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峰带来的消息,如同在暗夜里投入一块巨石,激起千层浪。兰心不仅活着,还可能怀有身孕,出现在通往北疆的官道上!这完全推翻了之前的所有推测。
殿内烛火“噼啪”一声爆了个灯花,映得萧景琰的脸色明明灭灭。他负手而立,良久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身怀六甲……通往北疆……好,真是好得很!” 每一个字都带着彻骨的寒意。一个失踪的宫女,怀有不知来源的身孕,出现在敏感的地界,这背后隐藏的信息,足以撼动朝堂。
沈清辞亦是心潮翻涌。兰心若真有孕,这孩子是谁的?是宫内某人的?还是……北疆方面的?她突然想起祭月台上,镜先生展示的、污蔑萧景琰与北疆勾结的伪造画面,一个更可怕的念头浮现:难道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人刻意将真实的线索混入诬陷之中,真假难辨?
“沈峰,”萧景琰的声音恢复了帝王的冷静,却更显压迫,“确认那村妇就是兰心,不惜一切代价,但要活的,毫发无伤地带回来!朕要亲自问她!” 他强调“毫发无伤”,意味着兰心和她腹中的胎儿,已成为至关重要的活口。
“臣明白!已加派最精干的暗卫循踪追去,定尽全力将她带回。”沈峰领命,又道,“还有一事,暗卫发现兰心踪迹时,她并非独行,身旁有一老妪相伴,看似照顾,实似监视。那老妪身手警惕,暗卫不敢靠得太近。”
“监视?”萧景琰眼中厉色一闪,“看来,兰心或许并非自愿,而是被人控制。这潭水,比朕想的更深。去查那老妪的来历!”
“是!”沈峰躬身退下,脚步匆匆,消失在夜色中。
殿内再次剩下萧景琰与沈清辞二人。空气凝重得几乎要滴出水来。萧景琰走到案前,拿起那枚莲花发簪的图样,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兰心失踪,发簪出现;兰心怀孕,现身北疆道……这一切,绝非巧合。皇后……坤宁宫……北疆……他们之间,到底有一条怎样的线?”
沈清辞上前,轻声道:“陛下,若这发簪真是暖玉,又关乎寒毒,那它或许不仅是信物或武器,更可能是……药引,或是某种仪式所需的关键之物。母亲笔记中提及‘藏于某处’,或许并非简单收藏,而是封印或镇压。”
萧景琰猛地看向她:“你的意思是,这簪子本身,或许就与‘镜先生’追求的邪术或力量有关?”
“臣妾只是猜测。”沈清辞谨慎道,“但兰心此事表明,对方布局深远,牵扯极广。我们或许需要换个思路,不能只盯着眼前,更需追溯源头。这支簪子的来历,恐怕至关重要。”
萧景琰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来人!”
李德全应声而入。
“传朕旨意,明日巳时,朕要查阅内务府所有关于玉器、尤其是暖玉制品的入库记录,特别是……先帝在位时的旧档。另,密宣内务府几位历经三朝、熟知贡品往来的老掌司,朕要亲自问话。” 他要从这根簪子的源头查起。
“老奴遵旨。”李德全领命而去。
萧景琰又对沈清辞道:“清辞,你心思缜密,对玉石亦有见识。明日你随朕一同查阅档案。至于你母亲笔记上被污损的字迹……”他顿了顿,“朕会让暗卫去寻访民间修复古籍的能人异士,双管齐下。”
“臣妾明白。”沈清辞点头。她知道,这将是一场在故纸堆中进行的较量,或许能从尘封的记录里,找到打破僵局的钥匙。
这一夜,注定短暂。天刚蒙蒙亮,萧景琰便去上朝,而沈清辞则先回永寿宫照料太子。孩子经过一夜安睡,气色又好了一些,缠着沈清辞讲了会儿故事,便由赵婉如带着去用早膳。
辰时末,沈清辞接到旨意,前往内务府档案库。库房深邃幽暗,高大的架子上堆满了落满灰尘的册籍,空气中弥漫着陈年纸墨和淡淡霉味。萧景琰已换下朝服,穿着一身玄色常服,正坐在临时搬来的紫檀木大案后,面前堆着几大摞厚厚的账册。几位白发苍苍的老掌司垂手恭立在一旁,神色紧张。
“清辞,你来了。”萧景琰示意她坐在身旁,“朕刚问了这几位老掌司,宫内暖玉藏品寥寥,皆有明确记录,并无制成发簪赏赐后妃的先例。”
一位年纪最大的掌司颤巍巍补充道:“陛下圣明。暖玉乃世间奇珍,稀罕无比。先帝在位时,唯有北疆进贡过一批品质极佳的暖玉料,当时……当时大多用于制作祭祀礼器,少数几件小料,先帝曾赏赐给几位有功之臣,并未流入后宫。”
北疆!又是北疆!萧景琰与沈清辞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
“赏赐给哪些功臣?可有记录?”萧景琰追问。
“回陛下,时间久远,具体名册需细查赏赐档案。老奴依稀记得,似乎……有当时的镇北将军楚大将军,还有……还有几位宗室亲王。”老掌司努力回忆着。
楚大将军!沈清辞的心猛地一跳,那是她的祖父!
