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州,晋城
大梁、西魏、北陈三国兵马聚集在这里,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平分大渝的领地。
大梁这边负责人自然是化名姜云安的萧景渊,西魏那边是定北侯燕世城,北陈那边是南辰王周生辰。
后来史书记载中,给这一事件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三国分渝”。
萧景渊、燕世城、周生辰三人站在沙盘的三个方位,沙盘之中便是大渝的全部领土。
这场“分赃”已经持续一天了,最终还是没有一个完整的结果。每个人都想为了自己的国家多赚一点领土,导致整个沙盘用剑划来划去,已经变得狼狈不堪。
萧景渊心累地说道:“两位,我看今天是难以商量出个结果了,不如今天就这样吧。”
“我设下了一场晚宴,两位可否赏光?”
周生辰淡淡一笑,说道:“本王乐意至极。”
燕世城豪爽一笑,说道:“本侯自然也是没问题。”
“好。”萧景渊指引着两人,“那就两位跟我一同前去吧。”
整个三国大营一共划分了三块区域,每一国人马都有各自的区域,三人商议事务的大帐则是在三国区域的中间。
晚宴设在了大梁的区域内,燕世城、周生辰带上各自亲信来到大梁的区域处。
“两位请坐!”
主位的位置上有并排的三个位置,燕世城、周生辰各自坐在左右,萧景渊身为东道主,自然坐在了中间。
三国军队的重要将领纷纷落座,西魏、北陈的将领看着桌上他们从未见过的食物,迟迟不敢动筷,气氛却是有些凝重。
萧景渊见状,拿起酒壶,亲自给燕世城和周生辰倒了杯酒,最后才给自己倒了一杯。
他举起酒杯,站起身来,向着众人说道:“感谢西魏、北陈两国的勇士们,能够参加我大梁的晚宴,敬诸位一杯。”说完一饮而尽。
燕世城和周生辰见状,也站起身来表示感谢,随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台下的诸多将领见状,终于敢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几碗酒下肚,不管哪国的将领瞬间打成了一团,聊得火热起来。
燕世城问道:“姜将军,这酒为何名?”
“哦?”萧景渊说道,“燕将军喜欢喝?”
燕世城不好意思点了点头,说道:“说实话,我一直以为我们燕北的酒是世间最烈最好的酒,没想到今日却遇到了这人间极品。”
萧景渊哈哈大笑,自来熟地揽住燕世城的肩膀,说道:“此酒乃是我大梁特产,名曰二锅头。别人都喝什么女儿红、千里醉,我们大梁男儿只喝这个。”
这个二锅头是萧乙他们研究酿酒工艺搞出来的,萧景渊将这二锅头引到了军队之中,毕竟这东西效果十分奇妙。
萧景渊端起酒壶,给三个酒杯满上,说道:“这酒喝了之后能壮胆!”
“壮胆?”周生辰好奇地问道。
萧景渊高兴地点点头,说道:“要是两位喜欢,等到宴会结束,我送你们几箱。”
燕世城没有推辞,听到有好酒喝,眼睛瞬间放光,抱拳说道:“多谢姜将军了。”
萧景渊见台下众人渐渐熟络,招了招手,一队穿着新式女装的舞女走到了场中,众人的眼睛瞬间看直了。
一向恪守礼节的周生辰有些不好意思看,惊讶地问道:“姜将军,这些女子是何人,为何穿着如此暴露?”
萧景渊笑着摇了摇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挥手让舞女开始跳舞。
晚宴结束,两国的将领们互相搀扶着,回到了各自的营地区域。
意识清醒的燕世城临走前,还不忘向萧景渊索要了几箱二锅头。萧景渊有些佩服燕世城,喝了这么多酒,竟然还一副清醒的样子。
周生辰就没那么好运气了,酒量不好的他走起路来踉踉跄跄,还要让人扶着才离开。
到了第二天,燕世城和周生辰浑浑噩噩地来到大帐,继续跟萧景渊划分土地。
萧景渊见他们意识还没有完全恢复,随后耍了个小聪明,选择以退为进,舍弃了几座与北燕接壤的城池,讨要了晋城附近的一片未开发的地带。
萧景渊派人去看过那里,那里地势开阔、水源充沛,并且还发现了矿产资源。最关键的是那里临近西魏边境。他打算在那里建造一处军事基地,与晋城互成犄角之势,等到日后攻伐西魏时会有大用处。
燕世城和周生辰不了解这块地带,加上昨晚喝得酒太多,脑袋昏昏沉沉,脑子暂时运转不起来。
他们只是听着能多赚几座城池,一下子就开心起来,于是就答应了萧景渊。
两人都认为自己得了好处,但实际上萧景渊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神爵二年,秋,萧景渊灭亡大渝,在三国分渝后班师回朝。不过他将李继隆和静塞铁骑留在了晋城,让他在那里秘密修筑军事基地。
萧景渊回京都的路上,顺便路过了蓟州,此时的蓟州已经消除了疫病,恢复了往日的样子。
济风堂的黎老堂主也接受了萧景渊的建议,愿意去大学中传授医术,并且带上了几个得意弟子,包括林溪在内。
等到他们到了京都后,却发现萧景渊骗了他们,萧景渊根本没有让他们进京都大学。
萧景渊为他们单独开了一家医学书院,地位等同于大学。扁鹊任职院长,黎老堂主为副院长,济风堂的诸多大夫任教师,并且可以自由招生。
招生范围不限年龄、不限贫富、不限男女,优先有医学基础的人报名。
学院教授出来的学生,可以到宫中担任御医,也可以到军中当军医,更可以到民间医馆做大夫。
消息一出来,先是整个京都震动,随后整个大梁震动,没有人会想到女子竟然可以去学院读书。
萧景渊接下来将所有精力放在了平南王的身上,他要促使平南王叛乱,然后借着平定叛乱的由头,进行大梁第一次的削藩。
神爵二年,冬,大雪纷飞,平南王举兵谋反,淮州大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