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安全区的宣讲多了个环节——实地演练。场地选在安全区边缘的模拟防御区,地上画着不同颜色的线:蓝色是“安全通道”,红色是“蛊虫预警区”,黄色是“磁暴屏蔽点”,都是林熵照着矿脉路线画的。
陈屿一到场地就忙起来,给听众发便携检测仪:“等下我会用信号器模拟蛊核波动,你们看检测仪变色就行动,记得先找黄色线附近的屏蔽点,别慌!”苏清则在屏蔽点旁摆好磁暴手雷,贴了张简易操作贴:“拔栓、扔向红色区、跑向蓝色区,三步就行,等下每人练一次。”
林熵拿着星图复刻品,站在模拟路线起点:“城西安全区的地形像矿脉的分支通道,我标了三个‘紧急避险点’,跟星图上的老巢屏蔽点原理一样,遇到危险就往这跑。”他刚说完,陈屿就按了信号器——检测仪纷纷跳黄,有人慌得往蓝色线跑,有人记得找屏蔽点,林熵趁机喊:“别只看线!看周围的标识牌,上面有星图简化纹路,跟着走就不会错!”
演练到“磁暴手雷实操”时,有个叫小宇的年轻人手有点抖,苏清走过去手把手教:“你看,拔栓的时候别太用力,扔的时候往红色区中间扔,这样屏蔽范围最大——我第一次扔的时候,比你还紧张,差点扔错方向。”小宇练了两次就熟练了,还帮旁边的老人捡手雷壳,陈屿笑着说:“这就是演练的意思,多练两次,真遇到事就不慌了。”
中场休息时,有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找过来,手里攥着张旧纸条:“我之前躲熵影,在废弃屋待了三天,靠的就是你们说的‘找屏蔽点’,今天听你们讲,才知道那就是磁暴残留区!”老人还分享了自己的小技巧:“屏蔽点附近的草长得绿,熵影多的地方草都枯,你们下次宣讲可以加上这个!”苏清赶紧记在手册上,林熵也补充到星图备注里:“这才是‘传经验’——我们讲自己的,你们补自己的,凑一起才是最全的!”
下午的宣讲加了“互动问答”,有人问:“要是在外面没带检测仪怎么办?”陈屿指了指自己的耳朵:“听声音!蛊虫爬的时候有‘沙沙’声,离近了会更响,跟矿脉里的虫群声一样;要是听到‘嗡嗡’声,就是熵能浓度高,赶紧找屏蔽点。”
宣讲结束时,城西安全区的负责人找过来,递了份“长期合作申请”:“想请你们每月来一次,既要讲理论,也要带演练,好多居民说‘听你们讲完,心里踏实多了’。”三人对视一眼,立刻答应——苏清负责更新手册,加进老人的“辨草法”;林熵调整模拟路线,更贴近城西地形;陈屿则准备下次带社区志愿者一起当“小助教”。
离开城西时,小宇追上来,手里拿着张画——画的是模拟防御区的场景,蓝色线旁围满了人,上面写着“我也想当能保护大家的人”。陈屿蹲下来拍了拍他的肩:“下次演练,你就来当小助教,我们教你更多本事。”
夕阳下,三人走在回安全区的路上,苏清翻着记满新经验的手册,林熵修改着星图备注,陈屿把小宇的画夹进工作笔记里。他们知道,宣讲不只是“说”,更是“带练”,把自己闯过的险、总结的招,变成别人“能上手的本事”,这才是传承最实在的样子。而他们的下一站——城北安全区的邀请,已经躺在了苏清的口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