。\"
老周的图书馆在社区东头,木质书架散发着旧书的霉味。
李小明推开 \"科技类\" 书架时,第三排的《声波污染防治》突然掉下来,书脊里滑出个微型 U 盘,外壳上还留着牙印 。
是老周那只叫 \"乌云盖雪\" 的猫咬的。
U 盘插入电脑的瞬间,屏幕上跳出串乱码,解码后是段监控录像:
钱立群在档案库复印文件,指间的钢笔在 \"701 实验室销毁清单\" 上停留了整整三分钟,监控时间戳显示正是上周入侵发生时。
......
修表铺的油灯在风中摇曳。
李小明把 U 盘藏进空心竹的竹节里,这株从静心疗养院废墟移来的竹子,最近总在午夜渗出墨绿色的汁液,像在哭泣。
他突然想起赵胜男说过:\"最危险的秘密,往往藏在最显眼的地方。\"
子时的钟声刚过,院门外传来纸张摩擦竹篱的窸窣声。
李小明抓起修表刀冲出去时,只看到信封卡在竹枝间,邮票倒贴着,盖着城西废品站的邮戳。
信封里的信纸边缘被水浸得发卷,字迹潦草得几乎认不出,只有 \"救救我\" 三个字力透纸背,墨水在灯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
他突然想起老周上周说的话:\"图书馆的《竹文化大全》总在半夜自己翻开,第 73 页夹着根头发,不是我的。
\"73 正是老周的工号,三年前他在 701 实验室当管理员时就用这个编号。
窗外的竹影突然剧烈晃动。李小明抓起座钟冲进里屋,掀开地板砖 。
下面藏着个铁皮盒,是赵胜男牺牲前托付给他的,里面装着 701 实验室的原始实验记录。
当他翻到第 73 页时,突然发现纸页间夹着根白发,发根还沾着点机油 。
和张大爷裤脚上的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