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廷舒了一口气,道:“好在萧大人察觉出了异样,这些字是被人剪下来,按纸的纹路对齐了拼贴在一起,若是仅凭肉眼,不用手摩挲细查,很难发现。”
萧业谦逊道:“下官只是偶觉不妥,也不敢确定,还是范大人心思缜密,竟想出了浸泡之法。”
范廷答道:“我是忽然想起有一种补书法,便是寻找年代相同的纸张,按纸纹修补,十分巧妙,难以察觉,这才大胆用了浸泡法,没想到竟真如此。”
萧业听后,仿若恍然,转身向谈裕儒道:“听说谈公善于修补古籍,的确有这种补书法吗?”
皇帝闻言也看向了谈裕儒,若非他刚刚才为燕王说过话,他此刻恐怕要疑心他了!
谈裕儒微微一笑,他一直旁观着,这么精彩的连环计、障眼法、贼喊捉贼,若非萧业提前在他面前自曝了,他还真如皇帝一般被蒙在了鼓里。
至于范廷,他一时还不能确定他是和萧业一样演技高超,还是真不知情。
此时便道:“的确有这种方法,可见布局之人心思之机巧,谋略之深沉,用心之险恶,当真让人可恨可叹啊!”
萧业知道他是在点自己,此时神情便愈加谦恭。
皇帝听了谈裕儒这话,喟然长叹一声,“好啊,好啊!屠刀已经举起来了!好啊,好啊……”
范廷嫉恶如仇,此时见有了证据,便请旨道:“陛下,此事应当彻查!”
谈裕儒听了,犀利的目光转向了萧业,他搭了台子,唱了戏,东奔西走的劳累了一夜,该到索取报酬的时候了!
谈裕儒也很好奇,他铤而走险,剑走偏锋,到底图谋什么?
却见萧业接口奏道:“陛下,臣以为此事不能彻查。”
皇帝在听了范廷的请奏后,沉默不语,便是因为兹事体大,一旦彻查,不知将牵扯出什么。况且,今夜还有荧惑守心,实在不是彻查的时机。
现下又听萧业建议“不彻查”,便询问道:“萧卿有何见解?”
萧业回禀道:“启禀陛下,厌胜之术乃有人蓄意陷害燕王,已经证据确凿,毋庸置疑。
只是,证据虽有,却难以查出幕后真凶,一来是因为捉贼拿赃,如今虽有了赃,却没能拿住贼;二来是证据虽还了燕王的清白,但也已经损坏了,如此拿出去,恐怕难以服众。”
范廷却不这么认为,辩驳道:“虽然没有拿住贼人,但显而易见定是陛下和燕王身边的人,这样心思歹毒的人岂能姑息养奸?应当立即揪出,以绝后患!此其一也。
其二,证据虽然无法复原,但是陛下亲眼所见,我和萧大人一为刑部尚书,一为大理寺卿,又有谈公旁证,皆是有目共睹,如何不能服众?”
谈裕儒听到这里,已经可以确定范廷的确不知情,也是被萧业算计了在内。
萧业听了范廷的反驳,不急不躁,沉声道:“若此案只是寻常案子,自然可以服众。但事关陛下的安危,燕王的清白,还有朝中复杂的局势,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简单论之。
而且,今夜还出现了荧惑守心的大凶之兆,明日朝野上下定然动荡,再爆出此事,只会火上浇油,让陛下处境为难,燕王百口莫辩!”
这话说到了皇帝的心坎里,范廷是个直臣,意在惩奸锄恶,平素里不党不私不偏颇,自然不会顾忌朝堂上的弯弯绕绕。
但他不能不顾忌,此事背后是谁?齐王?皇后?还是梁王?
无论是谁,真凶都难查实,反而燕王会引一身骚,他可以信燕王,百官信吗?天下信吗?
何况还有个“荧惑守心”天象在,那个司天台监喻文驯说天象应在嫡长子身上,这便是无法清洗的“罪孽”!
皇帝面容深沉,将目光投向了谈裕儒,“谈相以为此事当如何?”
一时间,皇帝、萧业、范廷的视线都聚焦在了这个在野之人、曾经的谈相身上。
谈裕儒沉吟片刻,抬头看了眼萧业,萧业希冀恳切的目光也在看着他。
“草民以为,萧大人言之有理。”
缓缓的,谈裕儒答了圣问。但他这般回答,并非是因萧业之请,而是从大局考虑,此案一查,朝局必乱,乱则生变,梁王之祸,燕王、齐王之争只会愈演愈烈!
范廷听两人这般说,也陷入了沉思,不再反驳。片刻后,又问道:“但今夜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如若一言不发,恐怕也说不过去。”
皇帝叹息一声,眉间有些愁苦,“范卿说的是,今夜天发异象,荧惑守心,司天台已经跟朕说,此天象将应在嫡长子身上,子夺父权!”
范廷闻言,神色骇然,此等大逆不道的话语公然出现在御前,真是铁了心要置燕王于死地!
“陛下,天象之说不能尽信,星象虽形于天,却解说于人口,恕臣直言,司天台此言已有扰乱圣听的嫌疑了!”
范廷虽然用词激烈,但皇帝并没有斥责他,反而道:“范卿刚直,不必多言,朕心中自然有数。”
范廷忙道:“陛下圣明。”
皇帝走到了御座上坐下,威严的目光扫过三人,“明日早朝定然有人要大做文章,你们有何方法为燕王避祸?”
三人相视一眼,萧业率先开口,“启禀陛下,臣以为,不妨顺水推舟,降罪于燕王,既能堵住悠悠众口,又能使燕王脱离险境。”
皇帝一时没明白他的意思,皱眉问道:“怎么个降罪法?”
“将燕王驱逐出京,放置黑山。一来,京城乃是非之地,燕王在朝中又风头正盛,难免遭人觊觎。
如范大人所言,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特别是身边人的陷害,更是防不胜防。燕王离开盛京,可以暂时躲避风波。
二来,燕王离了京,局势平稳后,陛下也可着人暗中调查此案,清除身边奸佞之人,以保圣驾万全!
三来,朝中局势复杂,陛下在明,多少双眼睛看着您,如若能外放燕王出京,那陛下就有了一个暗棋,所谓有备无患也。”