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底的晚上,小馆收摊后,苏软桃坐在桌前,看着摊开的账本,眉头紧紧皱着。账本上的字迹歪歪扭扭,收入和支出记得乱七八糟,有的地方还涂涂改改,她数了半天,也算不清这个月到底赚了多少。
“姑娘,要不我帮你算算?” 春杏端着一杯温牛奶走过来,看到她愁眉苦脸的样子,忍不住说,“我小时候跟我娘学过记账,或许能帮上忙。”
“不用了,你也累了一天,早点歇吧。” 苏软桃摇摇头,继续对着账本叹气 —— 她擅长做饭,却对数字一窍不通,之前都是大概记个流水,现在小馆生意越来越好,账本也越来越乱,再不整理清楚,下个月就更麻烦了。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敲门声,苏软桃抬头一看,是萧璟渊。他手里提着个食盒,里面是刚做好的江南汤圆,笑着走进来:“还没睡?在忙什么呢?”
“阿渊,你怎么来了?” 苏软桃赶紧把账本合上,有点不好意思,“没什么,就是在看账本。”
萧璟渊注意到她的小动作,走过去拿起账本,打开一看,忍不住笑了:“你这账本,比我当年学武的招式还乱,难怪你算不清。”
“我…… 我不擅长记账嘛。” 苏软桃耳尖一红,小声说,“小时候娘负责做饭,爹负责记账,我从来没管过这些,现在才知道这么难。”
“没关系,我教你。” 萧璟渊坐在她身边,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三个格子,“你看,左边记收入,中间记支出,右边记结余,每天都记清楚,月底一汇总就知道赚了多少。”
他手把手地教苏软桃,笔尖偶尔会碰到她的手指,温热的触感让两人都僵了一下,又赶紧收回。萧璟渊清了清嗓子,继续说:“收入要分清楚,比如羊肉汤多少钱一碗,虾饺多少钱一笼,支出也要记清楚,食材多少钱,柴火多少钱,这样才不会乱。”
苏软桃认真地听着,按照他说的,在新的账本上慢慢写着。萧璟渊在旁边看着,偶尔帮她纠正写错的地方,语气耐心得很:“这里写错了,羊肉的支出是五十两,不是十五两,你看清楚数字。”“收入这里要写清楚日期,不然月底不知道哪笔是哪笔。”
春杏在旁边看着,偷偷地笑 —— 王爷对姑娘可真有耐心,要是换了别人,早就不耐烦了。她悄悄退出房间,把空间留给两人。
不知不觉,已经快到子时了。苏软桃终于把这个月的账本整理清楚,看着整齐的字迹和清晰的收支,开心地说:“阿渊,我终于算清楚了!这个月赚了两百多两,比上个月多了五十两!”
“真棒,你真聪明,一学就会。” 萧璟渊笑着说,揉了揉她的头发,“累了吧?快尝尝我带来的汤圆,甜糯的,能补补身子。”
苏软桃拿起勺子,小口小口地吃着汤圆,心里暖暖的。她看着萧璟渊,轻声说:“阿渊,谢谢你,要是没有你,我肯定还在对着账本发愁。”
“跟我还客气什么。” 萧璟渊看着她吃汤圆的样子,眼底满是温柔,“以后每个月底,我都来帮你记账,直到你学会为止。”
“不用,我已经学会了,以后我自己记,等记好了再给你看,让你检查。” 苏软桃摇摇头,她不想总麻烦萧璟渊,想靠自己把小馆打理好。
萧璟渊点点头,没再坚持:“好,要是遇到不懂的,随时问我。”
夜深了,萧璟渊准备离开,苏软桃送他到门口。路灯的暖光映着两人的身影,萧璟渊突然说:“软桃,你记不记得我们第一次在江南小馆见面,你也是这样,对着账本发愁,还是我帮你算清楚的。”
苏软桃愣了一下,笑着说:“当然记得,那时候你还说我笨,连账本都记不好。”
“那时候是跟你开玩笑的。” 萧璟渊看着她,眼神认真,“你一点都不笨,你只是擅长做饭,不擅长记账而已。在我心里,你是最厉害的。”
苏软桃的脸一下子红了,赶紧低下头:“你快回去吧,路上小心。”
萧璟渊点点头,转身离开,走了几步又回头:“记得早点休息,别再熬夜了。”
苏软桃站在门口,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夜色里,心里像浸了蜜一样甜。她摸了摸口袋里的账本,暗暗想:以后一定要把账记得更清楚,不让萧璟渊担心,也让他知道,她能靠自己把小馆打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