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发现什么了?”胡八一见到张九歌蹲在石笋旁凝神细看,立刻警惕地靠拢过来,同时示意胖子和Shirley杨注意警戒四周。刚刚经历蝙蝠袭击,谁也不敢保证这阴森的溶洞里没有其他危险。
张九歌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用手指小心翼翼地拂去石笋底部更多的苔藓和积尘。随着覆盖物被清除,那片模糊的刻痕逐渐清晰起来。那并非文字,而是一种由简洁线条构成的符号,看起来像是一只抽象的眼睛,瞳孔的位置却是一个奇特的漩涡状纹路,线条古朴苍劲,带着一种历经岁月沉淀的神秘感。
“这是个……标记?”王胖子也凑了过来,抻着脖子看,“画的啥?歪歪扭扭的,像个没睡醒的眼睛。”
Shirley杨也俯身观察,她拿出随身携带的相机(尽管在这种光线条件下效果存疑),调整焦距拍了几张照片,然后仔细看着刻痕:“这线条的雕刻手法很古老,边缘风化严重,但能看出不是自然形成的。是一种符号,或者图腾?”
胡八一仔细端详着那个“眼睛”符号,眉头微蹙:“这符号……我好像在哪儿见过类似的记载,一时想不起来了。老辈人传下来的那些杂书里,提过一些古老的盗墓流派会用特定的标记来指路或者示警。”
张九歌的心脏怦怦直跳,他几乎可以确定,这符号与观山太保一脉脱不了干系!在他接收到的零散传承记忆里,就有关于“太保之眼”的模糊描述,寓意“观山望气,洞察幽冥”,正是眼前这个符号的模样!而且,他胸口的观山藏玄镜,此刻也传来一丝极其微弱的、几乎难以察觉的温热感,仿佛在与这古老的刻痕产生某种共鸣。
“这应该是一种路标,或者警示。”张九歌压下心中的激动,用尽量平静的语气说道,他不能直接说出观山太保,只能引导,“看这符号的指向……”他顺着那“眼睛”瞳孔漩涡纹路延伸的细微方向指示看去,目光投向了溶洞大厅更深处的黑暗,“它指向那边。”
“路标?那感情好!”王胖子一听来了精神,“省得咱们跟没头苍蝇似的乱撞。这留下标记的前辈看来是好人啊,知道后来者不容易。”
“未必是好事。”胡八一泼了盆冷水,他经验老到,考虑得更周全,“在这种地方留标记,可能是为了方便自己人进出,也可能是为了把闯入者引向绝路。得小心分辨。”
Shirley杨赞同胡八一的观点:“没错。而且这个符号本身透露着一股诡异的气息,那只‘眼睛’让人感觉很不舒服,仿佛在监视着什么。”
张九歌点了点头,他深知观山太保亦正亦邪,行事诡秘难测,留下的标记绝不可能单纯是为了助人为乐。他站起身,再次运转望气术,仔细感知符号所指方向的气息。那里的煞气依旧浓郁,混乱的波动感也更强,但隐隐约约,似乎有一条相对“稀薄”的路径蜿蜒其中,若非有望气术和这刻痕指引,极难发现。
“老胡说得对,必须谨慎。不过,目前我们也没有更好的选择。这条路径……”张九歌指了指方向,“气息虽然凶险,但似乎有一条‘生路’隐藏其中,这标记或许就是关键。我建议沿着这个方向探索,但大家务必提高警惕,每一步都要踩实了。”
“成!听你的!总比在这儿干耗着强。”王胖子对张九歌的判断已经颇为信服,尤其是见识了他那“一嗓子”吼退蝙蝠的本事后。
胡八一和Shirley杨交换了一个眼神,也都点了点头。目前看来,这确实是最可行的方案。
决定之后,四人稍作休整,处理了一下刚才搏斗时留下的轻微伤口,重新分配了所剩不多的火把(只剩两根完好的和半根快要熄灭的)。胡八一将那半根火把小心收好以备不时之需,然后和胖子各持一根完好的火把在前开路,Shirley杨和张九歌则主要使用手电,负责照明两侧和后方。
沿着“太保之眼”符号指引的方向,四人小心翼翼地深入溶洞大厅。脚下的路依旧难行,布满碎石和积水坑,空气中那股腥甜混合腐朽的气味始终萦绕不散。周围嶙峋的石笋和钟乳石在摇曳的火光下投下张牙舞爪的影子,仿佛随时会活过来。
走了大约一炷香的功夫,他们又在一根倒悬的钟乳石柱上发现了第二个刻痕。同样是那个“眼睛”符号,但这次瞳孔漩涡的指向略微偏转了一个角度。
“看来这路标是连续的。”胡八一记下了方向的变化。
随着不断深入,他们接二连三地发现了更多的刻痕。有时刻在突兀的岩石上,有时刻在干涸的水道边,指引着他们在复杂无比的溶洞环境中穿行。有几次,如果没有刻痕指引,他们几乎要走进看似宽敞实则煞气凝聚成实质、望气术下显示为大凶之地的死胡同。
“嘿,这留标记的前辈,看来还真是在给咱们指条明路啊?”王胖子走着走着,心情稍微放松了些,又开始管不住嘴,“说不定是看胖爷我骨骼清奇,是个倒斗的好材料,特意留下传承等我呢?”
