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舟行至一片缀满碎星的星域时,林砚指尖的冰魄玉突然泛起极淡的星芒——不是此前的影像或字迹,而是像把远处的星温“织”成了细碎的光纹,在玉面绕成小小的环。苏清寒凑近看,光纹里竟藏着熟悉的频率:是西湖温环的波动,却比之前更柔和,还混着雾时海雾核的回馈节奏。
“是新的守护者在微调温环。”苏清寒轻声说,指尖碰过玉面,光纹散开又重聚,这次绕出的环上,多了个小小的星标——是旧锚点空间站的坐标,旁边还缀着个迷你的莲花图案,比之前的更精致些,“他们在给温环‘标坐标’,怕后来的人找不到锚点。”林砚望向窗外,远处的碎星正与玉面的星标同步闪烁,像在为这细节“应和”。
林母的实验日志从储物格滑出,自动翻到夹着便签的那页——上次的稚嫩批注旁,又多了几行工整些的字迹:“今天带新伙伴去了缓冲带,教他用‘快捷补能法’,他说可以在光带旁装个小灯,晚上也能看清波动;铁盒里加了张星图,标了主锚、旧锚、缓冲带的位置,还画了去时陨星带的近路。”字迹旁画着个小小的灯盏,灯芯处泛着暖光,与玉面的星芒连成一线。
“每一代都在把‘路’铺得更平。”林砚拿起日志,指尖划过灯盏图案,暖光顺着指尖漫到掌心,与冰魄玉的星芒相融,“林母当年开了头,我们续了脉,他们现在在给后来的人搭‘路标’。”苏清寒点头,她摸向光舟的舷窗,窗外的碎星正顺着温环的波动,慢慢织成一道细细的光脉,从西湖的方向延伸过来,又向更远的星尘铺去。
星盘突然传来一阵微弱的信号,不是照片或文字,而是一段轻轻的歌声——调子很简单,唱的是“星有温,环有光,锚点在,不慌忙”,尾音处还跟着个小小的莲花哨声。苏清寒愣了愣,随即笑了:“是他们编的‘守星歌’吧?怕记不住传承的要点,编成歌更易记。”林砚侧耳听着,歌声里混着温环的波动,像把星温也织进了调子,飘向更远处的星域。
光舟继续前行时,冰魄玉的星芒慢慢淡去,却在玉心留下了一道细细的光脉——从林母埋主锚的坐标,到他们启温环的西湖,再到旧锚点、缓冲带,最后延伸向星尘深处,像把三百年的守护“串”成了一条恒长的线。苏清寒把玉贴在掌心,能清晰感受到光脉的跳动:“这是星温的脉,也是传承的脉,只要这脉还跳,守护就不会断。”
林苏并肩靠在舷边,望着窗外的光脉慢慢延伸——曾经需要他们修复的时陨星带,如今成了光脉上的“补给站”,晶簇的光顺着脉流汇入温环;雾时海的雾核,正把回馈的温能织进脉里,让光脉更亮些;西湖的金色薄膜,像光脉的源头,持续不断地向外输送暖光。
“你说,这光脉会延伸到哪里?”苏清寒轻声问,风拂过她的发丝,带着碎星的气息。
林砚摇头,却笑着指向远处:“不知道,但肯定会一直走下去——只要还有人记得‘星有温,环有光’,这脉就会一直织下去。”
这一章的最后,冰魄玉的光脉彻底融入窗外的星尘,与那道恒长的光脉合为一体。光舟的尾迹在星空中织成一道淡淡的暖环,与西湖的温环、旧锚点的屏障、缓冲带的光带遥遥呼应。远处的星尘里,越来越多的莲花微光亮起,顺着光脉延伸的方向铺去——没有终点,没有尽头,只有星温织成的脉,在三百年的时光里,恒长如星河,永续如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