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惯例,工作人员给陈先生戴上大红花,锣鼓队举着横幅,一路敲锣打鼓,带着他游街宣传。
队伍边走边喊:“恭喜陈先生抽中本月第一辆自行车!”
路人纷纷询问:“买了多少包中的?”“花了多少钱?”
陈先生心情大好,笑着如实回答。
当大家听说他只花了一块多钱就赢得一辆自行车时,全都惊呆了。
这种感觉,就像身边有人第一次买彩票就中了一百万。
下午,看着订单数据迅速攀升,刘强却不太满意。
“效果不如预期啊……”
他每天都会记录订单数据,绘制走势图,自行车活动后更是重点标注。
截至目前,已经送出五辆自行车。第一次送出时,当日订单增长200%,随后一周的平均涨幅超过50%。
第二次送出时,当日涨幅180%,七日平均涨幅40%。
之后每次数据都稳步下滑。
第四次时,当日涨幅跌至80%,七日平均涨幅不足30%。
这次稍有好转,但当日涨幅也只有100%左右,预计七日涨幅在20%-30%之间。
照这个趋势,效果会越来越差。
“难道是大家对自行车没兴趣了?”
刘强叫住正在忙着配货的主管,问道:“你觉得送自行车这个活动怎么样?”
“特别好!”主管愣了一下,立刻回答。
“你想要自行车吗?”
主管眼睛一亮,心想:“老板是不是看我辛苦,要奖励我一辆?”
他咽了咽口水,笑着说:“当然想!我本来还打算年底攒钱买一辆呢。”
“嗯……”刘强沉吟片刻,“除了自行车,你还想要什么?”
“电视机!”主管脱口而出。
“还有呢?”
“冰箱!”主管更兴奋了。
“还有吗?”
“洗衣机!”主管激动的声音都变了调,两眼发直,嘴角上扬,活像个被幸福冲昏头脑的傻子。
刘强低声念叨着:“电视、冰箱、洗衣机……这几样东西大概是当下的三大件了。自行车看样子快要淘汰了……”
他丢下呆立的主管,径直走向附近的电器城,想打听这些电器的价格。
原以为电器城会和未来一样,一进门就有热情的销售员迎上来推销产品。
可这里连个大爷的影子都没有,更别提小姑娘了。
长长的队伍排在电视机和洗衣机柜台前,冰箱柜台的人稍微少些。
不用问也知道,电视机卖得最火。
突然,前方传来一阵喧闹,似乎有人吵了起来。
挤什么挤?这队可是我排的!”
“胡扯!我比你先到,能不能讲点公德?”
“那你往后站啊!”
“凭啥?大伙儿都看着呢,你这脸皮咋比城墙还厚?”
抬眼一瞧,原来是两个人为抢购电视机吵得脸红脖子粗。
围观群众听不下去,七嘴八舌劝起来:
“吵啥呀?电视机多着呢,人人有份!”
“就是,前头才排五个人,库存还有十台!”
“东林铁厂批走九台。”
嗬!大伙儿都等着呢,合着全让你家包圆了?”
“关我啥事?我拿九张票买九台有问题?”
“还‘舅买’?你咋不把你姨父姑奶奶都捎上?”
矛头突然转向这个“垄断大户”。
这类闹剧每周准地上演——如今电视机可是紧俏货,国内产量低,黑市价能翻三倍。更关键的是得凭票购买,光有钱可不好使。
闹哄哄吵了半天,最后众人只能悻悻散去。
刘强趁人少凑到柜台前:
“同志,电视机怎么卖?”
“要八寸还是十二寸的?”
“八寸的。”
“没货。”
“那十二寸的呢?”
“也没了。”
“……那你问个啥?”
“不是您先问我的吗?”
“其他尺寸有吗?”
“十四寸的。”
“十四寸啥价?”
“十四寸的也卖完了。”
“靠!”刘强直接爆粗,“耍人玩呢?”
售货员歪着头一脸天真:“没有呀。”
刘强眯起眼睛:“直接把机型、价格、到货时间报给我。”
“这可说不准……”
啪!
两块钱拍在玻璃柜台上。
“我真不清楚……”
啪!
又甩出五块。
“我其实……”
啪!
十元大钞重重落下。
“您这是……”
啪!
“到底说不说?”
售货员面露难色,将钞票拢到身前:“我刚上岗,确实不清楚这些。“
刘强脸色阴沉:“把钱还我!“
在店员指引下,刘强见到了电器城经理,详细询问了各类电器的参数、售价和销售情况。电视机最为畅销,现有三种黑白机型:八寸350元,十二寸500元,十四寸600元。
“有彩色电视机吗?“
“库存不多,价格偏高。“
“具体多少?“
“能调来两款:十八寸熊猫彩电1380元,还有就是......“
“还有什么?“
“夏普21寸平面直角交直流两用彩电,差不多这个数。“经理张开五指。
刘强眯眼盘算着。
“大致就这样,要的话下周带电视票来。“经理转身欲走。
“我想批量采购,但没票证......“
“这不合规矩......“
“可以加价。“
“规矩是死的......总有变通余地。“
谈妥细节后,刘强当场付清全款,另附红包。经理爽快约定三日后提货。
走在街上,刘强满脑子都是后续计划。他准备大造声势,借作坊吸引对手注意,为九州食品厂争取发展时间。虽然受到牵制,作坊利润依然可观。
回过神来已站在家门前。刚触到门锁,身后响起令人不悦的声音。
“刘老板回来了。“
刘强转身,看见陆天明穿着皮衣戴着墨镜,挎着公文包站在台阶下。
“有事?“
“没事不能拜访?不请我进去坐坐?“
“请进。“刘强开门后堵在门口。
陆天明笑着上前,发现无法进入:“就在这儿说吧。“
\"想通了要挖我?\"
\"刘先生大才,陆某求贤若渴。\"
\"月薪一万。\"
\"成交。\"
面对痛快答应,刘强不为所动:\"你的条件?\"
刘强扯了扯嘴角:“刘总眼光真毒......”
