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举报的风波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虽渐渐平息,却在“星火无限”团队每个人的心中刻下了更深的印记。它非但未能瓦解团队的斗志,反而像一块磨刀石,将众人的意志淬炼得更加坚韧。所有的精力,都被投入到最终的技术堡垒——端到端加密——的攻克上。
赵青几乎进入了疯魔状态。天台上林渊的话语点燃了他全部的斗志,他将自己锁在孵化器的角落里,与满桌的密码学公式和协议流程图搏斗。双棘轮协议的理念已经明确,但魔鬼藏在细节中:如何高效地实现密钥的连续更迭?如何优雅地处理设备丢失、新设备加入时的密钥协商与信任建立?如何保证在复杂的网络延迟和消息乱序下,通信双方依然能准确同步密钥状态?
那段时间,赵青的草稿纸如果铺开,足以覆盖整个办公室的地面。他时而亢奋,时而沮丧,经常因为一个灵感的迸发而彻夜不眠,又因为一个难以逾越的逻辑陷阱而陷入长时间的沉默。张华和刘峰都自觉地不去打扰他,只是默默地将咖啡和食物放在他的桌角。
林渊则扮演着导师和最后防线的角色。他并不直接给出答案,但当赵青的思路陷入死胡同时,他会适时地提出一个关键问题,或者指出某个被忽略的论文中的相关思路,引导赵青自己找到出路。这种引导,远比直接传授更锻炼人。
转机发生在一个凌晨。赵青在连续工作了近四十个小时后,眼球布满血丝,但眼神却异常明亮。他颤抖着手,在代码编辑器里敲下了最后一段核心逻辑,运行了测试用例。
绿色的通过提示符,一个个在屏幕上亮起。
没有欢呼,没有跳跃。赵青只是长长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整个人像虚脱一般瘫倒在椅子上,嘴角却难以抑制地向上扬起。
“林渊……好像……成了。”他用尽最后力气,给林渊发了条短信。
第二天,当林渊和张华、刘峰看到赵青演示的加密原型时,都感到震撼。虽然界面依旧粗糙,但背后的机制已经成型:两台独立的电脑,通过“星火同步”的客户端,成功建立了一个加密通道。任何在通道内传输的数据,都被分解成密文块。而位于中间的服务器日志显示,它转发的只是一堆无法解读的乱码。即使拥有服务器的最高权限,也无法窥探用户同步内容的丝毫。
“我们……我们真的做到了?”张华看着那堆乱码,难以置信。这意味着,从理论到实践,他们拥有了一套真正意义上的、服务器零知识的端到端加密同步方案。这在国内乃至国际的同类型产品中,都堪称顶尖。
“是的,我们做到了。”林渊重重地拍了拍赵青的肩膀,“赵哥,你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东西。”
这一突破,意义非凡。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功能,更是“星火同步”最核心的价值主张和难以逾越的护城河。凭借这一点,“星火同步”就有了在巨头的夹缝中屹立不倒的底气。
也就在这个技术取得决定性突破的时刻,“国创投”那边的消息,终于传来了。
李总监亲自打来了电话,语气比上次见面时温和了许多。
“林渊同学,经过我们内部严谨的评估和上会讨论,我们认为‘星火同步’项目,尤其是在数据安全和自主可控技术路径上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前瞻性。”李总监顿了顿,说出了关键信息,“我们原则上同意,对‘星火无限’公司进行战略投资。”
林渊的心跳漏了一拍,但他努力保持平静:“感谢李总监和国创投的认可。不知具体的投资方案是?”
“投资额度为5000万人民币,占股20%。”李总监报出了一个远超市场常规A轮投资的数额和估值,“但是,”他话锋一转,“我们有几个条件。”
林渊屏住呼吸:“您请说。”
“第一,公司核心技术和数据服务器,必须留在国内。第二,我们需要一个董事席位,对公司的重大战略决策拥有知情权和一定的否决权,特别是涉及技术出口和股权变更事宜。第三,团队,尤其是核心技术骨干,需要签署更严格的保密和竞业协议。第四,我们希望‘星火同步’的未来版本,能优先考虑适配国产操作系统和芯片环境。”
条件苛刻,尤其是第二条,意味着“国创投”将深度介入公司治理。但这5000万资金和“国创投”这块金字招牌带来的战略价值,同样无可估量。
这是一个重大的抉择。接受,意味着“星火”将背上“国家队”的烙印,获得前所未有的支持和保护,但自主性将受到一定限制。拒绝,则意味着继续在市场的风浪中独自挣扎,面对辰光科技等对手时更加艰难。
机遇与约束,如同硬币的两面,同时摆在了林渊和整个团队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