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新王加冕与传奇诞生
加冕仪式的礼乐声响起时,沈小虎正躺在青云宗丹堂的凝神玉床上。
玉床散发的温润灵气丝丝缕缕渗入他的经脉,左肩的伤口已被金疮药敷好,缠着厚厚的白布,却依旧能看到血迹不断渗出。玄尘长老坐在床边,正用银针小心翼翼地疏导他淤塞的“炁”流,老脸上的皱纹里藏着掩不住的欣慰。
“你小子啊,真是把老骨头都给我吓散了。”玄尘长老捻起最后一根银针,轻轻刺入沈小虎的合谷穴,“不过……干得漂亮。”
沈小虎虚弱地笑了笑,声音还带着沙哑:“长老,外面……怎么样了?”
“还能怎么样?”玄尘长老哼了一声,语气却难掩得意,“赵烨那小子加冕时,台下喊的都是你的名字。现在整个中州谁不知道,青云宗有个用‘炁’道硬撼龙脉的沈小虎?”
正说着,陈明静端着药碗走进来,闻言嗔道:“长老就别夸他了,再夸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了。”话虽如此,她眼底的笑意却藏不住,将药碗递到沈小虎嘴边,“快喝药,这是用千年雪莲熬的,能补补你的元气。”
苦涩的药味在舌尖蔓延,沈小虎却喝得心甘情愿。窗外传来隐约的欢呼声,那是新王加冕的礼乐结束了,紧接着便是更响亮的呼喊——不是“太子万岁”,而是此起彼伏的“沈小虎”、“炁道不朽”。
他知道,自己虽未夺冠,却赢得了比冠军更重要的东西。
三日后,当沈小虎能勉强下床时,青云宗山门外的景象让他彻底愣住了。
数以千计的修士排着长队,从山门一直延伸到山脚下,每个人手中都捧着拜师帖,眼神里带着虔诚与期待。其中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有稚气未脱的少年,甚至有几个曾在大比中与他交手的修士,此刻都低着头,脸上带着羞愧与敬佩。
“沈师兄!我们想拜入‘炁’道门下!”为首的修士看到他,激动得跪倒在地,“之前是我们有眼无珠,轻视‘炁’道,还请师兄收下我们!”
后面的人纷纷效仿,跪倒一片,山门前的青石台阶都被跪满了。
沈小虎看着这一幕,突然想起刚入青云宗时,自己在藏经阁抄录《基础炁论》,周围修士投来的鄙夷目光;想起第一次参加宗门小比,因“炁”道无法引动灵气而被嘲笑“史上最弱”;想起在陨星台初战时,台下那些看好戏的眼神……
恍如隔世。
“都起来吧。”沈小虎的声音虽轻,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炁’道从不拒人,但若想入门,需先明白一点——‘炁’不在力,而在悟。若只是想求一条捷径,还是请回吧。”
人群安静片刻,随即爆发出更热烈的回应:“我等明白!愿追随沈师兄,悟‘炁’道真谛!”
玄尘长老站在门内,看着那个站在晨光中、身形依旧单薄却异常挺拔的少年,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泪光。他知道,青云宗的“炁”道,不,整个中州的“炁”道,都因这个少年而迎来了新生。
消息很快传遍中州。
各大宗门纷纷开设“炁”道研修班,连最守旧的天衍宗也悄悄翻印了《基础炁论》;坊市里,与“炁”道相关的典籍价格暴涨十倍,却依旧供不应求;甚至有修士开始尝试将“炁”与灵力结合,竟意外创出了新的功法……
“凡躯证道”的说法渐渐流传开来。
人们不再称沈小虎为“史上最弱”,而是尊他为“炁道始祖”、“凡躯证道第一人”。他在决赛中用“炁”破龙脉气墙的画面被无数人描摹传唱,那句“我的路才刚开始”更是成了无数底层修士的座右铭。
这一日,陈明静拿着一张榜单走进丹堂,脸上带着笑意:“你看,这是新出的《中州新秀榜》。”
沈小虎接过榜单,只见榜首赫然是赵烨的名字,标注着“筑基中期,《九龙诀》大成”,但紧随其后的,便是他的名字——“沈小虎,炼气中期,‘炁’道开创者,以凡躯撼筑基,破龙脉,虽败犹荣”。
评语下方,还印着一幅小小的插画:一个青衫少年单膝跪在擂台上,手指前伸,指尖凝聚着一点微光,背景是漫天欢呼的人群。
“他们把你画得还挺像。”陈明静笑着说。
沈小虎摩挲着榜单上自己的名字,突然轻声道:“这不是开创,只是传承。”
他想起黑石内部那段破碎的画面,想起那位掌控“炁”之本源的上古大能,心中明白,自己不过是沿着前人的足迹,在迷雾中点亮了一盏灯。而这盏灯能否照亮前路,还要看后来者能否坚守这份“炁”的纯粹。
窗外的阳光正好,照在榜单上,将“沈小虎”三个字映得发亮。
新王加冕的礼乐声早已消散,但属于沈小虎的传奇,才刚刚开始。这个曾被视为“史上最弱”的少年,用他的坚韧与纯粹,为“炁”道劈开了一条通往天道的路,也为无数平凡修士,点燃了一盏永不熄灭的希望之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