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位奇谭——用石油买来的总统宝座
1979年,阿尔及利亚政坛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求职者”——沙德利·本·杰迪德。
这位在独立战争时期叱咤风云的民族解放军将领,突然宣布:“我要当总统!”
此言一出,举国哗然。
沙德利可不是一般人,他凭借着独立战争时期积累的“老干部光环”,宛如一颗耀眼的明星,在民众心中有着极高的威望。
他打着“老战士永不褪色”的口号参与总统竞选,那慷慨激昂的演讲,仿佛将人们带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最终,他全票当选,成功实现了从军装到西装的华丽转身。
在就职演说中,他豪情万丈地宣称:“我的枪杆子能打法国人,也能管理加油站!”
这霸气的话语,让人们对这位新总统充满了期待。
沙德利上任后,仿佛被幸运女神眷顾,国际油价开始暴涨。
这可把沙德利乐坏了,他独创了一套“撒币经济学”。
他大手一挥,给公务员发双倍工资,让公务员们瞬间过上了小康生活。
给农民送拖拉机,让农民们告别了传统的耕作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
给大学生配收音机,让大学生们能够及时了解外界的信息。
一时间,阿尔及利亚上下一片欢腾,人们仿佛进入了梦幻般的富裕时代。
然而,财政部长却忧心忡忡地提醒他:“石油钱快花完了。”
沙德利却满不在乎地回应:“油价会永远涨,就像沙漠永远有沙子!”
他沉浸在石油带来的财富美梦中,丝毫没有意识到危机即将来临。
果不其然,1986年油价腰斩,国库瞬间变得一贫如洗。
连总统府的空调费都交不起了,公务员们无奈之下,只能拿石油桶当办公桌,那场景十分滑稽。
1989年,为了讨好西方国家,沙德利突然宣布要搞民主,实行多党制。
他本以为这是一场轻松的政治变革,没想到却引发了一场魔幻闹剧。
一时间,各种奇葩政党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柏柏尔烤肉党”主张全民免费吃烤肉,他们声称要让每一个人都能品尝到美味的烤肉,过上幸福的生活。
“沙漠骆驼运输联盟”要求用骆驼替代卡车,他们认为骆驼是沙漠的象征,用骆驼运输既环保又具有民族特色。
“伊斯兰救世阵线”则高喊“古兰经就是宪法”,他们试图用宗教来统治国家。
这些奇葩政党的出现,让阿尔及利亚的政治舞台变得混乱不堪。
最终,在选举中,“伊斯兰救世阵线”狂砍48%选票,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沙德利看着选举结果,吓得脸色苍白,他连夜给军方打电话:“快!把民主按钮给我砸了!”
这场多党制改革以一场闹剧收场。
内战导火索——当总统玩起“政变狼人杀”
1991年议会选举首轮结果公布后,沙德利看着伊斯兰救世阵线的领先数据,顿时傻眼了。
他当场表演了一场“川剧变脸”,原本自信满满的表情瞬间变得扭曲起来。
他大声宣布:“这不算!选民肯定喝了骆驼奶神志不清!”
在他看来,伊斯兰救世阵线的胜利是不可接受的,这会威胁到他的统治地位。
于是,他试图以一种独裁的方式来掌控局面。
外媒纷纷嘲讽他的这一行为,同时也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愤怒和抗议。
1992年1月,全国暴动愈演愈烈,街头到处都是抗议的人群,局势已经完全失控。
沙德利看着这混乱的局面,心里明白自己已经无力回天。
于是,他突然召开记者会宣布辞职。
他的辞职理由更是让人哭笑不得:“我家仙人掌死了需要休园艺假。”
实际上,是军方拿枪指着他说:“要么体面,要么帮你体面!”
在军方的逼迫下,沙德利不得不选择辞职,结束了他的总统生涯。
他这一手“辞职卡点”,堪称一绝,成为了后世政治家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后总统时代的“甩锅艺术”
下台后,沙德利被软禁了起来。
他心里十分不甘,于是写了一本自传《都怪油价!》,在书中疯狂甩锅。
他写道:“油价跌了能怪我?要怪就怪opEc!”
他把经济崩溃的责任全部推到了石油输出国组织身上,仿佛自己只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
对于伊斯兰分子的闹事,他声称:“明明是美国中情局的阴谋!”
他将国内的问题都归咎于外部势力,试图逃避自己的责任。
对于经济崩溃,他还说:“前总统布迈丁埋的雷!”
他把前总统也拉了出来,为自己开脱。
然而,这本书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连续三年蝉联“阿尔及利亚书店滞销榜冠军”。
2000年后,沙德利搬进了撒哈拉豪宅,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活。
但他的生活并不平淡,反而充满了凡尔赛的味道。
他开着空调在50c高温下堆雪人,其实那雪人是用盐伪造的,他只是想展示自己的“独特生活”。
他还喜欢给来访记者展示“总统级骆驼骑行技巧”,结果有一次被骆驼甩进仙人掌丛,弄得浑身是刺,十分狼狈。
他还每周致电现任总统:“我当年要是……(被挂断)”
他总是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试图给现任总统提建议,但每次都被无情地挂断电话。
历史地位的“魔幻辩证”
对于沙德利的历史地位,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
经济学家认为他是“用石油美元堆砌的空中楼阁设计师”,他在执政期间,过度依赖石油收入,没有进行合理的经济规划和改革,导致国家经济结构单一,一旦油价下跌,经济就陷入了崩溃的边缘。
年轻人则戏称他为“阿尔及利亚p图大师——只修经济数据不修基础设施”,他在位时,只注重表面的经济数据,而忽视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国家的发展缺乏后劲。
沙德利的这一系列行为被写入哈佛政治学院教材《如何优雅地搞砸一切》,成为了政治史上的一个反面教材。
他的故事告诉人们,政治不是一场游戏,不能随意妄为,否则就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
番外篇:沙德利定律
在阿尔及利亚,总统支持率与油价呈正相关,误差不超过骆驼毛的直径。
这意味着油价的涨跌直接影响着总统的命运,当油价上涨时,总统的支持率也会随之上升;当油价下跌时,总统的支持率也会一落千丈。
这一规律就像一个无形的枷锁,束缚着每一位总统的决策。
民主化改革会随机生成极端政党,概率高达99%。
沙德利的经历就是最好的证明,他在实行多党制改革时,没有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后果,导致各种奇葩政党和极端政党纷纷涌现,给国家带来了混乱和动荡。
这一悖论提醒着人们,在进行政治改革时,要谨慎行事,充分考虑各种因素。
当街头抗议者数量超过全国骆驼数量时,必须启动辞职程序。
这一定律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反映了民意的重要性。
当民众的抗议达到一定程度时,总统如果还不采取行动,就会面临被推翻的危险。
沙德利的辞职就是这一定律的生动体现。
沙德利·本·杰迪德的执政史就像一部充满魔幻色彩的传奇故事,他的种种行为和决策,既让人捧腹大笑,又让人深思。
他的故事成为了阿尔及利亚历史上的一个独特印记,永远被人们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