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清晨,阳光透过桃记小馆的窗户,洒在桌上的竹篮里,里面装着刚运来的新鲜春笋,翠绿翠绿的,带着江南的湿气。苏软桃正准备做春笋虾饺,突然听到门口传来熟悉的声音:“苏姑娘,忙着呢?”
她抬头一看,是御厨张师傅,穿着一身干净的御厨服,手里提着一个食盒,笑着走进来。“张师傅,您怎么来了?今天不用在御膳房当值吗?” 苏软桃惊讶地说。
“太后听说我之前从你这儿学了莲子百合羹的做法,觉得很好,让我再来向你请教春笋虾饺的做法,说想在宫里推广,让大家都尝尝这江南美味。” 张师傅笑着说,把食盒放在桌上,“这是我从御膳房带来的点心,给你和萧公子尝尝。”
苏软桃赶紧请张师傅坐下,给他倒了杯桂花茶:“张师傅客气了,您想学,我肯定毫无保留地教您。其实春笋虾饺的做法不难,关键在食材的挑选和馅料的配比。”
她从竹篮里拿出一根春笋,说:“春笋要选刚挖的,表皮光滑,没有黄斑的,这样的春笋才嫩;剥好后要切成碎末,用开水焯两分钟,去掉涩味,不然会影响口感。”
然后她又拿出新鲜的河虾,说:“河虾要选活蹦乱跳的,去壳后要去掉虾线,剁成虾泥,不能太碎,不然会失去口感;然后加入春笋末、姜末、盐、料酒和少许淀粉,淀粉能让虾馅更嫩,顺时针搅拌均匀,直到起胶。”
张师傅认真地记着,还拿出纸笔,把每个步骤都写下来,生怕记错了。苏软桃一边演示,一边讲解:“面团要用中筋面粉,加温水揉成光滑的面团,醒发半个时辰,然后擀成薄皮,皮要中间厚、边缘薄,这样包的时候不容易破;每个虾饺包十二道褶子,这样既好看又能锁住汤汁。”
她包了一个虾饺给张师傅看,褶子均匀整齐,像一朵小小的花儿。张师傅赞叹道:“苏姑娘的手艺真是绝了,这褶子包得比御膳房的师傅还精致。”
苏软桃笑着说:“您过奖了,我也是练了很多次才学会的。蒸虾饺的时候要用大火,水开后蒸五分钟就好,时间长了虾馅会老,影响鲜味。”
正说着,萧璟渊来了,看到张师傅,笑着说:“张师傅也在,看来是来偷师的?”
“王爷说笑了,我是来向苏姑娘请教的,苏姑娘不仅手艺好,还大方,毫无保留地教我,真是难得。” 张师傅笑着说。
萧璟渊坐在苏软桃身边,看着她认真讲解的样子,眼底满是骄傲。等到苏软桃把虾饺蒸好,他第一个尝了一口,笑着说:“还是我家软桃做的最好吃,张师傅,你可要好好学,别把这么好的手艺学走样了。”
张师傅也尝了一口,眼睛一亮:“好吃!鲜而不腻,春笋脆嫩,虾馅 q 弹,比我在江南吃过的还好吃!苏姑娘,谢谢您,我回去一定好好练习,争取做出和您一样好吃的虾饺。”
临走时,张师傅再次感谢苏软桃,还说:“要是宫里推广成功了,太后肯定会赏赐你的。” 苏软桃笑着说:“不用赏赐,只要大家喜欢我做的药膳,我就很开心了。”
萧璟渊看着张师傅离开的背影,对苏软桃说:“你呀,就是太善良了,什么都愿意教别人,不怕别人抢了你的生意?”
“我不怕,” 苏软桃摇摇头,“药膳的关键在于用心,不是学会了做法就能做好的。而且把好的手艺传出去,让更多人吃到江南的味道,也是我娘的心愿。”
萧璟渊握住她的手,轻声说:“你说得对,用心做的食物才最有味道。软桃,你不仅手艺好,心肠更好,我真为你骄傲。”
午后的阳光暖洋洋的,小馆里飘着春笋虾饺的香气,还有客人的欢声笑语。苏软桃知道,她的药膳不仅能让客人喜欢,还能走进皇宫,让更多人知道江南的味道,这是她最大的荣幸,也是对母亲最好的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