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和丞相那一番倾心之谈离别后,陆瑁的心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心中,再次燃起了熊熊烈火。
自那年被先帝从荆州回召回成都以后,陆瑁就再也没有去过荆州。数年光阴,弹指一挥间。他已经成长为名震天下的大汉中都护。而荆州,那片他与妻子关凤定情之地,那片由他岳父——大将军关羽亲自坐镇的、大汉的东部门户,也已许久未曾亲眼得见了。
他想回趟荆州,一来,是想亲眼看看荆州防务。在与丞相定下北伐总决战的方略之后,确保东线万无一失,便成了重中之重。
二来,也是更重要的,他想见见他的岳父关羽,关云长。算算年纪,关云长也65岁了。这位威震华夏的武圣,为大汉镇守国门,一生戎马,如今已是垂暮之年。于公,他是需要自己去慰问的方面统帅;于私,他是自己亏欠良多的妻子之父,是自己孩儿的亲外祖父。无论如何,他都必须去见一面。
于是,在与诸葛亮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密谈,并获得了完全的理解与支持之后,陆瑁正式向天子刘禅,上奏请行。
公元225年夏末,秋意初显。陆瑁奉刘禅之命,前往荆州巡查军政要务。圣旨一下,朝野并无异议。所有人都知道,在即将到来的更大规模的北伐之前,由中都护亲自去巡视、协调东线防务,是理所应当的万全之策。
这一次,陆瑁没有独自上路。在他的身边,他带着关凤和自己的儿子陆岳,一同前往荆州。当关凤得知这个消息时,那份压抑了数年的思父之情,瞬间涌上了眼眶。关凤也自跟随陆瑁回成都后,就再也没有去过荆州。那里,有她戎马一生的父亲,有她最深刻的少女记忆。
车队,缓缓地驶出了成都。
没有了出征时的金戈铁马,这一次的东巡,更像是一次漫长的归家之旅。车厢内,关凤紧紧地抱着儿子陆承,一遍又一遍地,向他描述着荆州城的模样,描述着他那位威风凛凛的外祖父。
“岳儿,你要记住。外公他,是全天下最厉害的大英雄。他手中的青龙偃月刀,重八十二斤,寻常人,连提都提不起来呢!”
陆岳似懂非懂地听着,大眼睛里,充满了对那位素未谋面的外祖父的,无限崇拜与向往。
陆瑁骑在马上,护卫在车厢之侧。他听着车内妻儿的欢声笑语,心中,那份因朝堂之事而产生的沉重,也渐渐被这份久违的家庭温暖所融化。
他知道,丞相是懂他的。让他带着妻儿同行,便是对他那份“亏欠之心”的,最好补偿。
从蜀道出三峡,顺江而下,景色,便豁然开朗。两岸的猿声,渐渐被平原的开阔所取代。江面上,商船往来,渔歌唱晚。这片在关羽治理下的荆襄之地,早已从当年的战火纷飞,恢复了生机与繁荣。
半月之后,当“荆州”那两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出现在高大的城头之上时,关凤再也忍不住,在车厢内,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这就是,她的家。
车队尚未抵达城门,一支精锐的校刀手部队,早已在城门外,列队相迎。为首一员大将,身形魁梧,面容与关羽有七分相似,正是关羽的长子,关平。
“关平,恭迎中都护!”关平看到从马车上下来的关凤,眼眶一热,声音,都带上了一丝哽咽。
“兄长!”关凤下车,快步上前,兄妹二人,紧紧相拥。
简单的寒暄之后,陆瑁的目光,投向了那巍峨的城头。只见城楼之上,一个熟悉而又略显苍老的身影,正负手而立,身披青色战袍,长髯飘飘,不怒自威。
正是关羽。
他没有下来迎接。这,便是关云长的傲骨。哪怕是面对自己功高盖世的女婿,他,依旧是那个需要被仰望的,大将军。
陆瑁对此,毫不在意。他微微一笑,牵起妻儿的手,随着关平,走进了这座,他阔别了数年之久的,英雄之城。
大将军府,议事厅。
关羽高坐于帅位之上,丹凤眼,微微眯起,审视着下方那个,向自己行礼的年轻人。
数年不见,他身上的青涩,早已褪去。取而代之,是一种渊渟岳峙的沉稳,一种掌控全局的自信。那双眼睛,依旧清澈,却比当年,更加深邃,仿佛能看透人心。
“末将陆瑁,参见大将军。”陆瑁躬身行礼,不卑不亢。
“嗯。”关羽缓缓地点了点头,算是回应。他的目光,随即,落在了关凤和陆岳的身上。
当他看到自己那出落得越发温婉端庄的女儿,以及那个粉雕玉琢、眉眼间与陆瑁和关凤都有几分相似的孙儿时,那张素来威严的脸上,线条,不自觉地,柔和了下来。
“凤儿,岳儿,过来。”他的声音,不再是面对将士时的威严,而是一个长辈,最温和的呼唤。
“父亲!”
