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菩提尘掩佛性眠
就在吴道于北地冰原深处,与那被寂灭侵蚀的玄冰魄殊死相争之际,崔三藤也已踏上了西南古道,追寻那“菩提根”的踪迹。
与北地的酷寒死寂不同,西南之地,山峦叠翠,水汽氤氲,虽也显荒僻,却处处蕴藏着勃勃生机。崔三藤并未如吴道那般急速赶路,她遵循着萨满与自然相融的本能,时而跋涉于险峻山岭,时而穿梭于古老密林,更多的时候,她会停留在一处处残破的玛尼堆、风化的佛像前,以萨满灵觉静静感应,试图捕捉那源自万古佛国的微弱回响。
乌雅所给的方位只是一个大致范围,这西域佛国故地早已沧海桑田,昔日梵音缭绕的寺院,多已湮灭在黄沙与蔓草之下,寻之不易。
这一日,她行至一片位于两山夹峙之间的荒芜谷地。谷中乱石嶙峋,仅有一条几近被野草吞噬的小径蜿蜒深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混合着檀香腐朽气息与泥土芬芳的奇异味道。谷地入口处,倒卧着几尊残破的石像,依稀可辨是佛门的护法金刚,只是如今已被苔藓藤蔓紧紧缠绕,面目模糊。
崔三藤停下脚步,眉心莲印自主浮现,清辉流转。她闭上双眼,将萨满灵觉缓缓铺开,如同最轻柔的蛛网,覆盖整片谷地。
没有惊天动地的能量波动,也没有浓烈逼人的寂灭死意。但在这片看似死寂的荒芜之下,她感受到了一种更深沉的、如同大地脉搏般缓慢而坚韧的“存在”。那是一种近乎枯寂的禅意,一种万法皆空后残留的慈悲底色,如同被厚厚尘埃掩盖的明珠,灵光内敛,不显于外。
“就是这里了……”崔三藤睁开眼,美眸中闪过一丝了然。这菩提根并非以力量见长,而是以其不朽的佛性与度化之念,维系着阵眼的根本。如今佛国湮灭,香火断绝,它便自行陷入最深沉的“枯禅”之境,以此抵御岁月与寂灭的消磨,却也使得外界难以感知、更难唤醒。
她沿着那条荒草小径,缓步深入谷地。越往深处,那股内敛的禅意便越是清晰,但也越发显得沉寂。最终,她在谷地最深处,一面爬满青藤的斑驳石壁前停下。
石壁之下,有一方天然的石台,台上积满了枯枝败叶与尘土。崔三藤能感觉到,那菩提根的核心,就在这石台之下极深之处。
她并未急于动手挖掘,而是拂去石台上的浮尘,盘膝坐下。她将背上的鹿皮囊取下,从中取出一只小巧的、由兽骨与彩色石子串成的萨满祭铃,以及几样晒干的草药与纯净的泉水。
她将草药撒在周围,以清水画出一个简单的净化圆圈,随即轻轻摇动了手中的祭铃。
叮铃……叮铃……
清脆空灵的铃声在这寂静的山谷中回荡,并不响亮,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仿佛能直达灵魂深处。崔三藤口中吟唱起并非佛经,却蕴含着对自然万物、对祖灵、对生命本身最质朴敬畏与祈愿的萨满古调。
“萨满秘术·万物通灵·心灯引路!”
她没有试图以强大的力量去冲击、唤醒那沉寂的菩提根,而是将自己的萨满灵觉,化作无数缕最柔和、最温暖的意念丝线,如同春风拂过冻土,细雨浸润枯根,缓缓地、耐心地向着石台之下,那深藏的佛性渗透而去。
她以灵觉传递的,是山林的气息,是流水的欢歌,是鸟兽的生机,是人间烟火的温暖,是生命本身的蓬勃与坚韧。她在以最纯粹的“生”之意,去共鸣那菩提根中蕴含的、“度化众生”的慈悲本源。
这是一个水磨工夫,比拼的是耐心与心性的纯粹。时间一点点流逝,日头西斜,月色东升,崔三藤始终保持着吟唱与摇铃的姿态,眉心莲印清辉稳定地照耀着,如同黑夜中的一盏明灯。
起初,石台之下毫无反应,那枯寂的禅意如同万古寒冰,不为所动。但崔三藤不急不躁,依旧持续着那温和的渗透。
一夜过去,黎明将至。当第一缕天光刺破黑暗,洒落山谷时,崔三藤的灵觉终于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悸动!
那悸动,如同沉睡者被遥远的歌声唤醒,于无梦的深眠中,轻轻翻动了一下眼皮。
有效!
