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大刚呵呵一笑。
他伸出手,从太监手里接过了那卷黄绫。
东西很轻,飘飘的没什么分量。
可落在聂大刚手里,却似有千钧之重,压得他指骨都在发麻。
先帝啊先帝,你还真是死了都不安生!
非要拉着这满朝文武,给你那狗屁倒灶的帝王生涯,来一场盛大又血腥的陪葬!
黄绫被一点点展开。
朱砂御笔写就的名字,猩红刺眼。
排在最前面的几个,赫然是当朝三公九卿,国之重臣!
太尉,李大年!
御史大夫,冯劫!
名单往下,是各部尚书,地方郡守,甚至还有几个在朝中向来有清正贤名,却因与先帝政见不合而被边缘化的老臣。
聂大刚一个字一个字地看下去,眼神扫过每一个名字,每一个官职。
每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他脑海里就自动浮现出一张张嘴脸。
或谄媚,或倨傲,或伪善。
这些人,在他大哥还在的时候,有几个是真心辅佐?
又有几个是阳奉阴违,在背后下死手捅刀子?
当他的视线落在一个名字上时,手指猛地顿住。
中车府令,韩谈。
一个在朝堂上毫不起眼的小角色,却是先帝身边最得宠的宦官!
此人掌管皇帝的车驾、服饰,能随意出入皇帝寝宫,几乎与先帝形影不离。
聂大刚记得清楚,二哥当年不止一次跟他抱怨过。
这个韩谈,表面上温和恭顺,实则心思比谁都毒,最会揣摩上意,也最会挑拨离间!
二哥的许多利国利民的政策,在朝堂上通过了,到了先帝那里,却总会被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驳回,背后或多或少,都有这个韩谈的影子。
聂大刚的唇角勾起一抹弧度,却没有任何笑意。
很好。
你们一个都跑不掉。
他将黄绫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看了三遍,将每一个名字都刻进脑子里。
然后,他将黄绫重新卷起,握在掌心。
他在脑海中给赵高下了一道命令。
【赵高!这上面的所有人!要罗网去查,彻查。】
【是!】那头的赵高回应道。
现在的罗网,探查能力得到惊人的提升。
聂大刚相信那些罗网剑奴一定会把名单上每个人的底细都查个底朝天。
哪怕是他三岁时偷看邻家寡妇洗澡,罗网剑奴也能把证据摆在他面前。
沉思了一会后,聂大刚继续下令。
【赵高,朕要的是他们谋逆的证据。】
【奴婢明白了。罗网办事,请陛下放心。这世上,没有罗网制造不出来的证据。只要陛下想让他们谋逆,他们就算是忠心耿耿的社稷之臣,也得给奴婢老老实实地坐实了这谋逆大罪!】
【去办吧。】
【是!】
聂大刚当然清楚先帝留下这份名单的险恶用心。
新皇登基,根基未稳,若是此刻大开杀戒,必然会引起朝野动荡,人心惶惶。
先帝那老东西,就是想看他陷入两难!
杀,则朝局不稳,他聂大刚会背上千古骂名!
不杀,皇权不固,这些盘根错节的旧臣势力,迟早会成为心腹大患!
好一招毒辣的阳谋!
只可惜,他算错了一件事。
他以为他聂大刚会在乎什么狗屁骂名?会在乎朝局是否动荡?
他在乎吗?
他不在乎!
他只在乎一件事——为他大哥、二哥报仇!
当初大哥二哥的死,固然是先帝的猜忌和狠毒。
但名单上的这些人,又有哪个是无辜的?
不是落井下石,就是推波助澜。
他们每一个人,手上都沾着大哥和二哥的血。
现在,先帝亲手把屠刀递到他的手上,还贴心地附上了一份杀人名单。
这简直就是一份厚礼。
一份来自地狱的,却又正中下怀的厚礼。
聂大刚甚至想感谢先帝。
谢谢你,为我扫清了最后一点障碍,也为这些人的死,找到了一个最完美的理由。
他们不是死于新皇的清洗,而是死于先帝的遗诏。
一场针对大庆官员的大清洗,就要开始了。
聂大刚返回皇宫中。
他闭上眼,想起大哥和二哥的脸。
大哥,二哥,你们看着吧。
害你的人,我都会收拾。
这时,殿外有小宦官通报:
“启禀陛下,太尉大人李大年,殿外求见。”
聂大刚猛地睁眼。
李大年?
他低头看向黄绫,上面第一个名字,就是“太尉李大年”。
来得正好。
是想试探我,还是来表忠心?
聂大刚脸上露出一点冷笑。
他把黄绫往桌上一放,整了整衣服,恢复成威严的样子。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