“外公!”
关凤牵着陆承,走上前。陆岳虽然有些害怕这位不苟言笑的外公,但还是鼓起勇气,行了一个标准的揖礼。
关羽看着自己的外孙,那双狭长的丹凤眼中,流露出了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笑意。他伸出那双足以开碑裂石的大手,轻轻地,摸了摸陆承的头。
“好,好孩子。像你爹。”
待到关凤带着陆岳,去后回后堂之后,议事厅内,便只剩下了陆瑁与关羽二人。
“坐吧。”关羽指了指下方的座位。
陆瑁依言坐下。
“南中的事,我听说了。”关羽开门见山,声音,恢复了将帅的沉稳,“攻心为上。好手段。你,比我想象的,还要出色。”
“大将军谬赞。不过是,侥幸罢了。”陆瑁谦逊道。
“哼,”关羽冷哼一声,“战场之上,没有侥幸。赢了,就是赢了。”他顿了顿,话锋一转,那双丹凤眼,猛然睁开,射出两道骇人的精光,“不过,我也听说了,你在南征之后,便想辞官归隐?”
陆瑁心中一凛,知道,正题来了。
他站起身,再次躬身行礼:“此事,是瑁,一时糊涂。幸得丞相与陛下,当头棒喝,方才醒悟。”
关羽看着他,没有说话。整个议事厅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那股无形的压力,如同泰山压顶,足以让任何一个心志不坚的人,瞬间崩溃。
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却出乎意料地,平静。
“你,没有错。”
陆瑁猛地抬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关羽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上面的热气,淡淡地说道:“为人夫,为人父,想要给妻儿一个安稳的生活,人之常情。你若真的一心只想着功名利禄,反而,不配做我关羽的女婿。”
他呷了一口茶,继续道:“但,你更没有错的,是最后,答应了丞相。”
他放下茶杯,站起身,走到陆瑁的面前。那高大的身影,将陆瑁,完全笼罩。
“我关羽的女儿,嫁的,是顶天立地的英雄。英雄,可以有柔情,但绝不能,无傲骨!”
“何为傲骨?便是这‘义’字当头!先帝于我等,有知遇之恩,托孤之重,此为君臣之义!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乃我辈武人,毕生之追求,此为家国大义!”
“你若真的为了小家,而舍弃了这份大义,那么,第一个,看不起你的,便是我关云长!”
他的声音,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如同战鼓,狠狠地,敲击在陆瑁的心上!
陆瑁看着眼前这位,身形已略显老态,但精神,却依旧如同一柄出鞘利刃的武圣,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敬意。
他终于明白,为何关凤,会说出那番话。
因为,她,是关羽的女儿。
他们的骨子里,都流淌着,同样忠义的,血液。
“岳父大人,”陆瑁的声音,无比真诚,“小婿,受教了。”
关羽点了点头,脸上的威严,渐渐散去。他拍了拍陆瑁的肩膀,那手掌,厚重而有力。
“好,好啊……有你,和丞相,在成都,辅佐陛下,我,也能放心地,守好这荆州了。”
他的目光,转向北方,那双丹凤眼中,再次,燃起了熊熊的战意。
“只是可惜……我,老了。不知,还能不能等到,与你,两路并进,会师许昌的那一天……”
那声音中,带着一丝英雄迟暮的,不甘与……落寞。
陆瑁看着他那被岁月染白的鬓角,心中,亦是感慨万千。
他上前一步,与关羽,并肩而立。
“岳父大人,请放心。”
“那一天,不会太远了。”
陆瑁看着眼前这位英雄迟暮的武圣,感受着他言语中那份壮志未酬的落寞,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暖流与决心。
他上前一步,与关羽并肩而立,共同望向那象征着中原的北方。
“岳父大人,我这次来,不仅是巡查荆州防务,我还准备去一趟东吴,见一见我那现任东吴大都督的长兄,陆逊。”
此言一出,饶是关羽这般心如铁石的人物,也不由得猛然转过头,眼中爆发出骇人的精光!
