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嫔一尸两命暴毙宫中。
王家二姑娘病重。
齐王妃位置一时空闲了出来,惹得世家们蠢蠢欲动。
“娘娘,左相府传来消息,崔相已为崔家长女定下了婚事,刚刚请了媒人进府,眼下的功夫,怕是已经交换了庚帖。”
周贵妃在崔相府安了探子,媒人刚进府,消息便传到了喜阳宫。
三公主坐在周贵妃下首,摆弄着手中的绣线,各色绣线缠成一团,没好气的被她丢在脚边。
“呵..”
周贵妃冷笑了一声。
“崔相这个老狐狸,动作倒是快。”
“怕是陛下给崔相施压了。”
三公主是知道母妃想为哥哥娶崔家长女的,此刻也有些不满。
“哥哥身为皇子,贵不可言。崔相就这般不想把女儿嫁给哥哥吗!”
“那崔家女嫁给哥哥都是高攀了,还敢这般推诿。”
周贵妃瞥了女儿一眼,
“怕是崔相心大,看不上我的星儿。”
兵部尚书选任一事,已经传遍了后宫。
周贵妃又岂能不知崔相同时举荐了傅大人和董大人二人。
那傅大人立场不明,董成儒可是先皇后一母同胞的兄长,太子亲舅,彻彻底底太子一派的人。
“母妃,崔相此番作为,岂不是彻底表明了自己是太子一派!”
二皇子掀开帘子,母亲和妹妹刚刚的对话尽收耳中。
周贵妃摇了摇头,
“倒是不见得。”
“崔相此人如泥鳅一般,油盐不进。”
“此番作为怕是为了向陛下表忠心,不见得是入了太子一派。”
毕竟崔相一向打着纯臣的旗号。
从来不偏向哪位皇子。
“可崔相如今把长女嫁了出去,我们该如何拉拢山东陈家?”
自从董家退居汝阳老家后,山东陈家便乘势崛起。
现如今随着董家慢慢复起,二皇子一派也需要一个文臣世家做靠山。
“那仰齐舒如今掌了兵权,又进了兵部,也不知道父皇怎么想的,居然敢让皇子掌兵权。”
二皇子忿忿不平,自庆朝建国以来,就没见哪个皇子掌兵权的。
父皇这般看重那个西北回来的臭小子,却把他安排到犄角旮旯的地方。
周贵妃倒是觉得这是件好事。
“三皇子掌权,又不是太子掌权。你这般忿忿不平,又怎知太子又何尝不是呢?”
“母妃,太子和三弟可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三弟掌兵权又和太子掌兵权有何区别?”
说到底不都是太子一派的。
自三皇子回朝,周贵妃的人便被派去了西北。
这个曾经的“李舒”,现如今的仰齐舒自去西北以来,所有的消息都被传入了京城。
“你可知,你父皇曾经想为太子聘平西侯李远的独女为太子妃?”
二皇子自然是知晓的。
还知道母妃为了此事,专门给表哥传信,让表哥去了一趟襄阳城。
“李远的独女李轻婉,和你这个三弟从小青梅竹马般长大,情谊深厚。”
“平西侯对这个女儿疼的如眼珠子一般,此次李远肯将兵权交给三皇子,也是有嫁女儿的原因。”
“若是李轻婉出了什么事,攀扯到太子身上,你说你这个三弟,是更看重自己从未见过的一母同胞的兄长,还是青梅竹马般长大的未婚妻?”
周贵妃自陛下赐婚那夜起,便计划好了如何潜移默化的离间这对亲兄弟。
“从小一起长大的亲兄弟,为了利益还有翻脸的时候,更别说这对不是那么亲厚的亲兄弟呢。”
二皇子听到母妃这样说,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母妃,你这是想好法子了?”
周贵妃放下手中的茶盏。
“你啊,什么时候才能让母妃少操点心。”
“若你能有你表哥一半能干,你母妃我白发都能少生两根。”
二皇子从小就被母妃和自己的表哥比,自然不服。
“母妃让表哥派人去杀董成儒一家,又拦了董家向东宫求助的书信,表哥不也没办好母妃的差事,现如今那董成儒都要进京任职户部左侍郎了!”
“母妃,你当初就不该杀椿城那个女人,害得表哥都不用心为我们办差了。”
周贵妃瞪了二皇子一眼,三公主听到不该听的,忙问道:“什么女人?”
二皇子被母妃斜瞪了一眼,也不敢再说话。
“你懂什么?你表哥被那边境的贱蹄子迷了心智,还妄想将人带回京来。若是你母妃我不早早的解决了那个女人,你当你表哥还有心思为你的大事奔走?”
周贵妃没想到自己这个从小便省心的侄子,妄图做出金屋藏娇之事。
还想将那个女人聘为世子妃。
若不是她在侄子身边安插了人,早早的知道了这个消息,又让丽嫔遣了王家的人在边境杀人灭口。
怕是侄子真把人带回京了。
到时候世子妃还没进门,便得一宠妾或者外室,哪还有世家女敢嫁进忠武侯?
事实证明她的决断是对的。
侄子只是短暂的伤心了一段时间,便投入到了正事里。
“此事你们都给本宫烂在肚子里!万万不可让你们表哥知晓。”
周贵妃对自己这个侄子的脾气再清楚不过。
若是被他知道了自己心爱的女人,是被自己亲姑姑差人放火烧死。
少年气盛,怕是要因此事和他们离心。
周蔚言是个可用之才,也是二皇子一派最大的助力。
周贵妃是万万不会允许周蔚言脱离他们的掌控。
“母妃,你们到底在说什么,表哥心仪何人?”
三公主听着母妃和皇兄如打哑谜一般的对话,大致也能听懂是表哥在边境打仗之时,有了心仪的女子,还想带回京中。
被母妃知晓后,派人暗害了那女子。
表哥现如今还被瞒着。
三公主喜欢周蔚言多年,乍然间听到这个消息,不免有些心酸。
周贵妃没有再回答女儿。
晴雯郡主和侄儿的婚事,她还是要想办法促成。
晴雯郡主被肃王妃禁足的事,周贵妃自然也收到了消息。
肃王一家不肯嫁女入忠武侯府。
可周家却急需肃王的支持。
怕是还要想别的法子促成二人的婚事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