崔三藤精神一振,却并未加大力度,反而将意念变得更加柔和、更加包容。她不再仅仅是传递“生”之意,更开始模拟那宏大、庄严、充满无量光的佛门意境,这是她从乌雅描述中领悟,结合自身对“灵”之本质的理解,进行的尝试。
她想象着古寺钟鸣,梵唱声声,想象着佛陀拈花,迦叶微笑,想象着慈悲之光普照大千,度化一切苦厄……这些意象,通过她那纯粹的通灵之力,化作无形的涟漪,不断荡漾开去。
石台之下的悸动越来越清晰。渐渐地,一点微弱的、温暖柔和的、如同豆灯般的金色光晕,自石台深处的尘土中渗透出来,虽然微弱,却带着一种驱散黑暗、安定人心的力量。
那光晕越来越亮,最终,在崔三藤欣喜的目光中,一颗约莫龙眼大小、通体浑圆、色泽枯黄、看似平平无奇,内部却仿佛蕴含着无尽智慧与慈悲光明的种子虚影,自石台中央缓缓浮现,悬浮于离地三尺的空中。
佛陀菩提子!
它并未完全凝实,依旧显得虚幻,但其散发出的纯正佛性,已开始驱散山谷中积郁的暮气,连周围的草木都似乎焕发出一丝新的生机。
然而,就在崔三藤以为成功在即时,那菩提子虚影忽然轻轻一颤,其散发出的金光中,竟隐隐浮现出无数细若蚊蚋、痛苦扭曲的黑色面孔虚影,发出无声的哀嚎!一股怨憎、痴缠的污秽气息,随之弥漫开来!
崔三藤脸色微变:“众生怨念?佛国湮灭,信徒陨落,其不甘与痛苦之念,竟附着于这菩提子之上,形成了另一种‘尘垢’,阻碍其彻底复苏!”
这并非寂灭侵蚀,而是愿力反噬,是昔日因,今日果。强行净化这些怨念,恐会伤及菩提子根本。
崔三藤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她停止摇铃,双手在胸前结出一个象征着“包容”与“安抚”的萨满手印,眉心莲印清辉大放,将她周身笼罩。
她不再试图驱散那些怨念,反而放开自身灵觉,如同母亲拥抱哭泣的孩子,将那无数痛苦扭曲的黑色面孔,缓缓地、尽数地接引到自己的识海之中!
她要凭借萨满安抚祖灵、沟通万灵的独特天赋,以自身心灵为道场,承载、化解这万千怨念!
“萨满秘术·灵海渡厄·万念归寂!”
一瞬间,无数狂暴、痛苦、不甘的负面情绪如同决堤江河,冲入崔三藤的识海!她娇躯剧颤,脸色瞬间变得苍白,眉心莲印光芒剧烈闪烁,仿佛随时可能熄灭。但她眼神依旧清明坚定,紧守灵台最后一点空明,以无上的慈悲与耐心,引导着那些怨念,如同梳理乱麻,一点点抚平其暴戾,化解其执念……
这是一个更为凶险的过程,稍有不慎,便可能自身心神被污,灵智蒙尘。
时间再次缓慢流逝。山谷中,那菩提子虚影散发出的金光越来越纯净,其上的黑色面孔越来越少。而崔三藤端坐的身影,却微微佝偻,额角汗如雨下,嘴角甚至溢出了一缕鲜红。
不知过了多久,当日头再次升到中天,最后一丝黑色怨念在崔三藤的识海中化作青烟消散,那悬浮的菩提子虚影猛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金芒!虚影彻底凝实,化作一颗圆润饱满、隐隐有梵文流转的金色种子,散发出温和而浩瀚的佛力,如同甘霖般洒遍整个山谷!
菩提根,复苏!
金色种子缓缓沉入石台,消失不见。下一刻,整个山谷轻轻一震,一股祥和、宁静、充满生机的力量以山谷为中心,悄然扩散开来,与地脉相连,重新构成了稳固的阵眼。
崔三藤这才长长地、带着极度疲惫地舒了一口气,身躯一晃,几乎软倒在地。她以手撑地,剧烈地喘息着,脸色苍白如纸,但眼中却充满了欣慰。
西南之行,功成。只是这代价,唯有她自己知晓。
她强撑着站起身,最后看了一眼那恢复平静的山谷,转身,步履有些蹒跚地,向着来路走去。
现在,她需要尽快赶回祖庭。不知北地的他,是否一切安好?
风过山谷,草木轻摇,仿佛在低语着一段不为人知的牺牲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