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不是仇恨,是粮食!
赵衡静静地听着,没有立刻回答。
他知道澹台明月说的是事实。作为一个对历史略有了解的现代人,他很清楚这种王朝末年的景象意味着什么。乱世将至,人命如草芥。清河县地处北方,一旦北狄南下,首当其冲,赵家村那样毫无防备的村落,顷刻间就会化为焦土。
留在山上,确实是目前最安全的选择。
可是……
赵衡的目光,从澹台明月充满希冀的脸上,缓缓移到了桌上那难以下咽的杂粮饼子和清可见底的米粥上。
他沉默了半晌,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
“然后呢?”
“嗯?”澹台明月微微一愣。
“留在这里,然后呢?”赵衡抬起眼,目光灼灼地看着她,反问道:“你们要如何在这即将到来的乱世中立足?又要如何去报那血海深仇?”
他的声音不大,却像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澹台明月的心上。
他伸手指了指桌上的食物,语气变得锐利起来:“就凭这个?凭着这几粒米就能看见锅底的稀饭,和这难以下咽的杂粮饼子吗?”
“一支军队的根本是什么?不是仇恨,不是武勇,是粮食!是钱饷!”
“这寨子里老弱妇孺不少,青壮年满打满算也就七八百人。就这点人,这点粮食,别说去京城找奸相报仇了,恐怕连清河县的县城都打不下来!一旦朝廷反应过来,派一支正规军来围剿,你们拿什么去挡?到时候,都不用人家攻山,只要把下山的路一堵,不出半个月,山上的人就得活活饿死!”
赵衡的每一句话,都像一把刀子,毫不留情地剖开了清风寨那“替天行道、报仇雪恨”的豪言壮语之下,那个虚弱不堪、岌岌可危的现实。
澹台明月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
她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因为她知道,赵衡说的全是真的。这些问题,她和大哥不是没有想过,只是他们一直被仇恨蒙蔽着,或者说,是不愿意去面对这残酷的现实。
赵衡看着她失魂落魄的样子,语气稍稍缓和了一些,继续说道:“我留在山上,又能做什么?除了多一张吃饭的嘴,我空有一身力气,又能帮上什么忙?难道让我跟着你大哥他们去打劫一些小商队吗?那种小打小闹,能养活几个人?能成什么大事?”
他站起身,在小院里踱了两步,沉声道:“想要报仇,想要在这乱世里活下去,光凭一腔热血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粮食,需要兵器,需要招兵买马,需要一个稳固的后方!”
“而这些,待在山上是等不来的。”他转过身,目光坚定地看着澹台明月,“我在山下,或许还能想办法帮你们筹集粮饷。可一旦上了山,就等于断了所有的路,成了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老虎,空有一身力气,却只能坐以待毙。”
澹台明月被赵衡这一番话说得心神巨震,她从未想过,这个在她印象中有些木讷怯懦的男人,竟然能将局势看得如此透彻,甚至比她那个一心只想着练兵报仇的大哥,看得还要长远。
她怔怔地看着赵衡,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回答。
就在这时,一个冷硬的声音,毫无征兆地从院外传了进来。
“说得好听。那你倒是说说,你打算怎么筹集粮饷?”
话音未落,两道身影便从院门外走了进来。
为首一人,身材魁梧,面容冷峻,正是清风寨的大当家,澹台明烈。在他身后,跟着的则是气质温和许多的二当家,澹台明羽。
显然,他们已经在这里站了有一会儿了。
澹台明烈一双鹰隼般的眼睛,死死地盯着赵衡,眼神里充满了审视和不加掩饰的怀疑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常年发号施令的威严和冰冷的质询。院子里的空气仿佛都在这一瞬间凝固了。
澹台明月脸色一白,紧张地看向赵衡,又看了看自己的大哥,嘴唇动了动,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澹台明羽则是双手抱胸,斜睨着赵衡,眼神里的轻蔑和敌意毫不掩饰,仿佛在看一个只会说大话的乡野村夫。
赵衡的目光从澹台明烈冷峻的脸上扫过,又落在他身后神色各异的澹台明羽和澹台明月身上,最后,他将视线收回,落在了桌上那块自己啃了一半的杂粮饼子上。
他没有立刻回答澹台明烈的问题。
这种沉默,在澹台明羽看来,就是心虚和怯懦的表现。他冷笑一声,刚想开口嘲讽几句,却被赵衡接下来的动作给弄得一愣。
只见赵衡不紧不慢地重新坐下,拿起那块又干又硬的饼子,旁若无人地继续啃了起来。他吃得很慢,很用力,仿佛在咀嚼的不是食物,而是某种沉重的心事。
澹台明烈眉头紧锁,眼神里的审视之色更浓了,但他没有催促。他看得出来,眼前这个妹夫,和传闻中的那个“傻大个”判若两人。他身上有种奇怪的镇定,一种面对自己这个山寨之主也毫无惧色的从容。
终于,赵衡将最后一口饼子用力咽下,又端起那碗清可见底的米粥喝了一口,才抬起头,迎上了澹台明烈的目光。
“在谈怎么筹集粮饷之前,我想先问大舅哥一个问题。”赵衡的声音很平静,没有丝毫波澜。
“说。”澹台明烈惜字如金。
“你们觉得,这山上,真的安全吗?”赵衡问道。
这个问题一出,澹台明烈还没说话,他身后的澹台明羽就好像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一样,嗤笑出声。
“安全?当然安全!”他往前一步,一脸傲然地说道,“我清风寨占据牛耳山主峰,地势险要,只有前后两条山路可以通行,真正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山上的弟兄们哪个不是亡命之徒?官兵那些软脚虾,来多少死多少!我们在这里盘踞了数年,官府连我们的山门都没摸到过,你说安不安全?”
他的话语里充满了强大的自信,这也是清风寨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共识。
澹台明月也点了点头,补充道:“夫君,大哥他们确实将寨子经营得很好,山路关隘都有专人把守,明哨暗哨遍布,外人极难潜入。”
赵衡听完,脸上却不见丝毫认同之色。他只是淡淡地看着澹台明羽,又问了一个问题。
“如果官兵不攻山呢?如果他们只是派大军将两条下山的路一堵,把这牛耳山团团围住。围上一个月,当如何?”
澹台明羽的笑容僵在了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