“胖子,别贫了。”胡八一没好气地打断他,“留神脚下,这地方越来越邪性。”
确实,越往里走,环境越发诡异。周围的石壁开始呈现出一种暗红的色泽,仿佛被鲜血浸染过,空气中那股令人心烦意乱的波动感也越来越强,甚至连温度都似乎下降了几度,呵出的气都带着白雾。
张九歌心中的不安感也在加剧。这些观山太保的刻痕,指引的路径确实避开了最明显的煞气陷阱,但他总觉得有些不对劲。这路径……太“顺畅”了,仿佛是被精心设计好的一条“参观路线”。观山太保费尽心思在这龙岭迷窟中留下标记,难道仅仅是为了给后来者提供方便?这不符合他们一贯神秘诡谲的行事风格。
突然,走在前面的胡八一再次停下脚步,举起拳头。火把的光晕照亮了前方的景象——溶洞在这里到了尽头,取而代之的是一面巨大的、明显经过人工修凿的石壁。石壁下方,赫然出现了两个黑黢黢的洞口!
两个洞口大小相仿,都约有一人半高,宽度可容两三人并行。左边那个洞口边缘较为粗糙,像是天然形成后又经过简单修整;右边那个洞口则边缘整齐,明显是人工开凿而成,而且在洞口上方的石壁上,清晰地刻着那个他们已经熟悉的“太保之眼”符号!
“得,二选一。”王胖子看着两个洞口,挠了挠头,“这刻痕指了右边。咱还按着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张九歌身上。这一路走来,他的望气术和对于刻痕的判断已经成为了团队决策的重要依据。
张九歌凝神观察两个洞口。在他的望气视角下,左边的天然洞口,煞气汹涌澎湃,如同决堤的洪水,充满了狂暴和毁灭的气息,毫无疑问是九死一生的险地。而右边那个刻有标记的人工洞口,煞气却相对“平和”,虽然依旧浓郁,但呈现出一种缓慢、粘稠的流动状态,仿佛暗流涌动的沼泽,表面上看起来平静,内里却隐藏着未知的凶险。而且,那令人心烦意乱的波动源头,似乎正是从右边洞口深处传来。
“左边洞口,煞气冲天,是显性的‘死门’,进去恐怕凶多吉少。”张九歌沉声道,然后指向右边,“右边这个,有标记指引,煞气内敛,像是‘生门’,但是……”他顿了顿,语气凝重,“我感觉这里面的危险,可能比左边那种直来直去的更麻烦。那让人心烦的感觉,就是从这里面传出来的。”
胡八一走到两个洞口前,用工兵铲分别敲了敲洞壁,侧耳倾听回声。左边的洞口回声空洞,似乎很深。右边的洞口回声则略显沉闷。
“九歌判断得应该没错。”胡八一走了回来,“左边这条,听起来深不见底,而且气息狂暴,不是善地。右边这条,有人工痕迹,还有标记,理论上应该是正确的路。但是……”他也露出了和张九歌类似的疑虑,“这标记出现得太刻意了,简直就像生怕我们找不到对的路一样。”
Shirley杨补充道:“而且,如果这标记真是‘观山太保’所留,以他们的行事风格,绝不会轻易将核心秘密暴露给外人。这条看似正确的路,很可能布满了我们无法想象的机关或者陷阱。”
王胖子听着三人的分析,有点晕:“那咱到底走哪边?左边是明枪,右边是暗箭?这他娘的不是坑人吗?”
张九歌深吸一口气,再次将目光投向右边洞口上方的那个“太保之眼”刻痕。这一次,他集中精神,暗中尝试催动了一丝【鉴古】的能力,目标并非实物,而是那道刻痕本身残留的“信息”!
一瞬间,他眼前的景象微微模糊,仿佛隔了一层毛玻璃。他隐约“看到”一个身穿古老服饰、身形模糊不清的人影,正用特制的工具在石壁上雕刻这个符号。那人影的动作从容不迫,甚至带着一丝……戏谑?而当符号完成的那一刻,人影似乎回头瞥了一眼,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与张九歌有了一刹那的对视!那眼神中,充满了警告与考验的意味!
影像碎片瞬间消失,张九歌猛地回过神来,后背惊出一身冷汗。那一眼,让他确信这右边洞口绝非坦途,但同时也是一种认可的暗示——只有能识别并理解他们标记的人,才有资格接受接下来的考验。
“走右边。”张九歌斩钉截铁地说道,眼神恢复了清明,“留下标记的前辈,确实设下了考验。左边是绝路,右边虽有凶险,但或许藏着一线生机,以及……他们想守护或者传递的某种东西。”他没有提及看到的幻象,但那坚定的语气感染了其他人。
胡八一深深看了张九歌一眼,似乎察觉到他有所发现但未明说,他选择相信伙伴的判断:“好!那就走右边!胖子,杨参谋,都把招子放亮点!咱们这回可能要闯一闯这观山太保留下的‘龙门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