萧景琰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不动声色:“仔细翻查!所有与那批北疆暖玉相关的记录,无论是入库、制作、赏赐,一页都不许漏过!”
“是!”几位老掌司和负责查找档案的小太监们立刻忙碌起来,库房内只听见翻动书页的沙沙声。
时间一点点过去,阳光透过高窗的缝隙,在布满灰尘的空气里投下道道光柱。萧景琰耐心极好,一页页仔细翻阅着送来的档案。沈清辞也拿起一本赏赐记录,细心查看。她指尖划过那些陌生的名字和冰冷的数字,试图从中找到与“莲花”、“发簪”相关的蛛丝马迹。
突然,一个熟悉的名字映入她的眼帘——楚怀远!正是她的祖父!记录显示,光化元年,先帝确曾赏赐楚怀远将军“北疆暖玉料一块,重三两三钱,以彰其功。”
三两三钱,不大不小,正好足够制作一支发簪!
沈清辞强压住心中的激动,将记录指给萧景琰看。萧景琰眸光一凝,立刻道:“查!这块玉料后续如何?楚府可有将其制成器物?尤其是发簪!”
然而,后续的记录却是一片空白。赏赐之后,这块暖玉料便如同石沉大海,再无记载。
“陛下,”一位老掌司小心翼翼道,“臣僚受赏,将玉料制成何种器物,除非再次进献宫廷,否则内务府通常不会记录。”
线索似乎又断了。但沈清辞却更加确信,母亲笔记中的“莲花暖玉簪”,极有可能就是用这块赏赐给祖父的玉料制成的!它属于楚家!可为何会出现在可能与皇后有关的场景中?
“陛下,”沈清辞低声道,“臣妾想,或许需要查一查,当年与楚家往来密切的……女眷。”
萧景琰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楚家败落多年,女眷或流散或离世,调查起来难度极大。但这是一个方向。他沉吟道:“此事朕会命暗卫暗中查访。眼下,先确定这支簪子的真伪至关重要。清辞,你母亲可曾留下什么……鉴别暖玉的秘诀?”
沈清辞努力回忆母亲笔记中的内容,忽然想起一页关于“玉髓”的记载:“陛下,臣妾记得母亲提过,极品暖玉,其玉髓深处遇特定药水,会显现出极淡的赤色纹路,如同血脉,寻常玉石绝无此象。”
“何种药水?” “需用七月初七采集的露水,混合朱砂、雄黄等几味阳性药材配制,名曰‘显髓液’。”沈清辞答道,“配制不难,但七月初七的露水……如今已是初夏,需等两月有余。”
“两月太久!”萧景琰断然道,“一定有其他方法可以鉴别。或者……宫中库房或许存有往年收集的七月初七露水?”他看向老掌司。
老掌司面露难色:“陛下,露水储存极为不易,宫中虽有收集各类花露、节气之水用于制药调香,但具体有无七月初七的,需问太医署或尚服局。”
“李德全,立刻去查!太医署、尚服局,所有库存露水,给朕找出来!”萧景琰下令。
等待消息的间隙,萧景琰和沈清辞继续翻阅档案,希望能找到更多关于那批北疆暖玉的线索。沈清辞尤其留意光化元年到楚家出事前这几年的记录,试图找到祖母或母亲可能接触过暖玉制品的证据。
突然,她的目光被一条不起眼的记录吸引:光化三年春,内府制器局曾有记录,接收过一批宫外送来的玉料进行加工,其中提及“楚府送修玉饰若干”,但并未列明具体是何玉饰。
楚府送修玉饰!时间点正好在楚家获罪前一年!这会不会就是那支暖玉簪?是因为损坏了才送去修理吗?
