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侃侃而谈,朱雄英双手托着小脸,听的正入神。
这时候一旁响起了一个不太聪明的声音:
“先生,请问如果大明按照先生之前所说建立了内阁,那又是属于什么制度?是更先进的制度吗?”
朱棣的打岔让陈平讲话中断,一旁的朱雄英已经无奈的扶额了。
隔壁的朱元璋忍不住摇头:“老四这个蠢货,真是不长记性。”
“咳咳,四弟也是好学,只是想的不够充分而已。”
一旁的太子朱标给朱棣找补两句。
他们一家人自然是和和气气,可陈平就不会那么客气了。
“你这个蠢货!刚刚讲课的内容你都听到狗身上去了吗?”
陈平手指着朱棣,瞪着眼睛怒骂道:
“还问什么制度?平时教的时候不好好听课,那答案都写在题目里了,难道你看不出来?”
朱棣缩了缩脖子,有些害怕的后退两步。
陈平的脾气就这样,平时和和气气,看上去很好说话的样子,可偏偏就有一点不好,那就是“喜怒无常”。
在朱棣的视角里,明明前不久陈平还笑着夸奖他们回答的不错呢,结果一转眼就翻脸了。
殊不知陈平不是什么喜怒无常,而是单纯的“厌蠢”。
本来陈平已经给了朱棣许多机会,但是这个时空的朱棣年纪还小。
长兄朱标还活着,侄儿朱允炆也没有不当人搞什么削藩,自然就没被逼出一身的潜力了。
而且即使是后世朱棣成了永乐大帝,真正掌握国家权力,治理国家的,其实也不是他,而是他的大胖儿子朱高炽,而我们的永乐大帝朱棣,则是常年在外面打仗。
这也是朱棣另一个称号,朱高炽的征北大将军的由来。
只是这样的理由,并不会让陈平迁就他。
早在之前,陈平就已经在朱棣身上耗尽耐心了。
“陈先生,我是真不明白,我脑子笨,您要是愿意就指点指点我吧。”
朱棣生怕陈平又把他给赶走,连忙服软的讨好道。
“先生,学生对这些制度也没有什么太深刻的了解,不知道您可以继续给我讲解一下吗?”
朱雄英适时开口,以自己为借口,实际上是给朱棣解围。
朱棣闻言,顿时感激的看向朱雄英一眼。
【好大侄,叔叔平日里没有白疼你啊!】
“行吧,你们听好了,我只讲这么一次。”
陈平对朱雄英这个聪慧机敏的弟子还是十分喜欢的,闻言点点头,扭头又狠狠瞪了一眼朱棣。
朱棣吓得不敢动弹,身体像是标枪一样站的笔直。
“内阁同样是属于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想要判断一个制度是不是中央集权,你只要好好想想,如果是你那个老爹朱八八建立内阁,那么之后他的权力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就一清二楚了!”
陈平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原来如此!”
这么一说,朱棣顿时露出恍然之色。
的确,建立内阁后,自家父皇的权力的确是一天比一天大,当然也一天比一天忙碌。
“那请问先生,您说过生产力提升,社会才会进步,那么内阁制度是算进步了吗?还是说有什么缺点,是我们不知道的?”
经历过陈平的“现代化教育”后,朱雄英思维模式已经发生转变,想事情不能光看好处不看坏处。
陈平骂完了朱棣一边后,好整以暇的一屁股坐下,闻言淡定的解释道:
“内阁自然是有优势的,最明显的一个优势,就是提高办事效率,毕竟各个官职分工明确,还能提拔一些人才。”
“至于什么皇权集中啥的,就不用我多说了。”
“缺点和弊端,则是内阁的存在和兴衰完全依赖皇权的支持,一旦当皇上的不靠谱,这个内阁就没什么意义了。”
“再来就是党争,只要有人就会有政见不合,有政见不合就会有党争,有党争就会有排挤打压,哪怕是内阁也不例外。不过那都是你们这个制度走向衰落出现的后话了。”
朱雄英听的微微点头,目光闪烁明显是在思考。
“原来内阁也有这么多的弊端啊。”
朱棣不由发出感慨。
这些天他看见父皇朱元璋处理政事都不带停的,往常积压的奏折处理的跟闪电一样,还以为是一件好事,没想到同样有如此多的弊端。
“不知道有没有一种制度,没有弊端,只有好处?”
朱雄英思考片刻后,好奇的问道。
同样对这个问题感到好奇的还有朱元璋等人。
内阁制度,可以说是朱元璋响应陈平的传授,迈出的重要一步,将自己这位洪武大帝的权力进一步拔高。
可现在陈平却说内阁制度存在诸多缺点,这就让朱元璋有点犯难了。
关键是他也否认不了,陈平说的真的是事实。
哪怕是一些事情还没有发生,可只要稍稍推论,就能明白是迟早的事情。
“雄英,你要明白一点,这个世界上没有最好的社会制度,只有最适合的社会制度。”
陈平挑了根牙签剔了剔牙,轻描淡写的回答道:
“华夏大地地广人多,是人民缺少主观能动性的时代,在技术,也就是生产力超越之前,没有任何一种制度能够取代中央集权制,内阁这种中央集权制度是最容易维持也是最稳健的一种发展方式。所以我的建议是,现在内阁是什么样,那就维持什么样子,等到以后生产力进一步提升再来改变也不迟。”
陈平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早在他还是学生时期,就已经通过各种政治书籍了解了这个政治悖论。
在工业革命之前,之所以最繁荣的政权都是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不是因为没有发展出更好的制度,而是只有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才能治理当时社会的混乱,起到安定的作用。
而在接连工业革命之后,爆发出的各种政治制度,诸如民主制,共和制等等,都是在应对生产力大爆发而做出的积极改变。
只是有些制度由于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逐渐沦为资本主义制度攫取利益的垫脚石。
而资本主义制度在应对越来越高的生产力时,也一度走到濒临崩溃,在诸多幻想中的科幻世界,赛博朋克,就是资本主义走向大胜利,将社会层级彻底剥离分裂,人民过着极端两极分化的情形。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所以说,社会制度就像是落在岩缝里的捏捏乐,成为什么形状,取决于社会矛盾想让它变成什么样子。
“原来如此,弟子明白了!”
朱雄英郑重点头,心中的想法却没有停歇,仍旧在思考若是社会进一步发展,又该用什么制度来取代内阁?
“社会体系我简单的提一嘴,只是为了让你们方便了解我接下来要讲的事情,现在该接着讲法治了。”
陈平并没有在社会体系这件事上浪费太多的时间,本身也不是很深奥的东西,再加上他比较务实,所以讲究详略得当。
“法治的根本就是以法治国,现在大明律的由来,你们谁来给我说一下。”
陈平随口道。
“我来我来!”
朱棣眼看好不容易有个不会被骂的表现机会,立马站出来说道:
“如今大明律,元政驰极,豪杰蜂起,皆由纲纪不立,所以我父皇主张邢乱国用重典!而且还要明刑宣教,让老百姓们知道大明律,让他们心怀恐惧,不要去触犯大明律。”
隔壁的朱元璋这会儿已经挺起胸膛,神色淡定且从容,简单的说,就是嘚瑟。
在他看来,自己下令撰写的大明律总该不会有错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