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敬宗的营帐中,所有人已经到齐,众将领分列两排,肃穆而立。
火光照在众人的脸上,高敬宗一一扫过他们。
“本将军接到赵元帅命令!行动就在今夜!弟兄们,咱们立功机会到了!接下来本将军作如下部署!”
所有人都不自觉得挺胸抬头,等待高敬宗的安排。
“孙桐、张厚!”
“属下在!”两人出列。
高敬宗神色郑重地看着眼前的两个将领,沉声下令:“你二人各领一千人马去控制住北门和西门,然后紧闭城门!记住,不能放走一个突厥人!要是走脱一个,我拿你们是问!”
“是!将军!”孙桐、张厚二人神色一凛,拱手领命。
高敬宗再次嘱咐道:“等到隋军到了城外,立即放他们进来,配合他们进攻突厥人,明白了吗?”
“明白!”二人齐齐拱手。
高敬宗微微颔首,再次说道:“你们立即行动吧,一定要小心行事,不能被刘武周和突厥人发现,否则的话,咱们的计划就落空了!”
“是!”二人领命而去。
“两位将军,一切就都看你们的了!拜托了!”
高敬宗又朝两人拱了拱手。
孙桐、张厚二人连忙还礼,“将军放心!属下一定完成任务!”
“嗯,下去准备然后立刻出发!不得有误!”
“是!”说罢,两人出了营帐。
高敬宗喊道:“魏舒!”
“末将在!”
“今夜你带人负责在东门处接应赵元帅大军进城,不得有误!”
“是!”
魏舒领命而去。
“其余众将带领本部兵马,跟随本将军占领城中的各个要冲、仓库等,准备配合隋军拿下代郡!”
“是!”众人齐声道。
夜,如浓稠的墨汁般笼罩着代郡城。
孙桐握着刘武周的令牌,他身后的一千精锐,刀刃在月光下泛着森冷的光。
队伍悄无声息地朝着西门移动,脚步声被刻意放得极轻,唯有偶尔的甲胄轻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
西门城楼之上,突厥哨兵百夫长阿齐烈正倚着城墙,百无聊赖地把玩着弯刀。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他警惕地抬头,便看见孙桐带着一队人马快步走来。
“什么人?” 阿史那烈大喝一声,手中弯刀出鞘,寒光闪烁。
孙桐不慌不忙,高举令牌,朗声道:“奉定杨天子之命,前来换防!”
令牌在月光下泛着幽幽的光,上面 “定杨天子刘”五个大字清晰可见。
阿齐烈眯起眼睛,狐疑地打量着孙桐等人,“换防?为何如此匆忙?”
孙桐神色镇定,沉声道:“大王担心隋军趁机偷袭,特命我等前来加强西门防守!”
说着,他向前几步,压低声音道,“大王还说,若有人阻拦,便是通敌!”
阿齐烈脸色一变,他虽心有疑虑,但令牌不假,又听得 “通敌” 二字,心中不免忌惮。
犹豫片刻,他挥了挥手,示意手下放行。
就在所有的突厥士兵放松警惕的瞬间,孙桐眼神一凛,猛地抽出腰间长剑,寒光一闪,阿史那烈的喉咙便绽开一抹血花。
与此同时,隋军士兵如猛虎出笼,弯刀、长剑纷纷出鞘,突厥士兵还未反应过来,便被斩杀在地。
一时间,西门城楼喊杀声四起,鲜血飞溅,染红了冰冷的城墙。
几乎同一时刻,北门方向也传来激烈的打斗声。
张厚同样手持令牌,以同样的手段骗过了北门守将。
只是,北门的突厥士兵更为警觉,察觉到异样后,立刻拔刀反抗。
张厚大喝一声,率先冲入敌群,手中长刀挥舞,如虎入羊群。
他身后的副官紧随其后,带领士兵与突厥人展开近身肉搏。
“杀!” 张厚怒吼一声,长刀劈向一名突厥士兵,刀锋直接将对方的头盔劈开,鲜血溅了他一脸。
张厚一把推开他,往身后看去,见有突厥士兵要逃跑,心中焦急,对着手下喊道:“拦住那几个想溜的突厥人!快放箭!”
顿时,一阵箭雨射向要跑的突厥士兵,几个身影顿时倒了下来。
随后,张厚又带几个人跑过去每个突厥人补了几刀才放心。
张厚最后终于将北门的突厥士兵全部斩杀。
“紧闭城门!把尸体都搬到一旁去。” 张厚气喘吁吁地喊道。
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巨大的城门缓缓关闭,发出沉重的 “吱呀” 声。
然后开始搬运突厥人的尸体。
张厚站在城楼上,看着城外的黑暗,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
西门这边,孙桐也顺利控制了城门。
他看着满地的突厥士兵尸体,擦了擦脸上的血迹,对着手下士兵道:“打扫战场,守住城门!”
士兵们齐声应是,一边快速清理尸体,一边紧张地布置防守。
张厚和孙桐随即分别派人通知高敬宗已经拿下城门。
此时的代郡城,暗流涌动。
突厥大营中,康鞘奈砵利等人还在为即将的出逃做着最后的准备,丝毫没有觉察到北门和西门已经落入隋军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