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汴梁啊?好大啊!”钟灵只觉得自己眼珠子都不够用了,东瞅瞅、西看看。本来就很大的眼睛瞪得更大了,
“我还以为大理城是很大了,可是,可是……”
“别可是了,汴梁是如今全球最大、最繁荣的城市。”全冠清随意笑道,对于汴梁繁华不以为意。
见识过后世帝都、魔都的繁华,这汴梁即便烟火气很重,却也入不了他的眼。
“什么球?”钟灵愣了一下,没明白全冠清话中的意思。
“嗯……没事,哎,你要不要吃个那个……”全冠清连忙转换话题,指了指远处一个卖糖人的小贩。
“可以吗?”钟灵眼睛一下就亮了。
“有什么不行的。”全冠清不以为意的到了小贩边上道,“给这位小姐来个最漂亮的。”
“嗯嗯,最漂亮的。”钟灵连连点头,眼睛在一个个精致漂亮的糖人上徘徊,闪闪放光。
“这个……”小摊贩打量了一下两人,有些迟疑道,“最好看的龙凤呈祥,不过要一百文。”
“这么贵?”小贩才刚报出价格,钟灵就惊呼出声。
不怪她惊讶,南巅大理物产丰富、粮食一年多熟,物价较中原便宜不少。
一百文可是相当有购买力的。
小贩眼中闪过一抹不以为然,全、钟两人为了旅途方便,穿的都是便宜、结实的麻布衣服。这在汴梁城中显得很不起眼。
加上钟灵说话带点口音,一听就是外乡人。
小贩虽然也不是上等人,可却以汴梁人自居,内心深处是有点看不上两人的。
钟灵没有察觉,只是希冀地看着小摊上漂亮的糖人。全冠清倒是注意到了小贩的表情,一时之间有些腻歪。
他身上有的是钱。
那明教秘密祭坛之中除了盔甲兵器,也有不少的金银财宝。全冠清出来的时候也没客气。
盔甲武器拿不动也懒得拿,可是珍惜珠宝却是带了不少,如今已经全都兑换成了银钱。
便是寻常的大商户,论现金都未必有此时的全冠清多。
可是把钱给这个看不起自己二人的小贩赚了,全冠清却是有点心里不舒服。
凭啥你看不起我,还让你赚我的钱?
就这么一个犹豫的功夫,就听到身边传来一个轻佻、嘲弄的笑声。
全冠清蹙眉回头,就见一个二十多岁的精壮青年人站在身后。
其人容貌尚算清秀,只鼻子稍大。一双眸子甚是灵动。只是全冠清观之,觉得其中少了些正气,多了点轻佻。
或许是因为他现在正色眯眯地看着钟灵。
见到全冠清和钟灵看过来,青年人轻佻一笑,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外乡人,这汴梁繁华不假,却不是什么人都能享受的。”
说着看向钟灵的目光越发灼热,“不过似这等小娘便不同了,这位小娘,可否赏光,我们去长庆楼坐坐?”
若是汴梁人,听到长庆楼的名字就该知道此人身份不一般。
长庆楼位列七十二正店之一,不敢说往来无白丁,但其消费水平也绝非一般人可以承受。
可偏偏全、钟二人都不是汴梁人,也不怎么知晓这边的典故,是以这厮媚眼却是抛给了瞎子。
钟灵蹙眉,不喜地看着这人。
全冠清俊朗非凡,行走江湖以来所见能在容貌上胜过他的只一个段誉。即便是在他人口中听闻的,也就再多一个慕容复。
慕容复不好比,相比起书生气极重的段誉,全冠清身上却是多了几分英气。
而搭讪这人容貌也就是中人之姿,比起全冠清差了好几个档次。
段家血脉大概都有点颜控的意思在里面,钟灵也是如此。一路看惯了全冠清,哪里会将这人看在眼里。
俏丽杏眼一翻哼道:“什么长庆楼短庆楼,本姑娘认识你是谁啊?躲远点,莫要碍了本姑娘游玩的雅兴。”
钟灵的声音轻灵动听,即便是昔日在地牢中骂人的时候清脆得像是唱歌一般。
此时轻嗔薄怒别有一番风情,只把那人看得呆了,竟是直接伸手要来抓钟灵的手腕,“这位姑娘是外乡人不知,那长庆楼可是……”
可是什么还没有说出口,男子就觉得一股奇异的力道从指尖传来。
明明还没有碰到钟灵的手腕,只是碰到一点点衣衫,一股力道就已经传了过来。整个人脑袋朝下一头栽倒在地上。
“哼,就这点本事也敢惦记本姑娘?”钟灵看着倒地的男子,一脸的鄙夷。
这个时代还没有沾衣十八跌这门功夫,但类似的发力技巧却是早有人开发出来。
钟灵一个女孩子,内力未成力道不够。
甘宝宝担心她吃亏,便寻了这么一门功夫教给她。对付正经的江湖人差点意思,但只是一个市井混混,却是容易的紧。
“你,你这贱婢,好生无礼!”那男子被摔在地上倒是并未受伤,非是钟灵手下留情,只因为钟灵不愿他碰到自己身体,只靠衣袖传导力气,不免力道不足。
加之这人身体精壮,似乎还练了些打熬筋骨的本事,是以这一下摔得并不算重。
可被一个小姑娘放翻在地,伤得重不重哪里还重要?重要的是脸面!
