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古也是个政治老手了,他几乎是立刻察觉出了其中的问题:“若真是想联姻,他大可以堂堂正正向陛下请旨。”
“老夫看他可没有一点这样的意思,反倒是周旋在皇太女和四皇子之间,心底不知在谋算些什么!”
对比皇太女和四皇子争皇位的事,王崇古显然更关心外敌,他分析着陆九渊的心思,越想越觉得这位大景朝的五皇子野心不小。
“他若真娶了七公主,成了我大周的驸马,又与四皇子过从甚密。届时,他借‘亲戚’之名,行插手之实,在外可借大周之势助他争夺景朝储位,在内若四皇子有所图谋,他这‘妹夫’是帮还是不帮?”
“这哪里是结亲,分明是埋下一根搅动我大周朝局的钉子!若是四皇子一个不察,引狼入室,将边境烽火,引入朝堂之内!到时便真是祸事了!”
王崇古越说神色越是凝重:“此事,万不可等闲视之。我大周,绝不能成为他人争夺权位的垫脚石,不能因为内斗让那些外敌有可乘之机!”
裴玄知静静听完,对王崇古的与自己不谋而合的想法表示赞同:“晚辈亦作此想。我已加派了人手去盯着陆九渊。”
“至于联姻之事,只要陛下与朝廷不松口,他便无机可乘。若他真要联姻,不如从宗室里择一适龄女子,封为公主嫁给他也就是了。”
王崇古也觉得是这么个理:“你想的周到,若那五皇子真要联姻,陛下那里,老夫也会去说和。夺嫡一事老夫不想参与,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动摇我大周的根本。”
裴玄知起身,行了一礼:“首辅大人说的是,玄知谨记。”
王崇古见裴玄知这么尊敬自己,心底还是高兴的,如今年轻一代的官员里,裴玄知的才华是最出众的,有这样能干的臣子,是大周之福。
但想到如今朝政的情况,王崇古苍老的眉宇间还是带着挥之不去的忧虑:“说实话,对于皇太女为储君一事,并非老夫固执,轻视女子,只是那位皇太女殿下实在没有明君之相。”
“以前种种荒谬之事就不必说了,近些时日虽比之从前确有长进,但要说能及得上陛下当年的一半,恐怕也未必。”
“这皇位,非同小可,若无过人的魄力与手腕,如何能震慑四方宵小?大景朝可一直对我大周虎视眈眈!”
王崇古说的很委婉,其实他就是瞧不上叶浅宁这位皇太女。
裴玄知安静地听着,没有立刻反驳。
待王崇古说完,裴玄知才开口:“首辅大人的顾虑,玄知明白。皇太女殿下之能,或许尚未完全展露。此前监国疏漏,有其身边小人作祟之故。”
“这些时日,近观皇太女无论是在徐州赈灾,还是在工部新政诸事上都颇有建设,已可见其心系百姓,此皆为明君之基。”
“再者,玄知以为,为君者,未必非要事必躬亲,拥有经天纬地之奇才。关键在于……能否明辨是非,善于纳谏,懂得任用贤能。”
“君王若能汇聚众智,使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又何愁天下不治?”
王崇古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他没想到裴玄知会对皇太女有这么高的评价。
“按你这么说,你是认为皇太女已有明君之相了?”
裴玄知点头答道:“是。”
王崇古并不完全认可裴玄知,但最终他只是摆了摆手:“罢了,罢了。人各有志,看法不同亦是常理。老夫老了,这未来的天下,终究是你们年轻人的。”
王崇古其实是不赞同裴玄知卷入夺嫡之争的,他更希望这难得的俊才能将才智用在江山社稷上,一旦卷入夺嫡,便难保其身。
有些话不能说得太直白,王崇古只能含蓄地提点:“玄知,你才华卓着,心怀锦绣。老夫只望你,无论身处何位,辅佐何人,莫要忘了以江山百姓为重。”
裴玄知听懂了王崇古话中的期许与隐忧,他起身,对着这位为大周操劳了大半生的首辅深深一揖:“晚辈必不负这身官袍所承载的责任。”
王崇古宽慰的点了点头:“好了,不必再提这些事,喝茶。”
……
临清宫。
叶凌薇撅着嘴,一脸不忿地将自己在王府门口被王崇古拦下的事,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那老头儿,只让裴太傅进去,我想进去被他说了一堆规矩道理,横竖就是不让我进去见清猗姐姐!真是气死我了!”
端坐上首的顾清宴闻言,有些担心叶凌薇会不会又使性子,于是忍不住问:“那你是如何应对的?”
叶凌薇嘟着嘴:“我说不过他,又不敢跟他吵架,于是就回来了。”
“父亲,你别总觉得我是小孩子,嬷嬷这些天教导我,我已经懂事了,知道在外面不能太任性,不能丢了皇家体面,连累父亲和兄长。”
顾清宴见女儿这么乖巧,眼底也有了笑意,笑着夸道:“你应对的很好,看来你这几天果真是上进了不少。”
叶凌薇顿时眉开眼笑,蹭到顾清宴身边撒娇:“那是,女儿以后一定不给父亲和四哥添乱!”
叶元明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父亲,我还是觉得不对劲。王夫人早不病晚不病,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重病垂危’?”
“我怀疑这病根本就是幌子!王首辅是不是想借此机会,暗中将清猗送走?”
顾清宴思考过后,摇了摇头:“王首辅这人,古板方正,爱惜羽毛胜过性命。装病欺君,风险太大,不像是他的行事风格。”
“他夫人或许是真被清猗气病了,而他借此机会隔绝内外,防止再生事端,倒是更有可能。”
“不过,你的担心也不无道理。你多派些人手,盯紧王家各处的动静就是了。”
“王崇古身为首辅,不可能一直告假不上朝,等他回到朝堂,府中看守必然松懈,届时再让凌薇去找王清猗,便容易多了。”
叶元明觉得父亲分析得有道理,按下心中的焦躁,点头应下:“是,儿臣明白。”
想明白了王家的事,叶元明转而提起了另一桩更为重要的事。
说到这事时叶元明语气都带上了一丝兴奋:“父亲,还有一事。大景的陆九渊前几日找过我,他有意求娶皇太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