“少来这套。”
陆天明话头一滞,立刻堆笑:“爽快人!我想接手刘老板的厂子。”
“开价。”刘强单刀直入。
“您报个数?”
“二十个。”
“成交。”
刘强摊开手掌:“现钱现签。”
“刘老板真幽默,”陆天明干笑两声,“谁随身揣二十万?要不您先......”
话音未落,房门缝里突然探出个半人高的黑影,龇着牙喉咙里发出低吼。
“刚才是不是有人‘呵呵’?”刘强眯起眼睛。
“......哈,哈哈......”
“姓陆的按捺不住了。”刘强摩挲着下巴。什么欣赏人才?三岁小孩都骗不过。
强仔qq糖加上新厂房,年利润稳稳超过二十万。陆天明若真掏钱,他正好拿这笔资金扩产。可对方分明想空手套白狼——等赚钱再结算?真当他是待宰的肥羊?
“的抓紧了......”
晨光穿透窗帘时,刘强正神清气爽地伸懒腰。昨夜隔壁阿婆送的糯米酒甘甜顺口,后劲却让人昏沉睡去,醒来连半点宿醉感都没有,倒是治失眠的好东西。
照例巡视完qq糖工坊的账目,他拐进隔壁新改造的院落。装修已近尾声,熟悉的工头正捶着后腰调整木架。
“李师傅,早。”
上回合作虽有小摩擦,但这老师傅后来跟着他硬怼永东商行的场面,让刘强颇为欣赏。手艺靠谱又有血性,这年头这样的匠人可不多见。
“来一根?”刘强递过烟盒。
“嗬,华子?”李师傅挑眉。
“大前门换个皮嘛。”刘强笑着点火,“今天能收工?”
青烟缭绕中,老师傅指了指崭新的烤炉:“设备调试好了,您随时试机。”
简易生产线主打烘焙功能,耗电量略大但胜在操作简单。刘强很快扛回面粉、淀粉等原料,手法娴熟地调配面团。切成均匀小块搓圆,送进预热好的烤箱——温度130c,五十分钟后见证奇迹。
刚出炉的小馒头散发着诱人的奶香,金黄酥脆的外皮让人食指大动。刘强热情地招呼工友们品尝,却见众人连连后退躲避。
\"别躲了!\"
\"使不得使不得!\"
\"快站住!\"
\"救命啊!\"
\"小心钉子!\"
随着一声惨叫,工人小哥不慎踩中钉子。包扎时刘强突然发现最长的钉子不见了。\"在我屁股上扎着呢...\"小哥哭丧着脸说。当刘强检查伤势时,小哥突然爆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尖叫,当场震得刘强双耳嗡鸣,连旁边工友的耳朵都震出了血。
待听力恢复些后,刘强发现李师傅正狼吞虎咽地消灭着小馒头。\"我就说好吃吧!\"刘强得意道。\"可这是您第十次尝试了...\"工友指着操作台上堆积如山的失败品嘀咕。刘强辩解道:\"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时有人突然发现地上有钱,刘强急忙喊道:\"那是我掉的!\"
经过反复试验,刘强终于研制出口感酥脆、成本低廉的完美配方,为日后创业奠定了基础。
下午的阳光斜照在人才市场,刘强正忙着招募工人。他找回了许久不见的石头,带着样品准备展开宣传攻势。
这次,他要搞一场大的。
奖品已经下单,明天就能送达。
至于商品的名称,他早已想好——
强仔小馒头?你确定?”石头皱着眉头问。
“当然!”刘强自信满满,“这可是我精心推演、深思熟虑的结果,绝对是个响当当的好名字。”
“……”石头沉默片刻,“我怎么觉得你随便乱取的?”
“胡说!”
“抱歉。”石头揉了揉肚子,“中午的瓜吃多了。”
“……反正就这么定了,名字朗朗上口,容易记住。”刘强挥挥手,“宣传不在乎名字多高端,关键是要深入人心。”
石头点点头:“懂了,那第一步怎么宣传?发传单还是……”
“不发传单。”刘强掏出一张纸,“你带着样品,和小伙伴们边吃边喊。”
“行。”
石头接过纸,盯着看了半天,刘强忍不住问:“记住了吗?要不要回去背一晚?”
石头抬头,一脸嫌弃:“你当我傻?就这么两句话还用背?”
纸上歪歪扭扭写着:
**“大人吃大馒头,小孩吃小馒头。”**
**“我要强仔小馒头!”**
刘强盯着他,缓缓道:“我没这么想,但你那眼神,倒像在看傻子。”
“没有!”石头立刻否认,“不需要‘像’。”
“……”刘强叹了口气,从兜里摸出另一张密密麻麻的纸,“看来还是背这个吧……”
“时间紧迫,我这就去!”
话音未落,石头已经一溜烟跑没影了。
“啧啧。”
刘强望着远去的背影,又看了眼进货单,忍不住笑了:“天真啊。”
“愚蠢的大人。”石头在路口停下,把广告词叠好塞进口袋,嘴角一翘,“他现在肯定在得意吧?呵,真当我是小孩……再过七年三个月零十五天,我都能娶媳妇了。”
他七拐八拐,从怀里摸出个炮仗,点燃后高高抛向天空。
“啪!哗啦啦——”
火花四溅,如同一朵绽放的花。
同一时刻,京城各处,几十个孩子同时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