这人翻身站起,指着两人,额头青筋直冒,“好啊,你们竟然敢当街行凶。怕不是不知道老子是什么人。”
“我管你是什么人?打你还用挑日子吗?”钟灵说着,小拳头一抬,“再说,再说还打你。”
那人一见,顿时瑟缩了几分,退后半步却又觉得气势丢了。
可再让他上前却又不敢,只是努力撑着场子道,“你们等着,我找人来收拾你们。”说着转身,再次恨恨瞪了两人一眼,快速挤入人群。
全冠清浑然不当一回事儿,再看那做糖人的小贩,看向自己二人的目光已经满是敬畏。
汴梁作为都城,兵丁森严,治安也是整个赵宋境内最好的。江湖人很少会来这里,太犯忌讳。是以汴梁百姓平日里亲眼见到高来高去的江湖豪侠机会比起其他地方少得多。
然而没见过不代表没听过。
汴梁七十二正店不是寻常百姓能够去的,可是给市井小民消遣的酒肆、茶馆却一点都不少。
其中多有说书人,用以作招揽生意的手段。
这时候四大名着中三本都还影子都没有,唯独三国已经有了评话、
虽然还有很多诸如五代平话、隋唐平话之类的后世佳作雏形,但终究还是雏形。
于是很多走南闯北说书人,就将江湖人的轶事将来听。
大家伙爱听!
虽然说到后来几乎都是说书先生瞎编的,可依旧不影响市井趋之若鹜。
甚至最近两年汴梁市井之间最火的人名都已经从苏大学士是北乔峰南慕容。
“大爷……您是,江湖人?”小贩小心翼翼地问道。
“哦,汴梁城内也有江湖人?”全冠清笑道。
他可是听说过,江湖人寻常是不会进入汴梁的,很容易招惹到皇城司的人。大内侍卫之中可也不缺好手。
“没,没见过。”小贩尴尬摇头,“不过听人说起过,那个,大爷只怕是初到汴梁吧?”
“很明显吗?”全冠清笑道,摸出一串铜钱递给那小贩,“龙凤呈祥。”
“哎……这个……”小贩看着那一百文铜钱,明显是非常眼馋,但却又有点不敢收,“要不您还是赶紧走吧?等会那高二找了人过来,可就不好了。”
“哦?”全冠清挑眉,“那高二还是个人物?”
“那高二狗屁不是,可架不住他家主人厉害啊。”小贩苦笑道,“他是苏学士的门下。”
“苏学士?”全冠清一愣。
他有原身的记忆,知道如今朝堂有两位苏学士。
其中一位自然是才华都要溢出来的苏仙苏轼,全冠清刚来得知自己竟然和这一位到了同一个时代,可是满心惦记着一窥真容,只是一直没得机会。
另一位则是其弟苏辙。
这位后世网上被戏称‘为了捞哥哥混到了宰相’的小苏相公虽然带了个小字,不过其实做的官倒是比兄长更大。
只是人们说起只是,还是多言苏轼为苏学士或者大苏学士,苏辙为小苏学士。
“可是苏轼苏大学士?”全冠清不确定地问道。
“对,就是东坡先生。”小贩点头,随后叹气道,“哎,苏大学士何等风流人物,怎的收了这么一个门下走狗,真的是……”
显然这小商贩很崇拜苏轼,即便看不上甚至鄙夷那个高二,但并没有牵连到苏轼的身上。
全冠清听得有趣。
他只以为苏轼在这个时代虽然有名,但更多是停留在文人墨客、上流阶层。
不曾想市井之间也是如此名声斐然,似乎还颇受爱戴。
全冠清却是狐疑,“苏学士如今在汴梁?”
原身脑子里有些许记忆显示,苏轼应该是在杭州知州。大智分舵地处江南,即便是对于官方再不在意,一地的头号长官总是知道的。
更不用说是苏轼这种人物。
“哎,这位大爷有所不知。年初苏大学士就奉诏回京了。说是要调尚书,不过小苏学士……嗯,现在该叫小苏相公了,任了相公,这事儿就耽搁了……”
小贩看全冠清听了苏轼的名头也没有离开的意思,索性收了银钱,一边做起糖人一边滔滔不绝诉说起来。
钟灵则完全不管什么苏轼、苏辙,眼睛里满是逐渐成型的糖人,眼睛里都在冒星星。
全冠清听得新鲜,苏辙还真当过相公啊?
说话间糖人已经成型,钟灵才刚接过糖人,便听到远处一阵嘈杂之声。
一队衙役拿了铁尺、锁链朝这边过来。而在他们身后,赫然是此前那个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