“陛下,您看这里!”沈清辞急忙将记录指给萧景琰。
萧景琰看过,眼中精光一闪:“制器局的记录呢?修了哪些玉饰?完工后送回了何处?”
然而,当他们翻到制器局对应的记录册时,却发现光化三年到四年的部分记录,竟然有缺页!恰好缺失了接收楚府玉饰前后那几页!
“怎么回事?”萧景琰的声音陡然变冷。
库房内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老掌司吓得扑通跪地:“陛下恕罪!档案库历年迁移,虫蛀、霉变难免,或有……或有遗失……老奴、老奴实在不知啊!”
是自然损毁,还是人为销毁?萧景琰面沉如水,这缺失的几页纸,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当年那段被刻意掩盖的往事。楚家的冤案,暖玉簪的来历,似乎都与这缺失的记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就在这时,李德全匆匆回来,面带喜色:“陛下,找到了!太医署药库深处,还真存有两小瓶标注为‘七夕露’的露水,是去年收集的,尚未启用!”
萧景琰精神一振:“立刻按楚妃所说,配制‘显髓液’!”
配方所需的药材都是常见之物,太医院很快配好了药液。萧景琰命人取来几块不同质地的玉石,包括一块内库珍藏的暖玉璧作为对照,然后与沈清辞一同回到了养心殿。
殿内门窗紧闭,只留数盏灯火。萧景琰亲自拿起那枚莲花发簪,沈清辞用银针蘸取少量“显髓液”,小心翼翼地滴在簪身不易察觉的接口处。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药液缓缓浸润着温润的玉石,起初并无变化。就在众人以为方法无效或此簪并非暖玉时,奇迹发生了——只见那玉质内部,渐渐显现出几条极其细微、如同发丝般的赤色纹路,缓缓延伸,宛如活物!与旁边那块暖玉璧在药液下显现的纹路,特征完全一致!
“果然是暖玉!”萧景琰长出一口气,目光灼灼地盯着那支发簪,“而且是最极品的北疆暖玉!”
证实了簪子的材质,却让谜团更深。这支本应属于楚家的暖玉簪,为何会流落到坤宁宫?又为何会出现在祭月台?它与楚家冤案、与“镜先生”、与北疆、甚至与如今怀孕失踪的兰心,究竟有何关联?
萧景琰握着发簪,感受着那温润中透出的丝丝暖意,眼神却冰冷如铁:“楚家的玉,皇后的局,北疆的影……朕倒要看看,这盘棋,到底是谁在执子!”
他转向沈清辞,语气凝重:“清辞,这支簪子,牵扯出的恐怕是沉积多年的秘辛。楚家旧事,或许是其关键。朕知道这于你而言甚为艰难,但……”
沈清辞抬起头,眼中虽有痛色,却更显坚定:“陛下,楚家冤屈,臣妾无一日敢忘。若能借此查明真相,还楚家清白,臣妾万死不辞。只是,此事牵涉甚广,一动恐惊动暗处之人,需从长计议。”
“朕明白。”萧景琰点头,“眼下兰心是关键。只要找到她,许多谜团或可迎刃而解。另外,皇后那边……”他顿了顿,“朕明日会去坤宁宫用午膳。”
沈清辞心中一紧。皇帝这是要亲自去试探皇后了。坤宁宫的那位,又会如何应对?
夜色再次降临,养心殿的烛火依旧明亮。萧景琰与沈清辞对着那支散发着微弱赤纹的莲花暖玉簪,以及那些残缺的档案记录,陷入了更深的思索。而远在通往北疆的官道上,一场关于兰心的争夺战,或许正在暗夜中悄然上演。
档案库缺失的页张,如同一个黑色的洞口,吞噬着过去的真相。而这支重现世间的暖玉簪,能否照亮那条通往谜底的危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