“什么?!”
去东吴?见陆逊?
这简直是疯了!
关羽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了无数念头。东吴,那是何等龙潭虎穴之地!孙权雄踞江东,麾下能臣猛将如云,其人心思之深沉,连曹操都为之赞叹。而陆逊,更是了不得的人物,这些年曹丕在西线打不开局面的情况下,在东线进行过好几次对东吴的战略进攻,但是都被陆逊给挡回去了。
更何况,陆瑁与陆逊,还是亲兄弟!一个是大汉的中都护,一个的东吴的大都督。这种身份,在这种敏感的时刻会面,会掀起何等的惊涛骇浪!
“子璋,你可知,你在说什么?”关羽的声音,变得无比凝重,“此去,无异于羊入虎口!孙权之心,叵测难防。你若有半分差池,则我大汉,无异于自断臂膀!”
陆瑁却异常平静,他迎着岳父那锐利的目光,缓缓摇头。
“岳父大人,我知道此行凶险。但,正是因为凶险,才更要去做。”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坚定。
“在北伐前,必须先解决东吴的问题。对他们,我不放心。”
“孙刘联盟,虽有丞相极力维持。但,联盟的根基,在于共同的敌人——曹魏。一旦我军北伐,势如破竹,攻破潼关,直逼洛阳。到那时,孙权会如何想?”
“他会坐视我大汉,收复北方,重振雄风吗?不,他不会。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大汉王朝,绝不符合东吴的利益。届时,他最有可能做的,不是出兵合肥,与我军夹击曹魏,而是趁我荆州主力,随我北上,后方空虚之际,从背后,狠狠地,捅我们一刀!”
这番话,如同一把尖刀,精准地刺中了关羽内心最深处的担忧。他镇守荆州多年,与东吴明争暗斗,对那群江东鼠辈的性情,再了解不过。
“所以,”陆瑁继续道,“我必须去。我要亲自去见孙权,更要亲自去见我兄长陆逊。我要当着他们的面,将天下大势,剖析得明明白白。我要让他们知道,与我大汉合作,共分中原,是他们唯一的出路。若敢背盟,我大汉,纵使拼着北伐功亏一篑,也必将倾全国之力,先灭东吴!”
这番话,充满了霸气与决断,让关羽听得,亦是心中一震。这才是他关羽的女婿,该有的气魄!
“但,言语,终究是空谈。”陆瑁话锋一转,“要让他们真正地忌惮,不敢轻举妄动,我们,还需要一块,让他们永远也啃不动的,磐石。”
他的目光,重新落回了关羽的身上。
“这块磐石,便是岳父大人您,和您镇守的荆州。”
“荆州,是我大汉的东大门。此门若固,则我北伐大军,可高枕无忧。此门若失,则我大汉,将有倾覆之危。”
“岳父大人您,武功盖世,威震华夏,有您坐镇,便是荆州最大的保障。但,千日防贼,终有一疏。东吴之人,诡计多端。”
“到时候,我准备,让太尉庞士元,前来荆州,辅佐岳父你。”
这个提议,再次让关羽感到了巨大的震撼。
庞统,庞士元!
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是当今大汉朝堂之上,在谋略层面,唯一能与丞相和陆瑁,并驾齐驱的人物!
让这样一位顶级谋主,前来荆州,辅佐自己?
关羽瞬间明白了陆瑁的深意。
“好……好一个‘荆襄之磐’!”关羽忍不住,抚掌赞叹。他看着眼前这个,将所有细节,都算无遗策的年轻人,心中,那份属于长辈的审视,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欣赏与信赖。
“子璋,”关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那张素来紧绷的脸上,露出了数年来,难得一见的,轻松笑意,“你,长大了。比我想象中,长得还要快,还要好。”
“有你,和丞相,在。我大汉,何愁大业不成!”
他重重地,拍了拍陆瑁的肩膀。
“去吧!放心大胆地去做!至于这荆州……”
他的丹凤眼中,再次,燃起了那股睥睨天下的傲气。
“有我关云长,在此一日。这荆州城头,便永远,只会飘扬着,我大汉的,旗帜!”
当陆瑁走出议事厅时,他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似乎更重了。但他的脚步,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