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代价与进化
胜利的喜悦是短暂的,随之而来的是对沉重代价的清醒认知。为了维持壁垒在极限攻击下的稳定,参与供能的多个文明元气大伤,储备资源急剧消耗。更令人忧心的是,那些承受攻击最直接的壁垒区域,其规则结构发生了不可逆的“适应性固化”。它们变得比以前更加坚硬、更能有效反射织网者的规则模板,但也因此失去了大部分的弹性和可变性,如同活肌肉变成了死板的铠甲。
与此同时,林凡体内的“可能性种子”在刚才高强度的对抗中异常活跃。它不仅仅是在输出能量,更像是一个饥渴的学生,从织网者那冰冷高效的规则攻击中,汲取着某种特殊的“信息养分”。林凡能感觉到,种子变得更加凝实、强大,内部结构似乎在进行着某种优化重组。
但与之相伴的,是种子与林凡自身意识融合的那一丝“间隙”似乎扩大了。种子的“意志”变得更加独立、清晰,其思维模式愈发趋向于绝对的理性、效率和…某种对“秩序”的欣赏?这种内在的“进化”,与林凡强调的包容、变化与情感联结的理念,产生了越来越明显的分歧。种子正在变得更强,但也似乎在逐渐变成一把可能伤及自身的双刃剑。
首次强攻受挫后,织网者似乎改变了策略。它们停止了大规模的能量倾泻,转而进行持续不断的、低强度的规则干扰和渗透尝试。这种攻击如同永不停歇的滴水,不断侵蚀着“方舟”壁垒的能量储备,试探着其防御体系的每一个细微弱点,耐心等待着猎物露出疲态或出现内部问题的时刻。
战局进入了令人焦虑的消耗战和僵持阶段。林凡深知,在这种模式下,资源有限的“方舟”联盟处于绝对劣势。被动防御最终只会坐以待毙。他必须打破僵局,获得更多关于织网者的主动情报,尤其是它们的行为逻辑、社会结构(如果存在的话)以及最终的弱点。
一个极其危险的念头在他心中变得坚定:利用“可能性种子”与“回响之始”的特殊共鸣,结合“方舟”集合的庞大算力,尝试进行一次反向窥探!目标直指织网者可能存在的维度或者指挥节点,哪怕只能获得一鳞半爪的信息,也可能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
这无疑是一次深入虎穴的冒险,他的意识波动一旦被织网者察觉,很可能招致精准的定位和毁灭性的打击。但眼前的困境,让他认为这个风险必须去冒。
林凡的意识,在种子共鸣与方舟算力的双重加持下,变得极其敏锐而隐蔽,如同一个无形的幽灵,小心翼翼地穿透了层层维度的障壁,向着那异常波动的源头溯游而上。他不敢过于深入,只在对方领域的边缘区域,进行了惊鸿一瞥的窥探。
那是一片超乎他所有想象的景象:无数如同星辰般闪烁的现实宇宙,并非自然分布在虚空之中,而是像被捕获的露珠,依附在一张无边无际、由纯粹规则线条编织而成的、缓缓脉动的巨大“蛛网”之上!一些形态不定、庞大无比、同样由冰冷规则构成的阴影(织网者),正在网上冷静地巡视,它们的行为模式,不像毁灭者,更像是在进行“维护”和“收割”——它们会选中某些“成熟”或“偏离标准”的“露珠”(现实),然后抽取其规则精华,用于修补网络节点,或者…汇向蛛网的中心。
而在那张巨网的中心深处,林凡隐约感知到一个更加庞大、更加深邃、散发着令人灵魂冻结气息的“存在”。它如同沉睡的蜘蛛之王,静静地蛰伏着,仅仅是其无意识散发出的波动,就让他感到难以言喻的渺小与恐惧。
窥探仅仅持续了一瞬,一股强大无比、充满冰冷敌意的反窥探意志便如同无形的潮水般扫荡而来!林凡当机立断,切断了所有连接,意识狼狈地逃回“方舟”本体,回归后仍心有余悸,面色苍白。
那短暂的一瞥,带来了巨大的震撼与关键的明悟:织网者并非无序的破坏者,它们是一个高度组织化、有着明确分工和目的的“收割文明”,维护着一张宇宙尺度的“猎网”!它们的终极目标,是持续性的收割,以维持这张网的存在,或者供养那网中央的可怕存在!
他看向脚下已初具规模、却也可能因内部僵化和外部消耗而走向衰亡的“方舟”,又感受着体内那枚仍在与“回响之始”共鸣、且与织网者力量隐隐关联、正在逐渐“异化”的种子。
一个清晰而残酷的终极抉择,冰冷地摆在了他的面前:是继续固守这看似安全却实为囚笼的“方舟”,在被动防御中等待资源耗尽或被最终收割的时刻降临?还是…鼓起前所未有的勇气,利用种子的力量,主动出击,溯流而上,去寻找“回响之始”的终极真相,寻找彻底摆脱这张宇宙猎网、终结这残酷循环的方法?
固守,或许能换来短暂的喘息,但最终难逃被圈养收割的命运。
出击,无疑是九死一生,但或许,能为所有存在搏得一个真正的、自由的未来。
林凡的目光穿透“方舟”厚重的壁垒,望向那无限深邃、隐藏着无尽秘密与危险的虚空,眼神中的犹豫逐渐被一种破釜沉舟的坚定所取代。他知道,一味防守、苟延残喘的道路已经看到了尽头。真正的生机,永远在于勇敢地直面最深沉的恐惧,去探寻万物的根源,哪怕那条路布满荆棘,通向未知的深渊。
他深吸一口气,凝聚起全部的决心,向所有核心盟友发出了召集的讯息。他必须将真相告知他们,并做出那个可能决定一切的最后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