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分歧与远征军
林凡的宣告,在“方舟”核心议事厅内引发了长达数日的激烈辩论。景象中那宇宙蛛网般的恐怖图景,以及“收割者”的终极目的,让所有听闻者不寒而栗。
“主动离开‘方舟’的保护,前往那可能是织网者老巢的‘回响之始’?这无异于自杀!” 一位较为保守的文明领袖强烈反对,“我们好不容易才建立起这片栖息地,应该继续加固防御,寻找在现有体系下对抗织网者的方法!”
“但林凡看到的已经说明,固守只是延缓死亡!织网者在用我们的宇宙滋养它们自己!等待我们的不是战败,而是被‘消化’!” 熵之使者罕见地情绪激动,他深知僵化体系最终将走向热寂般的终结,织网者的行为模式触及了他的根本禁忌。
织梦者代表沉默良久,最终表态:“梦境预示,种子指向的道路,虽迷雾重重,却是唯一闪烁着‘可能性’微光的路径。我们相信林凡的判断,也愿意承担梦境指引的风险。”
最终,联盟分裂成两派:
守成派:以部分需要稳定环境恢复元气的文明为主,决定留守“方舟”,继续完善防御,并作为林凡他们万一失败的“文明火种”。
远征派:以林凡为核心,包括织梦者、熵之使者(他留下了一个分身维持“方舟”部分规则平衡)、古老歌者以及少数崇尚冒险或与林凡羁绊极深的文明和个体。他们将组建一支精干的远征军,跟随林凡踏上寻找“回响之始”的旅程。
远征并非易事。“回响之始”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坐标,而是一个维度概念甚至哲学概念。林凡需要依靠体内种子与它的共鸣进行导航。
为此,远征军打造了一艘独特的舰船——并非纯粹的物质或能量造物,而是以林凡体内的种子为“心脏”,以一块高度压缩、经过特殊处理的“方舟”规则碎片为“外壳”,融合了织梦者的幻象编织、古老歌者的共振导航等多种技术,被命名为“星痕”。寓意是在宇宙织网下,划出一道寻求自由的痕迹。
临行前,林凡对“方舟”的防御体系做了最后调整,将最高权限交给了几位可靠的守成派领袖,并嘱托他们保持内部的多样性,警惕意识的僵化。
当“星痕号”脱离“方舟”壁垒,驶入虚无缥缈的维度间隙时,林凡能清晰地感觉到,种子与“回响之始”的共鸣增强了,像是指南针终于找到了磁极。但同时,一种细微的、类似低语的呢喃开始在他意识深处响起,并非具体的语言,而是某种……催促感,以及对周围维度环境中那微弱织网者背景辐射的“渴望”。种子的异动,随着远离“方舟”的稳定环境,变得更加明显了。
“星痕号”的航行并非直线穿梭,而是在种子的引导下,不断进行着超乎常规理解的维度跳跃。他们穿越了光怪陆离的规则乱流,目睹了尚未成型或已然死寂的奇异宇宙残骸。
古老歌者不断调整着共振频率,试图在织网者的规则监控下找到“缝隙”。他们就像在一张巨大而无形的蜘蛛网上小心翼翼爬行的虫子,必须避开巡逻的“蜘蛛”(织网者),寻找通往网络核心区域的薄弱点。
在一次穿越一片充满剧烈维度风暴的区域时,他们意外发现这里的织网者背景辐射异常稀薄,规则结构也较为混乱,仿佛是一片“监管盲区”。熵之使者分析,这可能是某个被“收割”后尚未完全“消化”或废弃的现实残骸区。
“或许,这些被它们遗弃的‘废墟’,正是我们潜行的最佳路径。”林凡做出了判断。这意味着他们的航程将充满更多未知的危险,但也可能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