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正添新料,御街候君至
正月十五的灯笼还没撤,御街的青石板上还留着残雪。\"晚星紫苏铺\"的新铺面挂着御赐的\"紫苏真味\"牌匾,檐下的走马灯转着紫苏花纹,把\"紫苏小档\"的木牌映得发亮。林晚星正用竹筛筛新磨的糯米粉,筛子上沾着细碎的紫,是昨日碾的紫苏籽。
门帘被春风掀开,老陈挑着担子进来,筐里的油纸包冒着热气:\"江南捎来的'2025年新出的冻干杨梅粒'和'速溶抹茶粉'!杨梅粒浸了蜜,抹茶粉是雨前采的,货郎说配紫苏正得雅趣。\"他放下担子,从怀里掏出个锡罐,\"还有这'桂花乌龙奶盖粉',用温水搅开就是奶盖,能浇在糕上。\"
苏砚拎着个陶瓮从后院走来,瓮口飘着酒香:\"我用皇上赏的'御品米酒'酿了紫苏酒,埋在梅树下整月,今日开封正好。\"他揭开瓮盖,酒液泛着琥珀光,\"这酒能做'紫苏酒渍杨梅糕'——预拌粉调糊时加两勺,蒸好后铺层杨梅粒,淋酒汁。\"
正说着,周砚扶着张嬷嬷进来,老妇人怀里揣着个布包,包着些亮晶晶的\"糖渍金橘\":\"这是我用年前的新橘腌的,配紫苏能解腻。\"她打开布包,金橘瓣像小太阳,\"当年苏先生总说,'金橘带酸,紫苏带香,合在一处,日子就甜了'。\"
林晚星捏起颗冻干杨梅粒,忽然笑了:\"有了!用速溶抹茶粉调糊,加紫苏籽和糯米粉,蒸'紫苏抹茶层糕';桂花乌龙奶盖粉冲开,浇在紫苏酒渍杨梅糕上,做'紫苏乌龙奶盖糕';再用糖渍金橘和紫苏蜜煮水,做'紫苏金橘饮',温着喝暖身子。\"
温老者翻着《云栖紫苏谱》新添的页,指着上面的批注笑:\"这里还记着'紫苏叶包汤圆'——芝麻馅里掺紫苏碎,用紫苏叶裹着煮,当年街坊元宵节都爱这口。\"
正忙得热闹,刘管事掀帘进来,手里攥着个明黄的荷包:\"星姑娘,皇上今日要再访御街,特意嘱咐......还吃你做的家常味。\"
二、御驾再临门,方寸藏巧思
林晚星手里的竹筛\"当啷\"掉在案上。苏砚扶着她的胳膊轻声说:\"就按昨日说的做,皇上爱那口实在的,不用弄花哨。\"
温老者捋着胡须点头:\"当年苏先生给皇上诊脉,就用紫苏叶煮水当茶,皇上还夸'清冽得很'。\"
未时刚过,御街的灯笼忽然都亮了。刘管事陪着穿石青常服的皇上走进来,身后跟着李明轩和两个侍卫,侍卫的刀鞘上沾着些雪,想来是刚从城外回来。
\"这铺面倒比上次热闹。\"皇上笑着走到柜台前,目光落在案上的新做点心,\"朕听说你添了些江南新料,倒要尝尝。\"
林晚星定了定神,用青瓷盘盛了几样吃食:
- 紫苏抹茶层糕:抹茶层和紫苏层相间,像铺着青碧色的云,糕体里嵌着紫苏籽,咬着微脆。
- 紫苏乌龙奶盖糕:杨梅糕上浇着奶盖,奶盖里撒了紫苏碎,甜中带点咸香,不腻口。
- 紫苏金橘饮:汤色橙黄,飘着金橘瓣和紫苏叶,金橘的酸混着紫苏的香,暖到心口。
- 紫苏叶包汤圆:芝麻馅里掺了紫苏碎,用紫苏叶裹着煮,叶香渗进馅里,咬开流心。
- 紫苏酒渍杨梅冻:用紫苏酒和琼脂熬冻,切小块后铺层杨梅粒,淋紫苏蜜,像块剔透的紫晶。
皇上拿起筷子,先夹了个紫苏叶包汤圆。牙齿刚碰到紫苏叶,他眼里闪过丝笑意:\"这叶子煮得正好,软而不烂,比御膳房的'翡翠汤圆'多了份野趣。\"他又舀了勺紫苏乌龙奶盖糕,\"这奶盖不腻,杨梅粒浸了酒,倒有几分江南的味道。\"
李明轩站在一旁笑:\"皇上,臣前日就尝过,这紫苏抹茶层糕最妙,抹茶的苦正好压了紫苏的香,不浓不淡。\"
皇上瞥了他一眼,又舀了勺紫苏金橘饮:\"这汤里的金橘腌得透,酸中带甜,紫苏叶煮得不老,还留着清冽气,是用心做的。\"他看向林晚星,\"你这铺子里的吃食,总带着股子日子的味道。\"
