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休息室的百叶窗,在地面投下细长的光影。沈逸坐在角落的沙发上,手指轻轻摩挲着手机边缘,屏幕上还残留着几小时前那场复盘会议的画面缩略图。
他没有点开。
门外传来脚步声,由远及近,伴随着低语和快门声——是媒体已经在校门口聚集了。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但很快又舒展开来。
“夜莺”在比赛结束后迅速成为话题中心,这一点他早有预料。只是没想到,舆论发酵得如此之快。
“沈同学?”敲门声响起,声音从门外传来,“《电竞前线》的记者已经在等候区就位,您准备好了吗?”
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领,目光扫过镜中那个略显陌生的自己。黑框眼镜、素色t恤,依旧是学生模样,可眼神里多了几分沉稳与克制。
“走吧。”他应了一声,推开门。
场馆外,电子屏正滚动播放着昨日比赛的精彩回放,画面定格在最后一波团战时的切入视角——那是他以“夜莺”的身份完成的一次完美绕后。观众席上的欢呼声仿佛还未散去,而此刻的他,却要面对另一场无声的较量。
采访设在学院的新闻发布厅,布置简洁,灯光柔和。镜头不多,但足够引人注目。沈逸走进去的时候,几名摄像师已经调整好角度,一位女记者站在主位,看见他进来,露出职业性的微笑。
“欢迎你,沈逸同学。”
他点头示意,坐到指定位置。镜头亮起,红灯闪烁。
“首先恭喜你们团队夺冠。作为幕后指挥者,你觉得这次胜利的关键是什么?”
沈逸看着她,语气平静:“团队配合,还有每个人的坚持。”
“你在赛后接受采访时曾提到‘情绪不是敌人’,这句话引发了很多讨论。你是怎么理解竞技中的心理因素的?”
“它会影响判断,但也可以被训练。”他说,“我们正在尝试建立一个模拟抗压训练模型,帮助选手在极端环境下保持稳定。”
“听说你已经开始指导其他学生,这是不是意味着你未来会转型为教练?”
问题来了。
他顿了一下,眼神微敛:“我还在探索自己的方向。目前的重点,是让这支队伍走得更远。”
记者显然还想追问,但沈逸的回答滴水不漏,她只能换了个角度:“作为‘夜莺’,你的游戏风格极具侵略性,但在现实中,你给人的印象却是冷静且低调的。你怎么看待这种反差?”
沈逸轻笑了一声:“游戏里的我,是为了赢。现实中的我,是为了成长。”
这回答让记者一时语塞,现场气氛稍显凝滞。
“最后一个问题。”她翻了一页笔记,“最近关于‘夜莺’的讨论很多,有人说你是近年来最具潜力的新星之一。你怎么看外界对你的评价?”
沈逸沉默了几秒,缓缓开口:“评价只是参考。真正重要的,是我还能不能继续打出值得被记住的比赛。”
采访结束,记者收起设备,冲他点了点头,带着几分敬意离开。
沈逸摘下麦克风,站起身时,发现自己的手心有些潮湿。他低头看了眼掌心,指尖微微发凉。
系统界面在他脑海中浮现:
【隐藏身份加持:情绪稳定效果已激活】
他心头一动,原来不只是在游戏里,现实中,这个模块也在悄然运作。
走出发布会现场时,天边晚霞正浓,远处有人举着手机拍摄,试图捕捉这位神秘选手的身影。沈逸戴上兜帽,低头快步穿过人群,耳旁依稀听到几句议论。
“他就是夜莺啊……”
“真的假的?看起来挺普通的。”
他没回头,嘴角微微扬起,却未停下脚步。
回到宿舍楼前,他停住,抬头望向五楼的窗户。房间里,林悦应该还在研究那套新的辅助技能循环组合。他们约定明天继续训练,模拟三套不同强度的压力局。
他摸出手机,打开系统终端,调出教学数据面板。
【教学进度:67%】
【潜力挖掘预警:活跃中】
他盯着那一行字,思索片刻,输入了一条新指令:
【添加模块:实战心理适应度评估】
确认键按下的一瞬间,屏幕轻微震动了一下,像是某种回应。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而真正的风暴,或许才刚刚酝酿。
身后,一阵风吹过,卷起地上的落叶,擦过他的鞋尖,轻轻飘落在台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