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排练室还没完全亮透,专业音响的设备箱就先被搬了进来。阿澈踩着梯子把新的麦克风架固定在乐手区上方,裴珠泫抱着古筝走进来时,刚好看到音响师傅正在调试线路,屏幕上跳动的声波曲线像极了音乐的脉搏。
“早啊,张师傅。”裴珠泫把琴盒放在昨天的位置,熟稔地和音响师傅打招呼——这位张师傅正是徐明浩之前联系的朋友,也是业内小有名气的音响调试师。
张师傅回头笑了笑,手里的调音台还在发出细微的电流声:“珠泫啊,早听说你要加古筝,特意带了个专门收民乐低频的麦克风,保证把你琴的沉劲儿都传出去。”他指了指舞台上方新挂的麦克风,“等会儿试音的时候,你多弹几段长音,我好抓准音色的平衡点。”
徐明浩和林砚他们陆续进来时,舞台已经架好了四组麦克风——琵琶、键盘、伽倻琴、古筝各对应一组,连舞者的动作收音麦都在舞台边缘贴好了。“今天分三步来。”徐明浩拍了拍手,把大家召集到一起,“第一步让张师傅给每种乐器定音色;第二步合音乐和音响,看有没有杂音;第三步连光、音乐、动作一起走一遍,彻底磨顺细节。”
试音先从琵琶开始。林砚坐在暖黄追光区,指尖刚划过琴弦,张师傅就皱了皱眉,在调音台上拧了个旋钮:“砚砚,你再弹一遍刚才的扫弦——琵琶的高频有点尖,我稍微压一点,免得观众听着刺耳。”
林砚重新试了扫弦,这次的声音脆而不尖,刚好能穿透其他乐器的音色,又不抢风头。张师傅点点头,在屏幕上给琵琶的音色曲线标了个绿色的“√”:“很好,就这个感觉,既能突出琵琶的亮,又能和其他乐器融在一起。”
接着是朴成训的电子琴。张师傅让他弹了段副歌的装饰音,听了几秒就调整起混响:“键盘的混响太散了,舞台空旷,稍微收一点,让音色更集中,和琵琶的扫弦撞在一起才有力气。”朴成训再弹时,键盘的高音像裹了层薄纱,既清晰又不飘,刚好垫在琵琶下面。
轮到金珉周的伽倻琴时,问题突然冒了出来——琴身的震动透过地板传到了麦克风里,录出来的声音带着点嗡嗡的杂音。“别急。”张师傅蹲下来,摸了摸伽倻琴下面的海绵垫,“阿澈,再找两块薄点的海绵,垫在琴身侧面,减少震动传导。”
阿澈赶紧翻出海绵,按张师傅说的垫好。金珉周再弹长音时,杂音果然没了,伽倻琴的音色干净又通透,像水滴落在玻璃上。张师傅笑着在屏幕上标了个“√”:“这就对了,民乐最忌讳杂音,得让每个音都‘立’起来。”
最后是裴珠泫的古筝。她弹了段慢板的长音,张师傅立刻调整起低频:“古筝的低音还能再沉一点,慢板的时候要托住琵琶和伽倻琴,像地基一样。”他拧了个旋钮,再听时,古筝的音色像浸了水的木头,厚重又温润,刚好把另外两种民乐的音色裹住。裴珠泫满意地点点头:“就是这个感觉,慢板的时候能‘压’住节奏,不让音乐飘走。”
乐器音色都定好后,开始合音乐。阿澈按下播放键,四种乐器的声音顺着音响飘出来——琵琶亮、键盘柔、伽倻琴清、古筝沉,四种音色缠在一起,既不打架也不模糊,连舞台角落的人都能清楚地分辨出每种乐器的声音。
“太顺了!”郑艺琳站在观众区,忍不住感叹,“之前在排练室听,总觉得少点空间感,现在有了专业音响,音乐像活过来了一样。”
可到了间奏的踢腿动作,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舞者踢腿的破空声太小,和琵琶的扫弦声没完全对上,显得有点单薄。张师傅立刻走到舞台边缘,调整起动作收音麦的位置:“把麦再往上抬一点,对着舞者的腿部,这样踢腿声能收得更清楚,和琵琶的扫弦撞在一起才够劲。”
舞者重新试了一遍,琵琶的扫弦声刚响,踢腿的破空声就清晰地传出来,和音乐的节奏严丝合缝。徐明浩点点头:“对!就是这个力度,观众坐在台下,能一下子感受到动作和音乐的冲击力。”
下午的时候,开始连光、音乐、动作一起合练。小雅站在舞台侧面,手里攥着光位表,眼睛盯着乐谱和舞者的动作——琵琶起音,“一”的手势落,暖黄追光下;键盘切入,“二”的手势抬,白光跟上;伽倻琴长音飘出,“三”的手势扬,红光铺开;古筝加入,“四”的手势划,淡紫光落下。四种光跟着音乐和动作快速切换,舞台上的氛围像被点燃的火焰,越来越热烈。
到了慢板部分,裴珠泫的古筝长音刚响,舞者就从左侧慢慢旋转到右侧,淡紫色追光跟着转,和暖黄、白、红三种光在舞台中央织出一道柔和的弧线。张师傅在调音台旁听着,突然笑了:“你们这配合,哪像刚磨了一天的?光、音乐、动作都粘在一起了,观众看的时候,肯定能跟着沉浸进去。”
合练到傍晚,大家都累得坐在台阶上喝水。裴珠泫看着屏幕上跳动的声波曲线——四种乐器的音色曲线像四条缠在一起的线,高低起伏却始终默契。她想起昨天刚来时的空缺,现在却觉得,《融》的舞台已经没有任何“缺口”了。
“明天再合最后一遍,后天就能彩排了。”徐明浩拧开一瓶水,递给身边的林砚,“大家再坚持坚持,咱们的舞台,一定要做到最好。”
林砚点点头,看向舞台上的追光——暖黄、白、红、淡紫四种光还在轻轻闪烁,音响里还飘着刚才合练的余音。夕阳透过窗户照进来,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舞台的地板上,像一幅关于“融”的画。
裴珠泫收拾古筝时,张师傅走过来,递给他一张调音参数表:“明天合练的时候,按这个参数来,肯定没问题。我后天也会来现场,再根据观众区的声场微调一下。”
裴珠泫接过表,笑着道谢。窗外的天色慢慢暗下来,排练室的灯却越来越亮——那是为了《融》的舞台,每个人都在用心点亮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