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地图上渔湾的海蓝光点刚漾了十日,深山里的杉树林就传来了轻细的响动——扎着草鞋的少年小杉,正蹲在落叶堆旁,用袖口轻轻擦去小鹿眼角的泪痕。小家伙的前腿被猎人遗弃的兽夹划伤,缩在松树下瑟瑟发抖。小杉掏出手机,指尖划过共生地图上渔湾的浪花光点,发了条带着松针的视频:“小鹿腿被夹伤了,谁能教我怎么给它包扎呀?”
视频顺着共生网的音纹传出去,最先回应的是渔湾的阿海。他举着之前给小海豚用的纱布,对着镜头演示:“小杉,先找块干净的布把伤口周围的落叶擦掉,像我包海豚尾鳍那样,轻轻缠紧别勒着!我让驿站阿姨把兽医给的消炎粉配方转给你!”小杉立刻扯下身上干净的粗布,小心翼翼地帮小鹿清理伤口;没过多久,高原的卓玛也发来消息,附了张画着羊毛毡的图:“给小鹿腿包扎后,找块软布裹在外面,像给小牛保暖一样,别让它着凉!”
城里的林业技术员看到视频,也赶来了助力,发了份“山林鹿类伤口护理指南”:“每天给伤口换一次药,别让它碰脏水,附近的松果可以喂给它补充体力。”为了感谢三人,小杉把家里酿的野蜂蜜装了三小罐,托山下的驿站寄了出去。阿海收到蜂蜜,拌在小鱼干里喂给海鸟,拍了视频发到手札;卓玛收到后,和小伙伴们用蜂蜜涂在青稞饼上,拍了段“牦牛群旁吃饼”的视频回赠;林业技术员则整理了一份“山林常见动物救助手册”,一并发给小杉,还说:“教会村里的小伙伴,以后山林里的小动物都能得到帮助啦。”
雾林竹根下的晶芽,此刻悄悄生出翠绿色的新纹路,顺着共生网往深山延伸。当小杉按照指南给小鹿喂松果时,晶芽飘出一缕带着松香的微光,落在共生地图上,杉树林的位置亮起新光点,光点旁缀着小小的松树图案,成了共生网又一支“触角”。
这天清晨,青羽灵鸟衔着小杉寄蜂蜜时包的松树果,飞过山林、渔湾、高原,落在每个驿站的共生纹旁。松果碰到驿站的花草,竟催生出嫩绿的芽尖:山林驿站的粗布旁,松树苗顶着落叶冒了头;渔湾驿站的马缨丹丛里,混进了带着松香的嫩芽;高原驿站的格桑花旁,松芽顺着共生纹的方向,往杉树林蔓延。
更动人的是,新联结让共生地图织出了林形脉络:山林的翠绿光点与渔湾的海蓝光点相连,野蜂蜜喂活的海鸟,飞到山林帮松树传播了种子;渔湾的光点与高原的暖褐光点交织,阿海拍的海鸟视频,让卓玛学会了用蜂蜜给小牛补充营养;高原的光点又连着山林的光点,卓玛的保暖技巧,被小杉改成了“山林动物冬季护养口诀”,贴在了山下的驿站墙上。
小杉看着小鹿的伤口渐渐愈合,能跟着母鹿在林间散步时,对着手机喊:“我要把技术员的手册教给村里的小伙伴!以后我们一起守护山林里的小动物!”村里的孩子们立刻挎着小竹篮赶来,有的帮着清理林间的废弃兽夹,有的跟着小杉学包扎技巧;阿海看到消息,拍了段“渔湾滩涂清理”的视频发过去,分享经验;卓玛也发来“高原动物观察”的笔记,让他们学着记录小鹿的生活习性。
夕阳透过松枝洒进山林时,小鹿跟着母鹿消失在林深处,还回头朝小杉叫了两声。小杉在初心手札上画了幅画:松树下,他给小鹿包扎,旁边是阿海、卓玛的简笔画,头顶的共生地图光点连成片,像松枝缠着松枝。旁边写着:“渔湾的浪、高原的雪、山林的松,都在共生网里拧成了一股绳呀!”
夜深了,共生地图上山林的翠绿光点,与渔湾、高原、草原、城市的光点连成一片,像铺在天地间的彩毯。青羽灵鸟落在杉树林的枝桠上,看着初心手札里新增的画面——有孩子们清理兽夹的,有阿海在滩涂喂海鸟的,有卓玛在高原记录牦牛的。雾林的晶芽,正随着这些画面把翠绿纹路织得更密,仿佛在说:“不管是渔湾的潮、高原的霜,还是山林的风,共生都会跟着松枝,一直蔓衍下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