林晚星低着头笑:\"都是按祖上传的法子,用料实在些,想着客人吃着舒心。\"
皇上拿起案上的《云栖紫苏谱》,翻到新添的一页,上面画着个紫苏叶包汤圆,旁注\"正月十五,御街续缘\"。他指尖抚过字迹:\"苏先生当年说,'吃食要暖,人心要诚',你倒是学了个全。\"
三、意外生波折,反转见真意
正说着,门口突然传来喧哗声。一个穿锦缎的中年妇人闯进来,身后跟着个哭哭啼啼的丫鬟:\"你们这铺子的点心有毒!我家小姐吃了这紫苏抹茶层糕,上吐下泻!\"
林晚星心里一紧,刚要开口,妇人身后的丫鬟突然止住哭:\"夫人,不是的......小姐是早上吃了别家的凉糕,跟这铺子没关系......\"
妇人却不依:\"你懂什么!定是这野铺子的东西不干净!\"她说着就要掀案上的点心盘,却被侍卫拦住。
皇上放下筷子,看着妇人问:\"你家小姐吃的糕,还有剩的吗?\"
妇人愣了愣,从丫鬟手里夺过个油纸包,里面是块碎糕。皇上让刘管事递过来,用银簪挑了点,又闻了闻:\"这糕子用的是新磨的粉,紫苏也是鲜的,没坏。倒是这糕上的糖霜,掺了些硝石,是用来做冰的,吃了自然会闹肚子。\"
丫鬟吓得脸发白:\"夫人......我说了是张记凉糕铺的问题,您偏要来找茬......\"
妇人脸涨得通红,支吾着说不出话。李明轩上前一步:\"臣知道这妇人,是城西'蜜香楼'的掌柜娘子,前日听说皇上要来,就想故意捣乱,好让她家的点心进御膳房。\"
皇上的脸色沉了沉,却没发作,只看着妇人说:\"做生意要凭良心,害人的事做不得。你家的'蜜香糕'朕也吃过,甜得发腻,若是肯学星姑娘这样用心,何愁客人不来?\"
妇人扑通一声跪下:\"民妇知错......\"
皇上摆摆手:\"起来吧。往后好好做点心,别再动歪心思。\"他又看向林晚星,\"你这铺子的点心,明日送些去宫里,太后也爱这口烟火气。\"
四、御街烟火续,紫苏香更浓
第二日,林晚星带着新做的点心进宫。太后握着她的手笑:\"你这丫头,做的点心比御膳房的暖心。\"还赏了对银质的紫苏纹筷架,说\"摆案上,看着就喜兴\"。
\"蜜香楼\"的掌柜娘子后来真的改了方子,新做的\"紫苏蜜香糕\"少放了糖,掺了些紫苏碎,倒也卖得不错。她还特意来谢林晚星,手里拎着盒新做的糕子:\"星姑娘,以前是我不对,这糕你尝尝,按你说的放了紫苏。\"
御街的铺子里,林晚星正教伙计做\"紫苏乌龙奶盖糕\"。苏砚在一旁碾抹茶粉,沈慕言帮着晒杨梅粒,老陈挑着担子送来新到的冻干杨梅粒,周砚则拿着画笔,把这热闹的景象画下来——画里的铺子飘着炊烟,檐下的走马灯转着紫苏花纹,皇上坐在靠窗的桌前,手里拿着个紫苏叶包汤圆,眉眼温和,像个寻常的食客。
林晚星翻开《云栖紫苏谱》,新添的一页写着\"御街烟火续,紫苏一味真\",旁边画着对银筷架,架上的紫苏纹,和太后赏的一模一样。她抬头时,见苏砚正把新烤的紫苏酒渍杨梅糕装进盒子,阳光透过窗棂,在他的发梢落了层金粉。
门口的铜铃又响了,张嬷嬷扶着温老者走进来,手里拿着个竹篮:\"我做了紫苏叶贴饼,给伙计们当点心。\"老妇人的帕子上绣着新的紫苏花,针脚虽慢,却绣得仔细。
春风吹融了残雪,御街的青石板上映着灯笼的光,暖融融的。紫苏的香混着抹茶的味飘出去,引得路人频频回头。林晚星知道,这满街的烟火里,藏着的不仅是吃食的香,更是人心的暖——就像那碗紫苏金橘饮,熬过了寒冬,才更显清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