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换防到645高地的一旅三营躲在溶洞里,听到鬼子的炮轰结束,营长杨二喜带领战士们冲出溶洞,等了一个多小时,也没看到鬼子兵进攻,正在诧异之时,听到南巴加方向,传来三声剧烈的爆炸声。
“操,小鬼子不是炮兵轰,步兵冲吗,今天怎么不见步兵冲了。”杨二喜自言自语道。
一连长胡立笑道:“营长,鬼子营地方向的三声爆炸,怎么感觉比他们的炮声还要响,小鬼子在干啥。”
杨二喜摇摇头,大声命令道:“通信兵,把这一反常现象发给黑娃旅长。”
南坎自卫军指挥部外的大树下,武山峰拿着一大碗凉开水,猛喝了一大口,不到九点,缅北的气温就升到了三十五六度,稍稍有点行动,就出一身汗。
“司令,情况真如你所料,各路鬼子,均有气无力地进攻了一通。”刘长庚拿着一叠电报纸,笑着道。
“哈哈,这么热的天,鬼子想要快速撤退,恐怕也没那么容易,长庚,美军提供的天气预报情况怎么样?”
“26、27号是大晴天,28、29、30、31四天为雨天。天气预报已发往各部队。”
“好,对第二师团的合围已部署下去了吧?”
“六门105榴弹炮架在火车上,已运动到了922高地下,第一军炮兵营,炮兵旅三个炮兵营,已运动到指挥地域,五支炮兵部队确定的开炮时间为中午十二点。
空军十二架p-40战机和两架空中堡垒,已满油满弹,准备十二点三十分,对鬼子第二师团营地进行轰炸。
负责堵截的炮兵旅九个连,十二点准时引爆南巴加到古盖之间的三座山坡。所有袭击小队已准备到位。
担负主攻的第一旅第三营昨晚已换防到了645高地,十二点开始向鬼子第二师团发起冲锋,第一军主力6000余人,已运动到922高地附近。”
武山峰接着问道:“第二军和第三军准备得怎么样?”
“第二军和第三军,四条战线上的攻击部队已准备到位,均在十二点准时发起反攻。”
武山峰思索了一会道:“侦察营靠近腊戍的两个班,不是也在铁路边炸塌了一段山体吗,他们的情况怎么样?”
“哦,是侦察营三连五班和二连七班,他们从埋的半截火车上,缴获了二十多门迫击炮和一批炮弹,两个班占据铁路边的有利地形,以不到三十人的兵力,利用迫击炮,把去疏通铁路的鬼子兵,揍得鼻青脸肿,都过去了三天,愣是没把铁路疏通。”
武山峰点头道:“长庚,如果堵截的部队堵不住,是否可以把那里当成挡住鬼子的最后一道防线。”
刘长庚沉思了一会,“司令,如果堵不住,那可有些麻烦。鬼子一旦冲出包围圈,就到了古盖,那里驻有鬼子一个小队,而且有完善的生活设施和一两千缅北人民。第二师团的鬼子到了那里,就能得到一定的补给,相当于可以缓口气,再要想全歼他们,难度就会大很多。”
武山峰略一沉思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命令炮兵旅第三道堵截阵地上的三个连抽出两个,即刻出发。
务必于今日全歼古盖的鬼子小队,破坏基本的生活设施,将群众疏散到附近的丛林中。
而后,一个连队返回第三道堵截阵地,另一个连队加强到侦察营三连五班和二连七班建立的防线,形成第四道堵截阵地。”
“是,司令,我这就去安排。”
密支那北机场,崔青山站在塔台上,看着停机坪上十二架p-40战机和两架b-17轰炸机,神情一阵恍惚。
太快了,缅北自卫军发展太快了,四个月前,他们还在野人山里,被鬼子追得满山跑,四个月后,自卫军发展到了十万人,还有自己的空军,打得鬼子满山跑。
华国有句俗话,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对于缅北自卫军来讲,时间缩短成了四个月,想想就有意思。
“副司令,到了十一点三十分,谢连长请示,是否起飞。”值班参谋大声报告。
“起飞!”崔青山语气坚定地命令。
很快,机场上传来战机的轰鸣声,十二架p-40战机和两架b-17重型轰炸机,连续升空。
922高地下,一辆载有六门105榴弹炮的火车,静静地趴在铁路上,六门炮口同一角度扬起,泛起冷冽的光泽,像六门死神一样,对着鬼子第二师团营地的方向。
王书汉把六门火炮的参数再次检查了一遍,对火炮边表情严肃的各炮手大声笑道:“别紧张,今天是咱们打小鬼子,不是小鬼子打咱们,大家就当是训练,放开了打。来,来,都笑一个,笑一个。”
说完,还冲着所有人,做了个鬼脸,不少战士真的扑哧笑了,一时之间,紧张的氛围减轻不少。
531高地上,张大成站在一棵大树上,拿着望远镜看向远处的鬼子营地,今天天气不错,鬼子营地尽收眼底,透过望远镜甚至可以看到鬼子像小蚂蚁一样,动来动去。
在他身后两根树杈上,站着两个参谋,同样拿着望远镜看向鬼子营地,另一个树杈上坐着两个电台兵,抱着电台正在滴滴答答地发报。
正北方的三座高地上,是第一军炮兵营,他们占据了北方的三座高地,东方的578高地和东南方的425高地,以及自己所在的531高地,加上火车上的重炮,已将鬼子的营地包围,他作为炮兵总指挥,选择这棵视野开阔的大树,作为他的指挥部。
张大成盯着腕表上的时间,十一点五十九分三十秒,大声命令:“开炮!”
“是!”通信兵大声回答。
“滴滴答答!”一阵悦耳的电报声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