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阁的中央书案前,围聚着三界阁的老少守护者——阿禾、阿墨、阿锋、阿药捧着那本写满字迹与标记的巡守册,清浊蛊们停在册页边缘,翅膀的灵光将纸页映得透亮。老文伯用指尖拂过“碎石压草解法”“浊斑清除配方”等字迹,墨香混着灵脉气在空气中流转。
“这册子,该有个正式的名字了。”老文伯抬头看向众人,目光扫过四个幼灵认真的脸庞,“它记着你们的每一次守护,也该成为往后所有小守护者的‘入门书’。”
阿药立刻举手:“叫《护脉小记》好不好?就像我们每天记的笔记!”阿锋却摇头:“要突出咱们一起想办法,叫《协作护灵册》更合适!”萤萤突然飞到册页顶端,翅膀拍出“灵”“脉”“典”三个字的光影——那是它跟着阿墨学的文纹,竟歪打正着拼出了名字。
“《灵脉守护典》。”老文伯笑着敲定,“既有传承的分量,也藏着你们的心血。”他从袖中取出一枚墨玉印,印面刻着“三界脉合”的纹路,轻轻盖在册页扉页:“从此,它就是文脉阁的正式典籍,和《灵战余录》并排存放。”
话音刚落,文脉阁外突然传来灵脉的震颤,十二道灵光从各阁方向汇聚而来,落在《灵脉守护典》上。册页自动翻动,那些手绘的镇浊草、护灵符图案竟活了过来,淡绿的藤蔓纹从纸页爬出,顺着灵脉气缠上四个幼灵的手腕——与阿澈手腕的灵植之心纹章遥相呼应,凝成了小小的守护符。
“这是灵脉给你们的认可!”老源伯抚着灵脉须,眼中满是欣慰,“当年我们封渊,靠的是力量;如今你们守脉,靠的是心与方法,灵脉都记着呢。”
正说着,育幼阁的方向跑来一群新的幼灵,他们背着迷你蛊篮,睁着好奇的眼睛盯着《灵脉守护典》。阿禾见状,主动翻开册子:“我教你们认镇浊草的金光,暗了就是有问题!”阿墨则让墨墨演示文纹净化,淡黑的浊气虚影在蛊虫翅膀下消散,引得小幼灵们一阵惊呼。
阿锋举起巡逻杖,锐锐在杖尖亮起金纹:“遇到碎石要分工搬,力气小就用灵脉气帮忙!”阿药掏出护苗露:“浊斑要用晨露配符纸,记住这个配方哦!”四个幼灵你一言我一语,清浊蛊们在旁配合演示,老育伯站在一旁,悄悄用育灵池水给新幼灵的蛊篮添了点生气。
突然,界海眼方向传来灵光大盛,众人赶到时才发现,封渊柱旁的护脉苗已长到半人高,顶端结出了第二颗护脉籽,淡绿的籽壳上竟刻着四个幼灵的名字,还有萤萤、药药等蛊虫的纹路。更神奇的是,《灵脉守护典》自动飞到护脉苗旁,册页上的藤蔓纹与苗茎的纹路缠在一起,灵脉气顺着纹路流进籽壳,籽壳轻轻颤动起来。
“灵脉在呼应典籍!”老卫伯的玄铁枪尖指向护脉籽,“它要把你们的方法,刻进新的护脉籽里,生生世世传下去。”
夕阳西下时,众人围在封渊柱旁,阿澈将新结的护脉籽递给最年幼的孩子:“明年,就轮到你们把它种在灵植园了。”小幼灵小心翼翼接过籽,清浊婴蛊落在他掌心,翅膀的光与籽壳的灵光叠在一起。
老文伯将《灵脉守护典》放在封渊柱顶,与《灵战余录》并肩而立。两本典籍的灵光交织,与十二根封渊柱的护纹形成光网,笼罩住整个界海眼。阿禾望着光网中流转的灵脉气,突然明白:永护之约从不是一句空话,是《灵战余录》里的过往,是《灵脉守护典》中的现在,更是一代代小守护者手里的护脉籽与蛊篮。
晚风掠过海面,带着灵花的清香。《灵脉守护典》的书页轻轻翻动,像是在诉说着守护的故事;护脉苗的叶片沙沙作响,与新幼灵们的笑声混在一起。灵脉气在光网中流淌,将这份传承,送向三界的每一个角落,也送向无数个生生不息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