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她刚才就注意到,是那个小姑娘先和苏老大耳语了几句。
而后苏老大才掏出银子的。
妇人心里默默记下了这个小姑娘的面容……
“你先拿钱把丈夫好好安葬,把外债处理一下。”
苏老大语气温和。
“等安顿好了,去城东的苏豆铺找我们就行。报我名字,苏大柱,他们会带你回村。”
说完,他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示意她收好银子。
随即便转身,带着几个孩子继续朝集市深处走去。
围观的人一看事情已了,便三三两两地散了。
“兮儿,你为啥非要买下她们啊?”
苏云辉走在后面,终于忍不住发问。
他刚刚可是看得清清楚楚,是自家妹妹先动的念头。
“二哥,我看她们挺老实的,言语诚恳,眼神不躲不闪,也怪可怜的。”
苏眠眠放慢脚步,边走边说。
“咱们家最近铺子忙,地里也缺人手,正愁找不到可靠的人帮忙。不如把她们带回村里,给口饭吃,也算是救人一命。”
“可下次你做决定,得先跟我们商量啊。万一碰上骗子呢?”
苏云辉眉头微皱,语气中带着几分担忧。
他实在不放心。
妹妹年纪尚小,心思单纯。
万一哪天被人几句花言巧语就哄骗了,那可怎么办?
“知道了,二哥,以后我一定说。”
苏眠眠眨了眨眼睛,嘴上答应得十分爽快。
至于能不能每次都及时说——那可不好说。
路过一家杂货铺时,苏眠眠几人见天色尚早,便顺势走了进去。
打算看看有没有顺眼的东西可以带回家。
“几位贵客,想买点啥?”
掌柜的正在柜台后擦拭一只瓷碗。
他见有人进门,立刻放下活计,笑呵呵地迎了上来。
苏云东目光在货架上转了一圈,随即开口。
“掌柜的,有没有像样点的茶具?家里长辈爱喝茶,想寻一套好些的。”
“有有有,您稍等,我这就给您取。”
掌柜连忙转身从靠墙的架子上小心翼翼取下一把茶壶。
“这可是好东西,叫‘一粒珠壶’,属于紫砂壶里的一种,出自有名的匠人之手,烧制火候拿捏得刚刚好。”
掌柜一边说,一边将茶壶双手奉上,语气里满是自豪。
“您瞧,壶身圆溜溜的,没脖子,线条流畅,壶盖是往里扣的,严丝合缝,盖顶像个圆珠子,拿在手里也稳当。您再摸摸这质地,温润细腻,泡茶最是提香。”
苏云东接过茶壶,越看越满意。
“这东西多少钱?”
苏云东语气平静,但眼神里已有了几分意动,显然对这把壶颇为中意。
“这个只要两百六十文,还送六只小茶杯,白瓷的,胎薄透亮,配套使用再合适不过。”
苏云东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苏老大,目光中带着征询的意味。
苏老大正抱着胳膊打量别的货品。
听见动静,抬眼看了看那壶,又瞧了瞧掌柜。
随后微微点了点头,算是默许了。
见苏老大同意,苏云东便又和掌柜聊了几句。
接着几人又挑了几样零碎的小东西——
一包纸笔、一把木梳、两副针线,都是家中能用得上的。
掌柜殷勤地一一包好,手脚麻利。
结账的时候,还是苏老大掏出钱袋,数出铜钱递了过去。
一行人走到门口时,正好见街边有人在卖糖葫芦。
苏眠眠眼睛一亮,脚步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
“咱们买几串尝尝吧?看起来挺好吃的。”
其余几人一看,也来了兴致。
“行啊,都买!”
苏老大说完便大步流星地走到摊子前。
两文钱一串,他一口气拿了八串分给大伙儿。
几人吃得不亦乐乎。
见时间差不多,也就提着东西打道回府了。
刚走到苏家铺子门口,还没来得及推门。
就看见之前那个卖身葬夫的妇人带着两个孩子,正站在墙边等着。
苏眠眠一眼就认出了她,赶紧快走两步迎上前去。
“婶婶,事情办完了?怎么还在这儿站着?快进来歇歇脚。”
妇人抬头看见是她,眼里立刻浮现出感激。
“小姐,是这样的。我家欠的债主催得紧,前脚刚听说您家买了我们,后脚就上门要钱了。事情现在都处理好了,真是多谢您……多谢您救了我们一家。”
说完,她便要屈膝跪下。
旁边的苏云桃见状,赶紧上前一步将她拉住。
“咱们乡下人不讲这些规矩,别动不动就跪,多伤人!咱们现在是一家人,您再这样,可就是见外了。”
妇人被拉住后,没再坚持跪下。
只是眼眶更红了,连连点头,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她抹了把眼角,转头牵起两个孩子。
“小姐,我叫张二丫,这是我家两个娃,大娃叫杨虎,小娃叫杨兔。卖身契还没签,还得麻烦大爷带我们去衙门登记一下,办个正经手续。”
苏眠眠一听这名字,觉得有些随便
她想了想,干脆直截了当地问:“你想不想换个名字?以后在苏家做事,也有个体面称呼。”
这话问得挺直白,换作别人,恐怕都不好意思开口。
毕竟名字是父母给的,随意建议改名,多少有些冒犯。
可苏眠眠语气诚恳,并无半分轻慢之意。
张二丫愣了一下,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愿意!请小姐赐名!我……我早就觉得这名字土气,只是家里穷,也没人教我改。”
苏眠眠微微一笑,思索片刻便开口。
“你姓张,不如就叫张月吧。名字简单,听着也清亮。桃桃姐说得对,咱们就是普通人,你也别总把‘奴婢’挂嘴边。以后在这儿,就跟一家人一样,别分得那么清楚。”
苏眠眠一直觉得,人与人之间,不该有那么重的尊卑之分。
张月听罢,连忙点头。
“谢谢小姐赐名!从今往后,我就叫张月了!我定当好好做事,不负小姐厚爱!”
说完,她牵着杨虎和杨兔,小心翼翼地走到苏老大面前。
“大爷,麻烦您带我们去衙门吧,该办的手续,一样也不能落下。”
苏老大点了点头。
“走吧,现在就去,早办完早安心。”
就这样,一群人目送他们离去。
一直到快到酉时,他们才终于回来。
张月的脸上多了几分轻松,孩子们也显得精神了些。
他们手里还捏着几张官府盖过印的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