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盛典落幕的次日清晨,练习室的门被推开时,阳光正斜斜地洒在钢琴上,将琴键染成暖金色。车银优刚走进来,就看见崔始源已经坐在铃鼓旁,指尖轻轻拂过鼓面——昨晚演出时铃绳磨出的小毛边,被人细心地用胶带缠好了。
“醒得这么早?”崔始源抬头笑,指了指桌上的早餐,“粉丝送的那家三明治,记得你昨天说好吃,特意让始源哥绕路买的。”话音刚落,姜涩琪抱着一叠光盘走进来,封面印着盛典现场的照片:“金亨锡老师刚发来的现场录像,我们一起复盘下昨天的演出吧?”
边伯贤和朴灿烈随后赶到,四人围坐在屏幕前,按下播放键。当镜头扫到铃鼓声响起的瞬间,崔始源下意识暂停:“这里的灯光比彩排时暗了一点,不过刚好突出了铃鼓的声音,反而更有感觉。”朴灿烈指着吉他间奏的片段:“我昨天即兴加的那个滑音,居然和银优的和声卡得特别准,现在看回放才发现,是你刚好顿了半拍。”
车银优看着屏幕里的自己,耳返出问题时的慌乱还清晰地留在记忆里,可镜头里的他,却因为身边伙伴的乐器指引,稳稳地跟上了节奏。“其实当时我脑子一片空白,”他笑着说,“是始源哥的小提琴突然拔高,我才反应过来该怎么接。”姜涩琪突然指着屏幕角落:“你们看!这里有个粉丝举着‘文彬在合唱’的灯牌,刚好在铃鼓声响起的时候亮了。”
复盘到结尾段的《琴语》彩蛋时,所有人都安静下来。屏幕里,小提琴与中提琴的旋律交织,车银优的和声轻轻落下,台下的灯牌汇成一片星海,连场馆顶部的射灯都像是在跟着节奏闪烁。“最后那个停顿,比我们排练时更久一点,”边伯贤轻声说,“但就是那几秒的安静,让整个曲子的收尾更有力量。”
中午时分,“理性发声区”的粉丝代表带着一个快递箱来到练习室,里面装着粉丝整理的“演出细节册”——有现场不同角度的照片,有粉丝记录的“最动人瞬间”,还有人把演出音频里的每一个乐器声部单独提取出来,标注出“中提琴颤音最温柔的三处”“吉他重音卡准的五个节点”。
“还有这个,”粉丝代表拿出一个手工相册,第一页就是文彬的铃鼓特写,后面贴着五人演出时的合影,“我们想把这些做成纪念册,以后你们想起这场演出,就能知道有多少人在陪着你们。”姜涩琪翻开相册,看见里面夹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你们的音乐,是能让人想起温暖的魔法。”
下午,金亨锡带着新的乐谱来到练习室,封面写着“未完成的和弦·续篇”。“昨天的演出音频反响特别好,”他把乐谱分给几人,“很多粉丝留言说想听完整版的《琴语》新编,还有人提到想加更多文彬喜欢的乐器元素,所以我试着写了个续篇的框架。”
乐谱上,铃鼓的部分被标注得格外详细,甚至有一行小字:“参考文彬早年舞台的铃鼓节奏”。车银优指着副歌部分的和声:“这里可以加一段粉丝之前建议的童声合唱吗?就像很多人一起守护着这份回忆的感觉。”崔始源立刻附和:“我觉得可以在间奏加入口琴,文彬以前也学过口琴,刚好能呼应他。”
几人拿起乐器试奏续篇的片段,铃鼓声、口琴声、中提琴的颤音交织在一起,练习室里的氛围格外温暖。朴灿烈突然停下吉他:“我想起文彬以前说,想写一首关于‘陪伴’的歌,歌词里要有‘星光’‘琴声’‘铃鼓’这些元素,现在我们写的这首,不就是他想的样子吗?”
傍晚,车银优接到一个电话,是文彬的妹妹打来的。“我看了昨天的演出,”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笑意,“听到铃鼓声的时候,我就知道哥哥肯定在跟着一起开心。对了,哥哥以前的口琴还在我这里,要是你们需要,我可以寄给你们。”
挂了电话,车银优把这件事告诉大家,所有人都露出了笑容。崔始源拿起铃鼓,轻轻敲了一段节奏:“等拿到口琴,我们就把它加到续篇里,让文彬的乐器,一直和我们的音乐在一起。”边伯贤坐在钢琴前,弹起续篇的副歌旋律:“以后每次演出,我们都带着这些回忆,带着粉丝的陪伴,这样不管走多远,都不会觉得孤单。”
夜幕降临时,练习室的灯依旧亮着。姜涩琪把粉丝送的纪念册放在琴谱架上,车银优把文彬的口琴照片设成手机壁纸,崔始源将铃鼓擦干净放在琴箱旁,朴灿烈则在新乐谱上写下“第一版试奏·202x年x月x日”。
窗外的路灯亮起,和练习室的灯光交织在一起,像在续写昨晚舞台的星光。边伯贤的钢琴声再次响起,这次的旋律里,藏着铃鼓的轻响、口琴的温柔,还有所有人未说出口的约定——要一直唱下去,唱给回忆听,唱给陪伴听,唱给每一个心里有光的人听。
而练习室的门把手上,还挂着昨晚演出时的胸针,上面刻着五个小小的音符,像在悄悄等待着下一段旋律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