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道布政使崔文瀚、平阳知府等一众官员被紧急召至钦差行辕时,尚不知发生了何事。他们只见杨涟端坐堂上,面沉如水,而那位本该被“闲置”的林修撰,竟也肃立一旁,神色平静。堂内气氛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杨涟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将林弈整理的那几本厚厚的册簿掷于案前,声音冷冽如冰:
“诸位,都看看吧。这是林修撰在石涧村试行‘以工代赈’的全程记录。账目、进度、人名、手印,一应俱全。”
崔文瀚心头一跳,强自镇定地拿起一本翻看。起初他还带着惯有的审视与挑剔,但越看,脸色越是苍白,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那清晰到每一文钱、每一方土、每一个手印的记录,像一面纤毫毕现的镜子,照出了他们以往那些模糊账目和含糊汇报是何等的漏洞百出、不堪一击!
平阳知府等人传阅着册簿,个个面色如土,先前那些“质量隐患”、“滋生事端”、“收买人心”的指控,在这些铁证面前,显得如此荒唐可笑,如同阳光下无所遁形的鬼魅。
“现在,”杨涟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堂下众人,每一个字都带着千钧之力,“谁还能告诉本官,林修撰此法,究竟有何‘隐患’?有何‘不妥’?又是何何‘收买人心’、‘图谋不轨’?!”
堂下一片死寂,无人敢应答。先前联名上书的官员,恨不得将头埋进胸膛里。
杨涟猛地一拍案几,声震屋瓦:“尔等食君之禄,担一方之责!面对灾情,不思竭尽全力,反而固守陈规,阻挠新政,甚至构陷忠良!若非林修撰有此详实记录,几令本官误判,令朝廷良策蒙尘,令北地灾民寒心!尔等,该当何罪!”
这一声怒喝,如同雷霆,击碎了崔文瀚等人最后的侥幸。他们纷纷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连称“下官失察”、“受人蒙蔽”、“一时糊涂”,再不敢提半句林弈的不是。
杨涟看着眼前这群平日里道貌岸然、此刻却狼狈不堪的官员,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悲哀与愤怒,但更多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明悟。
他之前迫于官场潜规则和所谓“大局稳定”的压力,选择了暂时妥协,将林弈雪藏。但林弈没有争辩,没有抱怨,只是用这近乎完美的“作业”,给了他最有力的支持,也给了他打破僵局、推行新政的绝对底气!
这个年轻人,不仅有过人的才学,更有坚韧的心性和洞明世事的智慧!
他之前对林弈的欣赏,多源于其殿试策论的惊艳和敢于任事的勇气。而此刻,他是真正被林弈所展现出的这种将宏大理念落于细微、用绝对严谨对抗混沌官场的强大执行力所折服。
“都给本官滚回去!”杨涟厌恶地挥挥手,“限尔等三日之内,依照石涧村模式,拿出各自辖区切实可行的‘以工代赈’细则与预算,若有再敢阳奉阴违、敷衍塞责者,休怪本官尚方宝剑无情!”
崔文瀚等人如蒙大赦,连滚爬爬地退了出去,背影仓惶。
堂内只剩下杨涟与林弈二人。
杨涟长长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他走到林弈面前,目光复杂地凝视着他,良久,才深深一揖。
林弈大惊,连忙侧身避让:“大人!您这是……”
“这一揖,是老夫向你赔罪。”杨涟语气沉痛而真诚,“若非老夫一时顾虑,屈从于压力,使你受此委屈,石涧村之法,或已惠及更多灾民。是老夫之过。”
“大人万万不可!”林弈急忙扶住杨涟,“大人身处其位,需权衡全局,下官明白。且若非大人给予石涧村机会,下官亦无施展之地。大人能于事实面前,明辨是非,力排众议,已令下官敬佩万分!”
杨涟直起身,看着林弈不卑不亢、毫无怨怼的神情,心中感慨更甚。他拍了拍林弈的肩膀,语气变得前所未有的郑重与热切:
“林弈,经此一事,老夫方知何为‘实心任事’,何为‘才堪大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北地灾情,乃至朝廷积弊,非有你这等既有高远见识、又能脚踏实地之人不可!”
他回到书案后,铺开一本空白的奏折,提笔蘸墨,神情肃穆。
“老夫要即刻上奏陛下,陈明此地情由,并……”他抬头看了林弈一眼,目光灼灼,“保举你全权负责河东道‘以工代赈’事宜!授予你临机专断之权,凡有阻挠新政、贪墨赈款者,可先行拿下,报我处置!”
林弈心中一震,这是莫大的信任与权柄!
“下官……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大人重托!”他躬身领命,心潮澎湃。
深夜,杨涟书房灯火通明。他在给皇帝的密折中,详细陈述了石涧村模式的成功与数据对比,痛陈地方官吏因循守旧、构陷能臣的劣行,最后,他用极其恳切而郑重的笔触写道:
“……翰林院修撰林弈,忠心体国,锐意革新。其‘以工代赈’之策,非徒空言,于石涧村已见实效,民得实惠,官省浮费,功绩斐然。面对非议构陷,不辩不解,唯以实事数据呈报,其心皎皎,其志坚坚。臣观其才,明体达用,洞察幽微;察其行,脚踏实地,不避艰险。实心任事,才堪大用!若假以时日,授以权柄,必为国之栋梁……臣以项上人头担保,所奏绝无虚言,伏乞陛下圣鉴!”
写罢,杨涟盖上自己的钦差关防,密封妥当,命心腹以六百里加急,直送京城。
他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希望与决心。
他知道,自己这把老骨头,或许终于为这个积重难返的帝国,找到了一剂真正的良药,发现了一位能够承载未来的栋梁。
而这一切,都源于那个来自寒门、却拥有着照亮腐朽官场光芒的年轻状元。
林弈的舞台,将从这小小的石涧村,扩展到整个河东道。一场真正的变革,即将在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上,轰轰烈烈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