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形如一道划破死寂的幽影,鹿笙沿着《弈天筹》实时演算出的最优路径,在依旧不时震荡、喷薄着残余寂灭能量的废墟中急速穿行。身后,那倾塌的殿宇基座、冲天的幽暗光柱以及天空那可怖的漩涡,正随着寂灭令的收回而逐渐失去能量支撑,光芒黯淡,震动平息,仿佛一场盛大演出落幕后的收场。
她并未回头,将所有心神集中于前方的路途与自身的状态。金丹九转的磅礴灵力在经脉中奔流不息,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沉凝与终结韵味,举手投足间,似乎都能引动周遭寂灭道韵的附和。然而,她清晰地感知到,境界虽破,但此番强行提升带来的力量,仍需时日打磨圆融,方能如臂指使。
几个起落间,那处来时的古阵光门已然在望。光门此刻明灭不定,显然也受到了遗迹剧变的影响,变得极不稳定。
鹿笙毫不迟疑,身形一闪,便精准地投入那扭曲的幽暗之中。
熟悉的极致静谧与冰冷再次包裹全身,短暂的失重感后,脚下传来了源点大地那坚实而熟悉的触感。她已回到了“归墟之眼”那片永恒的灰暗之下,身后古阵的光门在她脱离后,如同耗尽最后力气般,剧烈闪烁了几下,便彻底隐没于虚空,再无痕迹可循。
安全了。
直到此刻,鹿笙紧绷的心神才稍稍放松。她第一时间检查自身,确认双重隐匿神通完好,气息未曾外泄,方才缓缓吐出一口带着寂灭寒意的浊气。
没有立刻返回庭园,她就地盘膝坐下,心神沉入识海。
首先关注的,是那幅强行烙印下的“残缺归墟星路图”。
《弈天筹》的光辉正笼罩着这幅由无数幽光符文构成的玄奥图卷,对其进行着初步的解析与建模。星图残缺得厉害,大部分区域都是模糊的阴影与断裂的脉络,唯有少数几条“路径”相对清晰,它们蜿蜒曲折,连接着几个散发着不同寂灭道韵波动的“光点”。这些光点大小不一,亮度不同,似乎代表着不同等级或特性的寂灭本源节点或遗迹。
而星图中央那片巨大的空白,则如同一个无声的嘲讽,也像一个致命的诱惑。缺失的核心,意味着即便能找到这些节点,也无法串联成一条真正通往“归途”或“彼岸”的完整路径。
「星图解析初步完成(限于当前信息完整度):
· 已识别相对清晰路径:三条。
· 已标记疑似寂灭节点:七处。
· 核心枢纽缺失,无法进行路径推演及危险性评估。」
「关联信息比对:星图标记的七处节点中,有两处散发的道韵波动,与宿主已接触过的‘摇篮’及当前所在‘归墟之眼’存在高度相似性。另外五处为未知。」
「推论:此星图极可能为寂灭一脉的核心遗产之一,记录了其重要据点或传承之地的方位。补全星图,或为探寻‘归途’之关键。」
果然!鹿笙目光灼灼。这星图的价值,甚至可能还在一次性的力量提升之上!这是路线图,是战略资源!掌握了它,就意味着在未来的博弈中,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性和选择权。
如何补全?石碑残角上或许还有线索?其他寂灭遗迹中可能藏有碎片?亦或是……需要对寂灭法则的领悟达到某种境界,才能自行推演补全?
一个个念头闪过,又被她迅速压下。此事急不得,需从长计议。
将星图之事暂放,她开始审视自身。金丹九转的修为需要稳固,新获得的对寂灭本源的深刻理解需要消化吸收,与寂灭令的联系似乎也更加紧密了一丝,这都需要时间。
更重要的是,此次遗迹之行,虽然收获巨大,但也再次印证了此方天地的危险。没有足够的实力,即便手握星图,也寸步难行。
“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鹿笙脑中莫名闪过这句古语,觉得无比贴合自己当下的处境。实力(粮)要积累,隐匿与防护(墙)要加固,至于那“称王”(探寻归途、直面宿命)之事,则需等待时机,徐徐图之。
制定下一阶段的行动计划,对她而言,如同规划一个重要的长期项目。
首要目标:稳固金丹九转境界,彻底消化此次遗迹所得,将战力提升至当前境界的巅峰。
次要目标:继续解析石碑残角,尝试寻找与星图补全相关的线索。
长期目标:依托《弈天筹》,结合星图信息与自身对寂灭法则的理解,开始构建更宏观的“行动路线图”,为未来离开“归墟之眼”、主动探索其他节点做准备。
风险控制:维持最高级别隐匿,避免一切不必要的暴露。对那培育中的“归墟灵傀”保持密切关注,谨慎投入资源。
思路清晰,主次分明。
鹿笙站起身,最后看了一眼古阵消失的方向,身形悄然淡化,如同融入水中的墨滴,无声无息地回到了自己的庭园之中。
源点依旧死寂,灰暗永恒。但她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同。她的手中,多了一幅指向远方的、残缺的星图;她的道途,也多了一份沉甸甸的、名为“归途”的期许与重量。
匿于归墟,潜修定策。星芒虽残,前路已明。接下来,便是在这风暴眼中,积蓄足以破开迷雾、踏足星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