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道总管吴思道上前一步,躬身递上一卷账册:“陛下,这是山西各郡县的救灾明细,请陛下御览。”
他的官袍洗得有些发白,颔下的胡须却梳理得整整齐齐。
“吴总管,山西的各郡县能够全力配合朝廷救灾,朕很是欣慰。不过,先不必急着看这些。”杨勇摆摆手,目光落在旁边那个背着绘图筒的中年人身上。
“这位便是王爱卿吧?”
王弼连忙拱手:“臣王弼,参见陛下。”
他的手指关节处布满老茧,指甲缝里还嵌着泥土——显然是刚从工地上赶来。
杨勇的语气里带着赞许:“朕听说你改良了钻井法?快带朕去看看那些水井。”
王弼应道:“臣遵旨!”
众人陪同杨勇向晋阳城行去。
一行人行至城外的安置点时,正遇上几个妇人提着陶罐排队打水。
井口用青石砌成,旁边竖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晋阳县第三十七号井”。
一个扎着双丫髻的小姑娘提着半桶水经过,看到杨勇身上的龙袍,吓得连忙躲到母亲身后。
王弼笑着安抚道:“别怕,这是当今陛下。”
然后对杨勇说道:“陛下您看,这井深三丈六尺,用陶管做井壁,既防坍塌又能滤水。”
他俯身敲了敲井沿的陶管,发出清脆的响声,“臣带人在十二个受灾县钻了四百二十七口这样的井,足够应付春耕了。”
杨勇弯腰看着井中清澈的倒影,随即称赞道:“王卿家!做的不错!”
“臣谢陛下夸奖!”王弼有些受宠若惊。
杨勇起身又问道:“汾河改道的工程如何了?”
“回陛下,主河道已疏通完毕,只是支流还需时日。”
王弼指着远处正在施工的河岸,“臣采用了‘束水攻沙’之法,用竹笼装石加固堤岸,比传统夯土更耐用。”
杨谅在一旁补充道:“皇兄,多亏了王大人。前些日子忻州百姓快渴疯了,都是靠这些新井救了急。”
他指着不远处的帐篷区说道:“你看那里,已经安置了三万多灾民,每日两升粟米,病者有医官诊治。”
杨勇顺着杨谅所指的方向看去,“走,陪朕过去看看。”
杨勇走到一个帐篷前,掀开帘子。
里面住着祖孙二人,老汉正给孙子喂粥,粥里掺着野菜,却熬得稠稠的。
见有大官模样的人进来,老汉慌忙就要下跪,被杨勇扶住了。
“老人家,日子还能过下去吗?”
老汉激动得声音发颤:“能!能!托陛下的福,有粥喝,有地方住,比前些日子强多了!”
他指了指孙子身上的补丁衣服,“这还是官仓发的呢。”
以往遇见大灾之年,受灾的百姓活命都难,背井离乡逃难者比比皆是,官府也无能为力。
如今这些百姓还能有得吃穿,今后还会分配田地,他们打心眼儿里感激朝廷。
“感谢朝廷让俺们活命!”
“陛下天恩浩荡!”
“吴大人是好人呐!”
“是啊,多亏吴大人,不然咱们早饿死在逃难的路上了。 ”
…………
离开安置点时,杨勇紧皱的眉头舒展了些。
吴思道说道:“陛下,那些趁火打劫的地主和贪官,臣已按律处置了。忻州县令克扣赈灾粮,已被革职查办;平遥县的张财主不但囤积居奇,还阻挠官府赈灾,其家产查抄后全部分给了灾民。”
杨勇的声音冷了几分“嗯,吴卿家,你做得很好,没有辜负朕的期望。乱世需用重典,但不可牵连无辜。那些家眷,给些盘缠让她们自寻出路。”
“臣遵旨。”吴思道心中暗叹,陛下果然是赏罚分明。
吴思道领着众人往晋阳城行去。
午时刚过,晋阳城门便遥遥在望。
这座山西道的治所比雁门郡繁华得多,城墙上的士兵见龙旗飘扬,纷纷跪倒行礼。
城门内外的百姓更是自发地列起长队,捧着茶水和干粮,脸上带着敬畏与感激。
“是陛下!陛下亲征回来了!”
“听说陛下在雁门杀退了二十万突厥兵呢!”
“多亏陛下先前派人来救灾,不然今年这大旱,咱们早就饿死了!”
…………
消息传到城中时,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
一个瘸腿的老兵拄着拐杖挤到队伍前面,看到杨勇便大喊:“陛下!草民愿带儿子参军,跟着您杀窦建德去!”
他身后立刻响起一片附和声:“俺也去!”“算俺一个!”
杨勇勒住马,看着这些面带菜色却眼神炽热的百姓,动容不已,此时心中已有了计较。
他高声道:“父老乡亲们,俗话说得好,'宁为盛世犬,不做乱世人'。当今天下,纷争不断,朕也希望能尽快结束这乱世,还天下以太平,让大隋的每一个百姓都能过上安稳日子。”
杨勇顿了一下,“今天,你们能主动投军,跟随朕一起保家卫国,讨伐叛逆,为天下黎民而战,这让朕十分感动,也十分高兴!你们放心,当兵不仅有粮有饷,而且将来若是活着的,朕给你们记功,将来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就算战死了,朝廷也会养你们的家!”
“陛下万岁!”欢呼声震得城砖嗡嗡作响。
杨勇吩咐吴思道安排人立刻现场成立了征兵处,愿意报名参军可以立刻前去投军。
众人一看真的可以当兵,立即围了过去踊跃报名参军。
“俺叫张二河!俺要报名参军!”
“俺也要跟着陛下!将来光宗耀祖!”
“算俺一个!”
“别着急,一个个来……”
…………
汉王杨谅悄悄对杨勇竖起大拇指,说道:“皇兄,你这招太高了!”
杨勇在旁看着踊跃参军的场面,笑而不语。
这时,刚忙碌完的吴思道走过来说道:“陛下,臣安排了酒宴……”
“吴卿家,如今正是灾荒之时,酒宴就免了吧。给随行的众位卿家安排一些饭食即可。走了一上午的路,诸位卿家应该都累了,都各自去歇息用饭吧。”
“这……臣遵旨!”吴思道只好叫人撤掉酒席,换成饭食给诸位大臣送去。
下午,杨勇休息了片刻,又带着杨谅、吴思道、王弼等人在晋阳城中了解情况,视察民情,总体趋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