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悠然道,“我给你一些吃食,你自己放着,以后想吃什么也方便。”
她很大方,一挥手,地上就多了十几个半米高的不锈钢桶,里面全部装满了热气腾腾的美味佳肴。
那十几股香味儿扑面而来,顿时馋的林行煜流口水。
沈悠然道,“快放进去啊,香味儿透出去被人闻道就不好了。”
“媳妇,谢谢你。”
林行煜把食物收了后,扑过来紧紧抱着她,狠狠的对那张他觊觎已久的红唇亲了下去。
小玖和一号系统赶紧下线,不敢看。
下午,两人去了百货商场,买了红色呢子大衣,羊绒毛衣连衣裙,黑长裤,小皮靴,围巾,帽子,手套,雪花膏。
又去供销社,给农村的新家添置了毛巾,牙膏,肥皂,卫生纸……
水果糖,花生,瓜子,糕点……
还买了烟,白酒。
把两个背筐装的满满的,两人才意犹未尽的坐上了回村的牛车。
终于到了十月五号,两人大婚的日子,二哥二嫂和三哥四哥都回家了,大哥在参加完阅兵后的十月三号,也带着准媳妇匆匆赶到家。
他这次回家,也是回来结婚的。
前世,他死的太突然,没能把心爱的女人娶回家。
今世,被沈悠然几封信劝着,他鼓起勇气提前跟心上人表白,两人提前把婚事提上了日程。
沈大哥带着准媳妇回家后,经一家人商量,决定十月五号,他和小妹在同一日嫁娶,省时省钱又省力。
当然,这也是经过准大嫂的同意,沈家人才会这么办。
婚前一天,沈大哥给小妹包了个厚厚的大红包,准大嫂也送给沈悠然一床贵重的毛毯。
沈悠然大方的回了沈大哥沈大嫂一对情侣手表。
当然,她是一视同仁,沈二哥沈二嫂结婚时,她也是送的一对情侣手表。
等三哥四哥结婚,她也会一视同仁的送一样的礼物,她系统空间里的情侣手表有好几百对,都是她以前储存的。
她用的借口是林行煜弄来的手表票,钱也是林行煜上交的家底儿。
大哥大嫂见她送这么贵重的礼物,转身又送她一条金项链,把她感动的抱着大嫂腻歪了许久。
还是黑着脸的林行煜,强行把她拉开,“媳妇,你别抱你大嫂,你想抱人就抱我。”
那打破了醋坛子的样子,逗乐了沈悠然。
第二天大婚,沈悠然从早上六点一直忙到晚上八点,累的一双脚走路都疼,林行煜心疼媳妇,打了一盆热水给她泡脚。
泡好脚,他还抱在手上又揉又捏了一番,双脚才没有那么酸疼。
但之后,沈悠然又陷入了另外一番腰酸背疼中,累的她第二天睡到了大中午才起来。
要不是大哥大嫂今日就要启程回部里,她还能睡到晚上起来。
大哥大嫂是晚上的火车,吃了中午饭走,沈悠然从空间拿出一大包的干菌菇干海鲜干豆皮腐竹和几瓶肉酱给他们带去部里吃。
“都是我提前跟人换的,大哥大嫂,你们吃完了,我再给你们邮寄。”
当然,她不偏心,同样的东西,她也给二哥二嫂准备了一份,感动的两个哥哥嫂子回去后,又给她买了不少礼物寄回来。
婚后的生活,沈悠然过的很幸福,家务活有小拇指机器人干,吃饭就去隔壁娘家蹭吃蹭喝,当然,他们也不白吃白喝,每个月他们会拎一百斤细粮过去,还经常上山打猎改善伙食。
只有春耕秋收,两人才会在沈大强的强烈要求下,去地里赚工分。
悠闲的日子,过了六年,在两人的一双龙凤胎儿女四岁时,经济终于开放,林行煜带着妻儿去了城里创业。
在他开的第一家大型超市开业之日,沈悠然终于收到了丁一和张民浩的死讯,两人是在大冬天,被倒塌的土坯房活活给压死的。
而沈瑶娘家与外祖家的人,早就在送去农场的头三年,就陆陆续续的死光了。
被他们家买通伤害过沈家几兄弟的小混混,也在一次打群架时,被沈悠然隐身刺了他们几刀,送他们去了地狱。
刺死沈大哥的人贩子,在一次拐卖小朋友的时候被人发现,遭受乘务民警围堵拦截,人贩子为了逃命,自己从火车上跳下去,摔在铁轨上,一命呜呼。
丁一和张民浩死后,丁父丁母和张父张母伤心欲绝,郁郁寡欢,没几年,都病死了。
龙凤胎七岁时,欺负过原主一家的坏人都死的差不多了,沈悠然的任务也完成了,之后的二十年,她一直陪着林行煜在创业。
二十年后,林行煜成为了省城首富,沈悠然也成了富太太。
这一世,沈大哥在小妹送的护身符的保护下,他出任务没受伤,也没因此退伍,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到了军职级别才退下来,并带着同样退休的媳妇回农村陪伴父母度过晚年最后几年时间。
二哥二嫂所在的食品厂在八几年破产后,夫妻二人在小妹妹夫的帮助下,花了一大笔钱买下了厂子,然后生产八九十年代卖的最疯的辣条,生意火到爆。
沈四哥则是在经济开放之处,就在沈悠然的建议下,把国营饭店的工作卖了,拿到钱后租了一间二层店面,开了县城第一家私人饭店。
生意越做越大,后来饭店成了全国连锁店,沈四哥也成了全国远近闻名的大老板。
沈三哥则是在分田单干时,自己掏腰包,把生产大队的拖拉机买了下来,一开始是给人拉私活,后来在林行煜的资助下,成立了一个货车队。
到了九零年,他的货车队,就扩大成立了物流公司。
沈家四个儿子,除了大儿子是在部里打拼,其余三个儿子在林行煜的资助下,都干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他们赚了钱就捐赠给村里铺路修桥盖学校,让村里人都羡慕沈父沈母生了几个好儿女。
让二老在村里脸上有光。
二老活到了九十多岁走的,他们走时,沈家四兄弟都七十多岁了,重孙子都有了好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